前段時間,我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一條新聞:
趙本山女兒球球,在直播間透露和未婚夫分手,并且解除了婚約。
她哭著說,自己很后悔沒有聽從爸爸媽媽的勸誡,早點了斷這份感情,還曬出未婚夫的日常花銷記錄,說他花了她2000多萬。
當天,「趙本山女兒倒貼男友2000多萬」的消息就躥上了熱搜第一。
緊接著,趙本山兒子趙大牛給越南美女主播打賞13.3萬元的消息也被爆了出來。
但這事到這還沒結束,隨后,趙本山的女兒球球又出面澄清:「沒有分手,男朋友也沒有離家出走,新聞報道錯了。」
甚至還在視訊里和男朋友貼臉秀恩愛。
這番操作惹得大家在評論區怒懟:
「為了流量不擇手段,你爸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誰能想到有一天,我們要靠兒女的八卦,才能在熱搜上看見趙本山。」
與此同時,另一條留言引起了大眾的共鳴:這樣看來,郭德綱老師是最厲害的!
近幾年來,星二代翻車不斷,郭麒麟卻獨善其身且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于是每每發生有星二代爆出「丑聞」,網友就會感慨:養兒還是要看郭德綱啊!
那麼郭德綱是怎麼教導郭麒麟的呢?郭麒麟能成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郭德綱還沒成名的時候吃了很多苦頭。
當時的相聲界講究「師承」,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將郭德綱收入門下,他因此經歷過諸多涼薄人性。
師傅侯耀文曾評價,郭德綱一路坎坷、無人扶持步步血淚走過來,他勢必要嫉惡如仇。
于是,從血淚中走出來的郭德綱,用了同樣「社會」的方式,來磨煉小輩,尤其是他的兒子。
從說話、吃飯到禮儀,郭德綱對郭麒麟的要求都極其嚴格。
「長輩站著的時候,你一定不能坐著。家里的飯菜,長輩沒有動筷,你一定不能動筷。別人來家里做客,別人還沒有吃,你是絕不能吃的。」
久而久之,郭麒麟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在家拿東西吃的時候,都要先問一句,「這個我能吃嗎?」
郭麒麟從小愛吃肉,不愛吃青菜,郭德綱就當著所有徒弟的面把他趕下桌,給他夾了一滿碗的青菜。
「哭了你就坐邊上去,別攪和我吃飯。」
父子倆去打羽毛球,郭麒麟摔在草叢里,一抬眼看爸爸根本沒看自己,還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委屈得掉眼淚。
大家都不解「孩子還小,為什麼就不能對他好點?」
但郭德綱卻認為:「少時立規矩,長大才好走江湖。」
后來,郭麒麟國中輟學去學相聲,郭德綱對他的要求更加嚴格起來。
其他人三天要背好的貫口,他兩天就得背出來;
師兄弟來家里做客,有什麼好吃的,他得排最后;
一旦犯了錯,就當著所有人的面被罵,人越多,郭德綱罵得越狠,絲毫不留面子。
2012年5月,岳云鵬在北京開辦「岳來岳棒「專場,16歲的郭麒麟為岳云鵬助演,怎料選本不盡人意,現場太「溫」。
回家后,郭德綱把他痛罵到半夜,還在微博上公開斥責:「蠢子無知,糊涂至極。」
對于這種事情,郭麒麟長大后坦言,「別的徒弟是碎片,我被碾成了粉末。」
他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郭德綱的那句:
「要臉干嘛呢,自己掙去。」
而對于這一切,郭德綱表示:
「必須把他的自尊全部打碎,我把他欺負夠了,遠比以后出去給外人欺負,我心里好受。」
在郭德綱心中,玉不琢不成器,你是我兒,我更要多加努力。
郭麒麟18歲時,郭德綱給他寫了一封信,道盡世態炎涼,人心兇險。
因為太過悲觀,而被全網熱議。
對此,郭德綱回應:「他是我親兒子,我不能騙他啊。要是別人,那我就說人間多麼美好,你只管開心地背上小書包。」
也許是因為郭德綱早年的悲慘經歷,注定他成不了一個「慈父」,但他對孩子的愛卻和很多普通的父親一樣深沉。
郭麒麟小時候父母離異,被爺爺奶奶帶在身邊,和父親一年都見不了幾次面,他就把父親留下的一本《單口相聲小段集錦》當寶貝。
6歲那年,爺爺奶奶帶他去看父親,在出租屋里,郭麒麟站在凳子上,給父親說了段相聲,郭德綱卻不為所動。
后來,經紀人王海告訴郭麒麟,你爸當時熱淚盈眶跟我說:
「我兒子站板凳上說了段相聲,我是多不希望他說啊......」
