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在德雲社那麼多年,我唯一覺得對不住的只有欒雲平!因為我的一次任性,導致他被郭老師狠狠批評!2007年五一,社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演出活動,小欒安排節目單。
節目單裡有我和何雲偉。
但是我臨時有事,缺席了。放了小欒鴿子。
啥事呢?那天我要趕到天津參加師父師勝傑先生出任天津河北區形象大使的祝賀演出。
到天津演出是經常的,但這次意義不同,因為同台的都是同門師兄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以說這次演出是師門弟子齊聚津門,向天津父老的一次全面彙報,所以每個人都不敢懈怠。
這個演出通知我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因為跟德雲社的演出撞時間了,權衡再三,又徵求了小何的意見,最終決定去天津。
演出取得了圓滿成功,每個節目都演出了高質量。
劉彤、德江、王敏師哥的節目都很火爆,我和小何發揮得也不錯。
這個演出很有意義。在師父的提議下,我們把當晚全部票款收入捐獻給了殘障人協會,使得整場演出得到了昇華。
從神情中看得出來,師父非常高興。
用師父自己的話講,師勝傑是地道的天津娃娃。出生在相聲世家的他很小便開始學藝,並跟隨父輩在天津撂地為生。
在師父這個輩份的演員中,經歷過這種生活的已寥寥無幾,師父可以算最年輕的了。
由于生活所迫,師父幼年隨父北上,定居在哈爾濱。這一待就是四十多年。其間,師父曾有機會被調到北京工作,但因為師爺侯寶林先生的一句話師父留在了東北。
師爺說:「我希望自己百年之後,在祖國的東北還有我的一個徒弟在堅守著相聲這塊陣地。」師父做到了。直至今日,師勝傑仍是黑龍江籍的相聲演員。
但落葉歸根是人之常情,師父在演出現場說,他希望退休後能回到天津落戶,更好的為家鄉父老說相聲。
說至此處,掌聲四起,不知為何,一種莫名的激動油然而生。
馬季先生和侯耀文先生相繼辭世後,師父這個輩份的演員中能扛起相聲大旗的已然不多,作為弟子,作為相聲從業者,我衷心希望師父藝術青春常駐。
有您從旁提點,我們相聲說得踏實。
回到北京後,我聽說了小欒被郭老師批評的事情,于是打電話給他道歉。
小欒說:都過去了,不提了,以後你和何師哥要接私活,記得提前言語一聲!不然我的工作不好做!
我連忙解釋:雖然是私活,但我們沒有拿一分錢,都捐出去了。
小欒說:這不是重點。
我說:我理解。不會有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