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以及他領銜的德雲社,是相聲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團體,他們對觀眾的理解,在整個相聲行業獨步天下,這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的春晚,令郭德綱喜憂參半,喜的是德雲社的影響力依舊巨大,可用之才層出不窮,相聲行業後繼有人。
憂的是郭德綱本人寄予厚望的天津衛視相聲春晚,以及山東衛視的春晚,兩檔節目被拿掉,這絕非好現象。
兩台春晚拿掉郭德綱的節目,首先兩個觀點肯定是不對的,只是粉絲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第一,郭德綱為了給徒弟們留飯,所以才沒有參加相聲春晚,以及其他電視臺的春晚節目。
第二,因為天津衛視相聲春晚簽了排他協議,所以山東衛視才無奈取消了錄製好的節目。
原因很簡單,郭德綱已經錄製好了節目,這說明從他本意上並沒有所謂留不留飯的問題,難道不參加春晚就是留飯,參加了就是不給徒弟們留飯?這個道理講不通。
再者,郭德綱在錄製山東衛視春晚節目的時候,節目組肯定早就知道相聲春晚這回事,但是依舊邀請郭德綱參加,說明最終節目被拿掉,也是突發意外情況。
連續兩個春晚節目被拿掉,本質上是因為郭德綱這些年創作的作品本身的問題,在包袱的設計上,葷段子和倫理哏太多,被認定為「三俗」。
因此,節目組才不得已拿掉了作品,儘管誰都知道這是整場春晚,最吸引人的節目。
2022年對郭德綱來講,肯定會成為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德雲社再一次的站在了事業發展的十字路口。
郭德綱一直秉承一個觀點「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站在純粹商演的角度,德雲社的經營無疑相當成功,但是以「搞笑」作為第一選擇,也讓德雲社背負了三俗的爭議。
主流相聲演員的作品,總是想著教育意義,德雲社的相聲作品,總是想著搞笑。
令郭德綱頭疼的地方在于,有教育意義的相聲不搞笑,搞笑的相聲很難有教育意義。
如何把教育意義和搞笑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郭德綱急迫解決的問題,但是很可能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