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通房丫頭熬成高官之母,死后棺材不能走正門,其子舉動讓族人閉嘴
2023/08/03

從清末到民國,從學者到政客官僚,說起名流人物,總是繞不過譚延闿這個人。

他非常善于捕捉政治風向,在亂世之中馳騁20年,被人稱作八面玲瓏「水晶球」,[毛.澤.東]說他是「聰明官僚」。

譚延闿是個「官家子弟」,出身書香門第,但從沒有紈绔子弟之風。

少有人知,他的風光背后,有一段非常壓抑的童年。

可以說,他對人心和形勢的揣摩,他的喜怒不形于色,來自于復雜的家庭環境;而他的隱忍和圓滑,則來自于出身低微的母親。

譚延闿是大家族的庶子,父親譚鐘麟是咸豐六年(1856 年)丙辰科進士。譚父做過吏部尚書,做過陜甘、閩浙、兩廣三任總督。

圖|譚延闿

譚延闿從小就聰慧過人,5歲入私塾讀書,小小年紀已經能寫得一手好字。

帝師翁同酥曾經在給譚鐘麟信件之中,專門夸獎了譚延闿的字: 三令郎,偉器也,筆力殆可扛鼎。

都說母貧子貴,兒子如此優秀,生母在家里多少有點面子吧。

但在譚延闿的童年記憶之中,母親在家中面對的只有不公,處處小心翼翼。

地位卑微的生母

譚父妻妾眾多,除了原配夫人陳夫人之外,還有顏夫人、李夫人等4位側室。

而在這些妾室之中,譚延闿的生母李夫人的地位最低。她是陳夫人的陪嫁丫頭,因為相貌不錯,又溫柔賢惠,被譚鐘麟看上,收她做了小妾。

1880年1月25日,譚鐘麟做了一個夢,他夢到晚清大臣何凌漢前來拜訪。等他夢醒之時,家人告訴他李夫人生了個兒子。

譚鐘麟覺得夢境是吉祥之兆,兒子就是何凌漢投胎轉世到了他們家,就給兒子起名「祖安」(譚延闿字)。譚延闿在家中排行老三,是李夫人最大的兒子,原名為譚廷闿,后因表示和清皇室勢不兩立而改名。

李夫人很爭氣,一連生3個兒子,在傳宗接代觀念非常嚴重的封建年代,李夫人算是家族的「大功臣」了。即便如此,她在家中的地位依舊很低,20多年來,沒有和丈夫、陳夫人同桌吃飯的權力。

幼年的譚延闿漸漸意識到,自己和兄弟們是可以上桌吃飯的,而母親只能在旁邊站著為父親和嫡母布菜添飯,極其不合情理。

因為母親出身低微,譚延闿從小也會受到各種歧視,比陳夫人所出的孩子低一等。

圖|譚鐘麟

譚延闿從私塾放學回來,向母親說了一件讓他很不舒服的事。

他說在學校里,別人總是喊他「小老三」,雖然他年紀還小,但也能感受到這種稱呼帶著輕視和調侃。

李夫人對兒子向來要求嚴格,從沒有因為他是庶出就放松要求,但凡是學業上的事,李夫人都要求兒子付出比兄弟更多的努力。

但她從來沒有向兒子說過她在這個大家族之中因為不平等而遭受的種種屈辱。而如今,聽說自己引以為傲的兒子也因為自己被人看不起,她沒有忍住,眼淚撲簌簌落了下來。

譚延闿沒想到母親會因為這件「小事」哭了出來,連忙上前安慰。

李夫人對譚延闿解釋,正是因為他的母親是妾室,所以別人才喊「小老三」,其實是在嘲笑他庶出:「你們兄弟要努力讀書,好好做人,將來做番大事業,做個大人物,才算是爭光爭氣,那我在譚家雖然吃苦也感到安慰了。」

