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腸胃敏感雖不是什麼大病卻必須要重視起來,
殊不知——那些你習以為常的喂食習慣,
其實是與狗狗的消化系統的運作背道而馳的!
無論人類還是狗狗,
之所以聞到或看到好吃的東西會「垂涎三尺」,
是因為口腔內唾液腺在分泌唾液。
唾液讓狗狗嘴巴變得濕潤的同時,
也有著重要的消化功能。
食物接觸到唾液酶后會分解成相對簡單的分子,
從而在接下來的「旅程」中更容易被消化掉。
人吃飯講究「細嚼慢咽」,
而很多狗狗在吃東西時都是直接吞咽,
導致食物根本沒有和唾液酶接觸的機會,
大量食物進入胃腸道,自然加大了消化負擔。
{狗狗飲食禁忌}
狼吞虎咽!
科學喂食方式 No1
l 調整喂食頻率,定時定量,成犬一日兩次,幼犬一天三次,
少食多餐,不要讓狗狗饑一頓飽一頓~
l 建議使用益智慢食器,讓狗狗養成慢慢吃飯的習慣。
狗狗的胃是消化道最大的部分,
它是一個巨大的梨形「口袋」、「食物攪拌器」,
在胃酸和消化酶的混合下,
把食物像水泥一樣攪拌成液態。
胃酸可以滅掉食物中的細菌,
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
更重要的是使蛋白質膨脹變性,使食物更容易分解。
所以狗狗對高蛋白食物(肉類等)的消化能力很強。
{狗狗飲食禁忌}
投喂過多食物,營養過剩!
過于隨意,投喂危險食物!
狗狗暴飲暴食,吃完后過度興奮!
科學喂食方式 No2
l 飲食均衡,不要補充過量營養!
l 盡量不要投喂骨頭等過于粗糙的食物,防止劃傷消化道;
l 外出牽好牽引繩,不要讓狗狗形成到處亂吃的習慣;
l 避免喂過冷和過熱的食物;
l 切忌過度投喂,更勿引導狗狗飯后大量運動。
對于狗狗而言,
胃部只是短暫地儲存食物,
腸道才是消化過程的大主角!
狗狗腸壁厚,承擔著營養物質吸收的重要功能,
多數食物都是在腸道里進行消化吸收的。
腸道大大加快了消化速率,
人類排空胃里的食物需要20~30個小時,
而狗狗一般只需要5~8個小時就夠了。
但由于腸管短,發酵能力弱,
因此狗狗對粗纖維食物的消化能力比較差。
狗狗是雜食性動物,
經過人類千年來的馴化,
如今它們的腸道已經能消化纖維類食物。
適量的粗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讓消化更順暢,
但過量就會導致腸胃脹氣。
同時,腸道內存在著很多「菌群」。
一聽這個名字不要全以為都是有害的,
細菌在特定環境下也能變成好東西。
狗狗腸道里就有好幾億個「有益細菌」,
「有益菌」和「有害菌」共生在腸道內,
只要保持平衡,就不會傷害狗狗,
反而能夠共同協作抵御外界侵害,
為免疫系統保駕護航!
但如果狗狗飲食不當,如飲食不衛生
或者由于外界環境的變化導致了情緒應激,
抵抗能力下降,
「有害菌」便有可能過度繁殖,
這種和諧共生的狀態便會失衡!
腸道菌群失衡狗狗表現為:
腹痛、腹脹;
腹瀉或便秘;
消化不良;
胃酸反流......
腸道菌群失衡還有解毒的作用,
所以內部生態失調不僅導致腸胃問題、免疫問題,
還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增加肝臟患病風險。
{狗狗飲食禁忌}
給狗狗吃人類食物!
不注重衛生!
環境刺激!
科學喂食方式 No3
l 雖說在吃上,狗狗比貓更能造,但并不是啥都能吃的,不要隨便喂人類吃的食物,尤其像巧克力、葡萄等這種對狗狗有毒的食物!
l 部分水果、蔬菜、豆類等粗纖維食物適當食用,喂蔬菜時應該切碎煮熟,不要大塊甚至整顆地喂!
l 不要投喂過辣、過油、過咸和高脂高糖食物,可能會導致腸道菌失衡!
l 注意飲食安全與衛生,不吃隔夜、腐壞食物,你想你吃了隔夜飯都會鬧肚子,更何況狗狗呢?
l 做好飼養環境和狗狗用具清潔,定期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