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堪稱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年間,文臣武將友誼佳話。
國家大義面前,個人的面子又算得了什麼。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趙國于長平之戰慘敗后,廉頗和藺相如兩人的下場,卻令人唏噓感慨。
在秦國與趙國的交鋒中,長平之戰是最重要、最關鍵也最出名的一場戰爭。
于秦國而言,長平之戰為后來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于趙國而言,長平之戰也讓原本實力強勁的趙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戰爭起因,源于秦國發動對韓、趙、魏三國的整體攻略,即「遠交近攻」戰略。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便宜要一點一點的占。
統一六國,不可能同時發動對六個國家的進攻,一定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去打。
可就當秦國即將攻下韓國上黨郡的時間段,上黨郡郡守卻不樂意秦國「西戎蠻族」的軍國管理模式,于是以十七座城池,換取趙國的支援。
兩個國家針對此地,展開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后人以長平之戰的失敗,總結趙王貪圖便宜,可誰又能說的準,秦國在上黨郡站穩腳跟后,趙國后續的阻攔是否更加有效呢?
趙孝成王
將戰場控制在其他國家的土地上,即便不是趙國最優的選擇,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趙王挺身而出,于上黨郡危難之中,向其他國家展現自身的「仁義」和實力。
后人不妨試想一下,倘若趙國正在長平之戰中僥幸獲勝,被坑殺的四十萬趙卒換成秦軍,歷史又將如何發展?
當然,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最忌諱「僥幸」二字,當廉頗被換下,趙括紙上談兵的主動出擊后,趙國元氣大傷,從此退出爭霸天下的舞台。
不過這里又牽扯出另一問題,趙括是否真的一無是處?或者說廉頗死守,真能守住上黨郡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且不談彼時秦國整體軍事實力,已經凌駕于六國之上,單論秦國的后勤補給,趙國都不一定跟得上。
廉頗久守,或許會有變數,但除去讓出上黨郡外,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
只是事情已經發生,藺相如和廉頗兩人的人生軌跡,也因一場戰爭,徹底走向了變化。
首先,是藺相如,在得知趙王換掉廉頗,啟用趙括為趙軍統帥后,藺相如不惜觸怒君王,也要請求趙王收回旨意。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
既是嘲諷趙括不堪大用,也是嘲諷趙王識人不明。
可此時已經被眼前利益蒙蔽的趙王,哪里聽得進去藺相如的勸告。一番肺腑之言,最終也只能換來郁郁而終的結局。
其次,則是廉頗,其實他早已明白長平之戰的結局,可天子有命不得不從。廉頗只能盡力做好防守,讓秦軍久攻不下,緩慢退軍。
得知趙括接替主帥的位置,廉頗也曾好言相勸,只能防守,不能冒險。但年輕的將領,哪里聽得進去這些言語,主動出擊,并在夾縫中尋找機會,這才是趙括的特點。
只可惜趙括面對的是殺神白起,在白起嚴絲合縫的進攻面前,趙括不僅連一絲一毫的機會都找不到,甚至還因急功近利而落入秦軍圈套。
得知趙國戰敗的消息,廉頗雖然悔恨,又有什麼辦法能夠改變呢?幸運的是,他的人生并沒有因此結束。不幸的是,這也讓他晚年更加痛苦。
長平之戰結束,趙王再次想起廉頗的好處,當燕國以為趙國元氣大傷而對趙國發動進攻后,廉頗披甲上陣,再次告訴六國一個道理:名將便是名將,任何時候都有致命的威脅。
不僅以少勝多,將燕國來犯之敵盡數擊敗,甚至還領軍反攻,將燕國國都給包圍。
可等到后續趙悼襄王繼位,君王猜忌多疑的毛病再犯,廉頗再一次被冷落。盡管廉頗用反抗來表達不滿,卻也因此背上叛國罪名,逃亡魏國。
像人們現如今聽聞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魏國之中。彼時秦國卷土重來,趙國無人能敵,只能再次放下成見,請廉頗出山。
廉頗倒是為此高興好一陣子,還做了積極準備,結果前來「面試」的人,為趙國國相郭開。
他可沒有藺相如那樣的氣度,照例走了過場,便回國復命,廉頗身體岌岌可危。
就這樣,趙國回不去,魏國不敢用,最終流落到楚國的廉頗,也于悲憤中黯然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