圖|從清末老照片之中可以明顯看出正妻和小妾的區別

向來把苦水往肚子里咽的母親,對譚延闿說出這樣的話,讓譚延闿很是震驚。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長大的孩子,其實對父母之間的復雜關系是麻木的,他們會以為,妻妾之間的不平等就是天生的,不可改變的。

但孝順的譚延闿就是想要改變這種不平等,既然母親無法靠丈夫獲得他人的尊重,那麼就讓兒子為她爭回臉面,讓她在這個家族之中有個立足之地。

譚延闿比從前更加刻苦,別人還在玩耍的時候,他一遍又一遍地背書,一遍又一遍地習字,對母親晨昏定省,發誓要為母親爭光。

正妻和小妾的鴻溝

譚延闿11歲之時已經開始學習八股文,比一般的孩子要早兩、三歲,而且成績一向出色。

譚延闿是家中最優秀的孩子,譚鐘麟很欣慰,對李夫人的態度好了許多,但這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李夫人在家中的地位。

特別是在陳夫人面前,李夫人始終就是一個陪嫁丫鬟的角色,無論她生了幾個兒子,也不管他兒子是多麼優秀,陳夫人依舊對她呼來喚去。

陳夫人的態度,也決定了其他夫人對待李夫人的方式。

譚鐘麟不讓李夫人做雜事了,也不必像一個女傭一樣卑躬屈膝,但她依舊不可能有和譚鐘麟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權力。

譚延闿在家中竭力為母親挽回一些自尊,母親不能上桌,他就和母親一同吃飯;母親被其他夫人輕視,在家中沒有一點話語權,他任何事情都會去征求母親的意見,重視母親的喜怒哀樂。

1893年,譚延闿在長沙參加童子試,13歲的他竟然一舉考上了秀才。

譚鐘麟興奮不已,認為這應驗了當年他的夢境,譚延闿真是個讀書當官的料子,將來一定會光耀門楣。

當然,譚延闿的優秀并非因為什麼探花轉世,而是因為這些年母親的失望和委屈。

做了秀才的娘,李夫人能夠明顯感受到其他夫人對她客氣了很多,她也不再是幾位夫人之中最容易拿捏、最憋屈的那一個了。

但陳夫人交代她做的事情,她依舊要去做,絲毫都不敢怠慢,這幾十年來,她一直將陳夫人當作主子一樣伺候著。

平時一年說不了幾句體己話的譚鐘麟,現在常常來看李夫人,他將譚延闿看作譚家的希望,無論公務多麼繁忙,一定要親自過問兒子的學業。

譚鐘麟還不惜重金從各地請來名師給譚延闿講課,譚延闿一直記得母親說的話,在學習上沒有絲毫怠慢。

他知道為官是他現在唯一的出路,幾乎是拼了命地學習,名師見他如此刻苦,在譚父面前沒少夸獎,李夫人自然也覺得非常欣慰。

譚鐘麟是清楚的,兒子有出息,大部分的功勞在李夫人身上。李夫人也能感覺到丈夫對自己越加溫柔體貼,讓她一度覺得自己在譚鐘麟心中很特別。

然而有一次,李夫人正好瞧見譚鐘麟和陳夫人在一起輕聲細語地聊天,聊到高興的時候,譚鐘麟伸出手,充滿憐愛地摸了摸陳夫人的臉。

見到這個場景,李夫人頓時清醒了過來。

圖|譚延闿

譚鐘麟平時和李夫人開玩笑的時候,會用手捏她的臉,以表示心里的喜歡;而他對陳夫人總是相敬如賓,根本舍不得去捏她。

是啊,一個娘家貧苦、出身卑微的丫頭,在譚鐘麟心中怎麼可能和大家族出身的正房夫人相提并論。

男人找小妾,找的是聽話,美貌,能生養,她們就像是男人收集的玩物一樣。 這「一摸一捏」,真正體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男女之情,一種是夫妻的感情,一種是居高臨下的可憐和施舍。