那時,郭德綱闖蕩京師,混得不好,房租交不起,別人在外面砸門罵街,他在屋里不敢吱聲。
說相聲有沒有出頭日?他心里沒底。
郭德綱,吃過太多苦。
他就和很多人的父母一樣,見過人情冷暖,嘗過世態炎涼,作為「過來人」,他把吃過的苦熬成黃連湯藥,逼著兒子喝下,以求孩子長大后能少病少痛。
后來,郭麒麟說相聲,開專場,逐漸成名。
拍電影,拍電視劇,上綜藝,眾人皆知。
因為為人謙遜,情商極高,郭麒麟在人前人后,圈里圈外的口碑都極好。
和他合作過的一位音樂人,曾經發過一篇長微博感慨他的好:
從來不耍大牌,非常懂事講規矩;
每次錄音行程總會提前到,從不讓人久等;
吃完外賣主動收拾餐盒,外賣漏油了他第一個去擦……
就連向來直爽的周迅第一次見他的時候都直接表白:我沒見過你,但是就特別喜歡你。
而這時,郭德綱終于不再時刻「端著」嚴父的樣子,笑瞇瞇地炫耀說: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郭麒麟。」
現如今,郭麒麟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不少人歸功于郭德綱教育有方。
但實際上,郭德綱這種典型的「挫折性教育」,如果沒有其他人的「中和」是很難行得通的。
在郭麒麟的成長中,如果說父親的「挫折性教育」是一碗苦藥,師父于謙的傳道受業便是喝完藥的那顆糖。
郭麒麟收過兩封家書,一封老爸的,一封師父的,最后一句,讓人淚目。
郭德綱手書:「其中有命有運,要知因果懂善惡,我兒且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于謙親寫:「 忙過這陣兒,來家陪我喝酒吧!」
一個教他處事,一個教他放松,郭麒麟在父親身邊緊繃的那根弦,總是能在師傅于謙這得到緩解。
除此之外,郭麒麟現在能有相對健全的人格也離不開他的后媽王惠。
王惠和郭德綱結婚的時候,郭麒麟已經7歲。
面對一個已經上小學的大兒子,王惠全方面照顧,包辦衣食住行。
她從做朋友起步,和郭麒麟在家里打打鬧鬧,即便郭麒麟后來成年了出去工作,王惠也是每天堅持給他打電話。
有一次,郭麒麟拍一場爆破戲,因為距離爆點太近,眼睛不小心被炸傷,差點失明。
當時很多人都來關心問候,唯獨王惠痛罵道:
「我跟你爸是躺在家里不能掙錢,要指著你養活我們了嗎?大不了咱不拍了啊,這是干嘛啊。」
郭麒麟當場淚目。
王惠和郭德綱結婚多年,一直沒有要孩子,「我怕傷了孩子的心」。
直到有一天郭麒麟對她說:「媽,你給我生個小妹妹吧。」
39歲的王惠,這才生下兒子郭汾玚。
所以郭麒麟雖然曾有過孤單的童年,但他在王惠的身上得到了很多愛,他的內心是豐盈的。
這種豐盈能讓他看事不單一,行事不偏執,應了網友那句——
「他有千萬個變壞的機會,但他卻成為了最好的郭麒麟。」
2019年,郭麒麟主演話劇《牛天賜》博得滿堂彩,謝幕時,一只手拍在他肩上,他轉過頭,看見了忽然出現的老父親。
父親還沒說話,孩子卻已經忍不住去擁抱他。
爺倆在臺上抱了長達20秒,老郭在他耳邊說「我一直在下面看,比我好,比我強」,再抬頭時,郭麒麟已經淚流滿面。
當郭麒麟逐漸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后,有人開始問接班的事,他只回了一句:
未來的事我管不了,我只管他。
「父親長滿了刺,但肚皮是軟的,總有一天我會把他拉到身后,我去保護他。」
*注: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寫在最后·
就郭麒麟的現狀來看,郭德綱的教育方式無疑是有成功之處的。
但就像郭麒麟自己說的那樣:
「這套教育方式放在別人身上是行不通的,我成就了他的教育方式,他成就了我的三觀和人格。」
郭麒麟曾坦言,小時候的種種經歷一度讓他「自卑到塵埃里」,可見,這種挫折教育的「負面影響」一點沒少地落在了他身上。
所以郭麒麟能成長成今天這樣,是多方面綜合呈現的結果。
一味地嚴厲,不值得吹捧,也不值得效仿。
我們不建議大家套用任何一種他人成功的教育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適用的方式也不一樣。
希望父母都能從孩子出發,「因材施教」。
郭麒麟能成長成今天這樣,你認為最大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在評論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