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民國轶事
後宮秘史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匯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三國風雲
趣闻历史
史料记载
古墓文物
全部
    
乾隆告誡兒子不要殺和珅,但嘉慶不聽,15年后才明白父皇苦心
2022/12/11

和珅大家都不陌生,是我國清朝時期有名的貪官,仗著乾隆皇帝的重視和喜歡在朝廷上一直處在一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他的地位和手段也使得大臣百姓對他的貪污腐敗敢怒不敢言。

可是貴為皇帝的乾隆難道真的不知道和珅是一個這樣的人嗎?為什麼不將他殺害呢?

和珅為官

說起和珅這個人,其實他也是出生于達官顯貴之家的人,只是可惜自己和弟弟從小父母雙亡。這也就導致弱小的兩兄弟無法承擔巨大的家業以至于自己的親戚虎視眈眈。所以其實他的童年也非常的可憐和悲慘。

一直是靠著家里的老仆人的忠心耿耿才活了下來。所以雖然出生顯赫,可是和珅也從小就知道社會的險惡和權力對人的誘惑。于是和珅從小就發奮圖強,立志要做出一些成績改變自己的命運。

與其他的富貴人家的孩子不同,他早已經體會到了活著的艱辛和苦澀。所以和珅非常刻苦,不僅非常聰明而且還精通四國語言,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大臣。當然這也是他為什麼被乾隆器重的原因。

據說有一次有一份藏文的奏折無人可以看懂的時候,和珅卻因為精通藏文直接將這份奏折翻譯了一遍。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被皇帝發現和器重,官位也步步高升。因為自己的才華和聰明才智。

皇帝也越來越相信他,很多決策都會事先與他商量謀劃,他也沒有讓乾隆皇帝失望。于是這也是他為什麼可以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而乾隆皇帝又怎麼可能不知道他的貪污,也只是看在他的才華所以不愿殺害他罷了。

甚至在自己臨死的時候,還告誡自己的兒子嘉慶皇帝不要殺害和珅。

嘉慶帝上台就賜死和珅

只是嘉慶卻不如乾隆有呢樣的包容心,他本就是一個剛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更何況和珅已經不是一個小小的貪官了,于是嘉慶皇帝一上台就賜死了和珅。

在他看來這是為自己的朝廷除去了毒瘤,不僅保護了自己地位。

而且也可以告誡警示那些想要貪污賄賂的人不要步和珅的后塵,完全忘記了父親乾隆皇帝的告誡。在十五年后,嘉慶想要找人專門為和珅寫一本書,也用來記錄和珅的一生。

可是大臣們都知道,嘉慶皇帝剛上台時毫不猶豫地將和珅處死,所以他們都認為嘉慶皇帝非常討厭和厭惡和珅,于是就不敢將和珅的好寫在書上,反而將和珅的貪污和腐敗夸張化,這本書中的和珅完全是一個非常貪婪的徹頭徹尾的壞人和貪官。

在她們興高采烈的將書給嘉慶皇帝后,嘉慶帝在讀完后卻勃然大怒。大臣們都不理解這是為什麼,而嘉慶帝這個時候才明白了父親的苦心。因為他自己心里知道,雖然和珅卻是是貪污腐敗了很多,也不是一個好的官員。

后悔

可是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和珅并不是一個一無是處只有貪污腐敗的人。而且和珅非常有才華,幫助乾隆皇帝做了很多事情,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可以為自己出謀劃策的人。

他讓大臣們編寫和珅的一生就意味著他并不是完全的討厭和珅,只是想要制止朝堂上貪污的風氣,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如今的大臣卻只會看他的眼色行事只會阿諛奉承,看到自己賜死了和珅就將和珅寫得一文不值完全不按照史實而只是為了圖他開心。

這樣的大臣又怎麼能更好的輔佐自己呢,更不要說為自己出謀劃策了。這個時候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苦心,原來乾隆并不是不想處置和珅,只是因為和珅真的很有能力,也真的可以幫助自己幫助國家越來越好。

將他殺害其實也是國家的損失,可是此時的嘉慶皇帝想后悔也已經晚了。這也告訴我們,任何人有好也會有不好,人無完人。和珅確實是一個大貪官,可他的朝政能力也沒有幾個人可以比得上。

乾隆皇帝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一直對他的恃寵而嬌,對他的貪污腐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耿直無畏的嘉慶皇帝采用殺伐果斷的方式將他直接殺害,同樣失去的也是一個可以輔佐自己的得力幫手。

這個道理嘉慶皇帝卻在十五年后才明白,才懂了父親乾隆皇帝的隱忍和告誡,但也無力回天了。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