放棄「癡心妄想」的李夫人,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

用24年走上正廳

李夫人很要強,對譚延闿要求嚴格,她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拎得清輕重緩急。

她從不會在雞毛蒜皮的家事之上和別人爭高低,也嚴厲教育三個兒子,絕對不可以和家中兄弟爭搶,要主動謙讓。

她的兒子們見到其他夫人之時,總是畢恭畢敬,不會在禮節上有半點怠慢。

家人有矛盾互相爭吵之時,譚延闿也會出來打圓場。

在兄弟姐妹之中,譚延闿格外出色,被父親當作繼承人培養,但并沒有遭到其他人集體排擠。他不會做任何得罪人的事情,凡事都會給自己留一條后路,也能夠在各種情況之下找到最完全的方式來自保。

22歲,譚延闿考中了舉人,24歲,他在全國統考之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中會元。在殿試之中,以二甲第35名獲得進士。

圖|譚延闿書法

譚延闿中了會元是有多轟動呢?

湖南在清朝雖然出過狀元、探花和榜眼,出過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等名臣,但一直還沒有出過會元,這就成了湖南人的心病。

因此,譚延闿中了會元的消息傳到家鄉之后,湖南各界集資了20萬兩白銀,獎勵會試奪魁者。

少年及第,天之驕子,也算是給譚家光宗耀祖。

譚鐘麟這才在全家人面前宣布,李夫人從此以后可以入正廳,就座用膳。

李夫人的世界不大,四四方方就在這個家之中,她渴望著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夠不用卑躬屈膝,可以和男主人平起平坐。她現在終于實現這個愿望了,聽到譚鐘麟宣布的那一刻,她淚流滿面,可心酸遠遠高于感動。

而已經在十里八鄉出了名的譚延闿,并不覺得有多驕傲。

「母貧子貴」,譚鐘麟自以為已經為兒子破了規矩,放寬了宗法儀范的尺度,但這種「恩賜」的方式卻給年輕的譚延闿留下了陰影。

28歲,譚延闿被推薦為湖南省咨議局議長。31歲,他就當上了湖南省都督。

譚延闿當上都督這事兒也頗為傳奇,根據當事人回憶,當天一群士兵突然闖進了譚家,進門就大喊「誰是譚延闿」。

譚延闿也嚇了一大跳,以為來者不善,面如土色。來人不由分說,直接將他架到轎子里就抬走了。

到了都督府之后,譚延闿才知道,這是請他去做都督的。

他也沒有直接拒絕,只是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厚葬焦達峰和陳作新,因為他們是革命元勛;

第二:軍人必須遵守紀律,服從軍法 ;

第三:他做不做這個都督,必須回家請示母親,只有母親同意了他才可以上任,如果母親不同意,就是殺了他,他也不能從命。

圖|1925年,譚延闿(前排左四)與國民黨政要出席國民政府會議

很快,譚延闿得到了母親的批準,他就職做了湖南軍政府的都督。

母親葬禮最后的名分

然而,李夫人也并沒有享福多久。

譚鐘麟在兒子當官后不久就去世了,譚延闿在外地做官,李夫人在家里的日子并不好過。

譚延闿時刻掛念母親,經常囑咐弟弟譚澤闿,自己不在家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照顧母親。

無論官做得多大,公務有多繁忙,譚延闿總會寫信給母親報平安,信中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保重身體。

譚延闿一生只娶了一位夫人,他對父親那種妻妾成群深惡痛絕,他清楚地明白,母親的痛苦便是來自于這種落后的婚姻制度,他不希望自己經歷過的悲劇再出現在妻子和兒女身上。

譚延闿的妻子名為方榕卿,是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兒,譚家和方家是世交,譚延闿16歲這年與方榕卿結婚,婚后帶著新婚妻子前往廣州和父母一同居住。

圖|譚氏宗祠

方榕卿和李夫人一樣,都是極為委婉賢惠的女人,她知道婆婆在譚延闿心中的地位,為了丈夫能安心于公務,總是竭盡所能侍奉婆婆。

那時候的李夫人因為長期勞苦落下一身病,特別是腰疼病非常嚴重,譚延闿那時候已經走上仕途,只能讓妻子留下來照顧老母親。他和方榕卿的6個孩子都是方榕卿養大的,孩子的學業也是她一人在督促。

譚延闿第一次督湘失敗以后回到上海家中,這是婚后譚延闿最為「清閑」的時期,也終于有時間和妻子日夜陪伴。

1916年,李夫人病重,譚延闿剛剛獲得第二次督湘的機會。

方榕卿知曉丈夫正在事業的關鍵時期,她沒有將母親病重的消息告訴他,她衣不解帶地照顧著李夫人,但很不幸,李夫人終究還是因為重病去世了。

譚延闿聽到母親去世的噩耗,如晴天霹靂,他沒有見到母親最后一面已是悔恨至極,現在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去奔喪。

幾乎所有人都在勸他,現在回去,很可能輕輕松松就丟掉剛剛到手的「寶座」,但將「孝」字看得比什麼都重的譚延闿根本顧不了這些。

圖|喜好美食的譚延闿

他當年當官就是為了母親,現在母親沒了,權力對他來說似乎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他不顧別人的提醒,從長沙立刻趕到上海奔喪,又扶靈回長沙為母親舉行葬禮。

譚家老宅在宗祠的后進,靈柩要出殯就一定要經過宗祠。

按照族規,小妾的棺材是沒有資格從大門抬出去的。族里的長輩都來勸譚延闿,要從側門出殯,見譚延闿堅持要從大門出,還有族人直接將大門堵住。

譚延闿氣怒之下,直接爬到了母親的棺蓋上面,對著那些愚昧至極的族人大聲喝道: 「我譚延闿已死,抬我出殯!」

譚延闿做事一直遵從著老子的教誨——不爭,但在母親的問題上,他執拗得很,可以豁出一切,就是要爭到底。

譚延闿這樣的高官,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這樣的舉動,在場的族人全都傻了眼。

不知是真心感動于譚延闿的孝順,還是懼怕他的地位和權力,那些原本堵在門口的人紛紛讓開,無人敢再阻攔。

在棺材抬出大門的那一刻,譚延闿還躺在母親的棺材上,他忍不住大哭起來,嘴里念叨著: 「娘,您走大門了,咱走大門了。」

李夫人進譚家的門,沒有聘書,沒有大紅花轎,只有一生難言的屈辱;而她死后,他的兒子以這種震驚眾人的方式,讓她從正門出殯。

一生只娶一人的「完人」

方榕卿病逝那年,譚延闿才40歲。

方榕卿臨終前舍不得子女,希望譚延闿不要續弦,照顧好6個孩子,譚延闿答應了。

妻子的離世讓譚延闿悲痛欲絕,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懷念,一向注重美食的譚延闿在軍中吃了100天的蔬菜。

妻子葬禮辦完后,就開始有人勸他續弦,有意思的是,這些人拿出來的理由都是「照顧6個孩子」。

譚延闿不同意,總是念出自己寫的兩句詩: 故人恩義重,不忍更雙飛。

方榕卿的恩義,是帶大了6個孩子,也是替他一心一意照顧老母親。

每年3月3日,是譚延闿和方榕卿的結婚紀念日,妻子去世之后,譚延闿每到這一天都會寫一首詩送給妻子。

他誓不再娶,誓不納妾,也不會尋花問柳。

在孫中山落難之際,譚延闿曾經率領湘軍幫助過他,全力扶持。

孫中山出于感恩,也想要加固和譚延闿的關系,曾經介紹宋美齡給譚延闿,希望以后能成一家人。

當時宋美齡剛剛從美國留學歸來,追求者眾多,孫中山很細致,先征求了宋家全家的意見,得到同意之后才找譚延闿說。

面對孫中山如此熱情的說媒,八面玲瓏的譚延闿想要拒絕,必須要找到最得體的方式,保住孫中山、宋家的顏面,還不能傷了宋美齡的自尊心。

幾天后,譚延闿帶著厚禮來到了宋家,一進門就鄭重地給宋老太太磕了三個頭,說要拜干娘,後來順水推舟就認了宋美齡做干妹妹。

宋美齡很感動,認了這個干哥哥,并且真的當作兄長一樣相待,譚延闿就這樣輕松過了「美人關」。

譚延闿這個干哥哥做得也是極為用心,後來宋美齡和蔣介石談戀愛,宋家全家除了宋靄齡之外一律反對。宋美齡為了嫁給蔣介石,跑去找譚延闿求助。

圖|宋美齡

譚延闿在干娘宋夫人面前拼命說蔣介石的好話,又是年輕有為,又是中國的希望。他還保證蔣介石以前的不良習慣已經改變了,以后只會一心一意對宋美齡好。宋老太太最終也是在譚延闿的勸說之下松口,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譚延闿孝順和不近女色,在當時是出名的。他的官位放在那里,又精于書法和美食,愛慕他的女士相當多。

《申報》曾經專門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說當時譚延闿居住在廣州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西洋女士。這位女士剛剛喪夫,十分愛慕譚延闿,在相處的過程之中更加確定了想要嫁給他。

當她向譚延闿提出結婚之時,譚延闿婉言謝絕了。

這位女士在回國之時依依不舍,特地在酒店之中設宴邀請譚延闿,并且相約5年后見面,意思就是希望他用5年的時間好好考慮,自己也會等他5年。

但譚延闿依舊是好言相勸,讓她直接放棄自己。

章士釗對譚延闿的潔身自好非常欣賞,曾寫了一首詩:

祖庵一事真堪羨,才過中年即閉房。

今日小妻入城去,自由欹枕發詩囊。

圖|章士釗

章士釗覺得自己根本做不到譚延闿這樣,只能做出「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慨。

譚延闿從外表看,是一個溫和而又敦厚的讀書人,他生前不僅有一個「藥中甘草」的別號,還有個「混世魔王」的諢號。他在政治上尋求 「不負責、不建言、不得罪人」的「三不主義」,這種「處事智慧」完全是在競爭激烈的家族生活之中培養出來的。

譚延闿是民國時期遠近聞名的孝子和癡情人,他的孝和愛卻是讓人心酸的,因為對母親的孝,最后延伸成了他對妻子的深情。

都說父母的婚姻影響子女的擇偶觀和對婚姻的態度,譚延闿的「孝」其實很正常,但因為他母親身份地位,反倒「驚天動地」了;他一生只娶一妻,放在今天也不會那樣轟動,只不過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他的癡情竟能到讓人歌頌的地步,甚至有人說他是「民國最完美男人」。

說到底,還是因為在那樣的年代,女人的地位太低太低了。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
三國時期命運凄慘的6位美女:一位成為玩物,一位被劉備當肉吃了!
2023/08/03
為何李世民敢向父親造反,而朱棣卻不敢?看看李世民的底氣!
2023/08/03
歷史上的3大陽謀:明明知道是個陷阱卻無力反擊,千年來無人能破
2023/08/03
三國有一對奇葩父女,父親亡了曹操的天下,女兒毀了司馬懿的社稷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張郃:是司馬懿的克星,諸葛亮也是他的手下敗將
2023/08/03
正史中的劉備武力到底有多強?5位大將全死在他手上,都有誰?
2023/08/03
匈奴給漢武帝下戰書:天心取米,漢朝小吏每個字添一筆,嚇退匈奴
2023/08/03
歷史上的張昌宗有多帥?憑什麼能同時服侍武則天、太平公主母女
2023/08/03
武則天外甥賀蘭敏之:勾引89歲外祖母,強占太子妃,玷污太平公主
2023/08/03
袁克文:袁世凱最喜愛的兒子,公然反對帝制,迷戀酒色遺產僅20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