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的皇帝,一般人想到的便是他們龍袍在身,坐擁天下、運籌帷幄。
運籌帷幄之間
雖然君王最要緊的是理國治天下,但文武雙全會讓他們更有魅力。中國歷史上誕生了400多位皇帝,真正懂打仗會打仗的皇帝可不多。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史上最會打仗的九大帝王,你心中最鐘意的皇帝是誰?
▶ 第九 后周世宗柴榮
后周世宗柴榮
后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
他本是邢州堯山柴家莊人,父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地望族。
柴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後來棄商隨姑父郭威從戎。他被周太祖郭威收為養子,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數由外戚繼承宗室的皇帝。
在軍事上周世宗柴榮絕對是一位天才,他整頓驕將惰卒,親率兵馬南征北戰,幾乎戰無不勝。
顯德元年,柴榮繼位為帝。他接過郭威留下的爛攤子后,勵精圖治南征北戰。
西敗后蜀、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北破遼國、連克三關三州,獲得「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的贊譽。
柴榮若多活十年,也許趙匡胤就不敢起兵了,但他一生最大的悲哀無外乎兩個字--短命。
顯德六年,柴榮因病在開封萬歲殿駕崩。終年39歲,在位6年,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
▶ 第八名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拓跋燾,小字佛貍,辛棄疾「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典故就取自拓跋燾。
拓跋燾是明元帝拓跋嗣的長子,北魏第三位皇帝。
公元423,15歲的拓跋燾登上帝位,改元始光。
拓跋燾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得北魏國力空前鼎盛,18歲便親率大軍滅亡 胡夏、北燕、北涼等諸多政權,統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南侵;南敗劉宋,占據河南之地。
拓跋燾率軍講求戰法,指揮靈活,是南北朝時期杰出的騎兵統帥。
一年時間,北魏軍隊就踏平了胡夏的國都統萬城;三年之后,拓跋燾于胡夏手中競奪關中之地;此后八年,北魏在拓跋濤的帶領下,又相繼征伐北燕、北涼,可謂萬民臣服。
拓拔濤結束了當時16國亂世的局面,這樣的實力比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不差的,但是拓拔濤晚年卻變得殘暴不堪。
公元452年拓跋燾被自己的常侍殺死,時年四十五歲。謚號太武皇帝,廟號世祖。
▶ 第七位 東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公元8年,王莽篡立新朝,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隨兄劉演起兵于南陽郡。
昆陽之戰中,劉秀兵少將寡、裝備也很差,甚至在初期劉秀是騎牛上陣的,這也成為了后世演義中的一段佳話,也就是所謂的「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但是劉秀僅憑麾下2萬人,就破王莽40萬大軍而且獲得勝利,創造了中國軍事史的神話。
經過長達十二年的統一戰爭,劉秀掃平關東、平復隴西、攻略川蜀,最終定鼎天下,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
公元25年即位,尊奉漢元帝為皇考,光復漢室,定都于洛陽。
平定動亂之后,劉秀勵精圖治,開創「光武中興」 時代。
公元57年駕崩,享年六十二歲,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
▶ 第六位 宋武帝劉裕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號稱「南朝第一帝」。
他是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
劉裕以一介布衣投身軍伍成為一代名將,又最終成為九五之尊,他的武略和政治智慧、權謀之術值得后人深思。
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劉裕的大名在當時可謂是響當當的。
劉裕不是天生就當皇帝,宋朝的天下都是他一步一個腳印打下來的。他寒門出身,從小便混跡江湖,後來入伍從軍,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
先是在北府軍為將,他對內平定戰亂,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 統一南方;向北消滅南燕、后秦等國,降服仇池;后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登基之后,他把目光都放到了北方,殲滅了南燕,而后滅了后秦、打敗了北魏、朝北方的猛人都打了一遍,然后瀟灑地回師當他的皇帝去了。
劉裕可以說也是一位極為能打仗的皇帝
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本是出身軍人家庭,隨后投在后漢樞密使郭威幕下, 是上面提到的后周世宗柴榮的部下,跟隨柴榮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顯德三年,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淮南,南唐奉化軍節度使率領15萬的軍隊駐扎在清流關,即便敵眾我寡,趙匡胤依舊攻破敵軍。
甚至趙匡胤率兵追到城下,兩軍再次擺好陣勢進行交戰,趙匡胤單槍匹馬直入南唐陣中,一刀砍下敵軍的腦袋并擒獲叛黨,頗有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味道。
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武將之身登上帝位,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史稱北宋。
趙匡胤建立北宋以后,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在趙普的謀劃幫助下,趙匡胤先后擊潰了后周殘余勢力的抵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統一策略。先后攻滅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同時又加強了對北方契丹的防御。
趙匡胤在之后更是先后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局面。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之前是侄子建文帝朱允炆。
一開始朱棣被封為燕王就藩北平,歷經四年的靖難之役成功將侄子趕下皇位,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可以說朱棣就是明朝實際上的二代皇帝。
朱棣在位時期大手筆可謂是相當多,遷都北京、派鄭和下西洋、五征蒙古、收復安南等等。
但是作為同樣是「造反」取得皇位,朱棣所承擔的罵名要比李世民多得多,李世民被譽為是「馬背上的皇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棣在馬背上的時間甚至比李世民還要長。
年僅七歲他就被父親朱元璋拎起來,與年長的兄長一起像士兵一樣訓練,稍年長些就常駐演武場,練就一身本領。
在繼位后,也多次率兵親征,五征漠北、橫掃蒙古、收復安南 ,并于東北設奴兒干都,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
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
朱元璋創下大明王朝,但帶領明朝走向輝煌的卻是朱棣。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字國瑞,原名重八。
朱元璋是憑借著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功績打下的明朝天下,在元末那個動亂的時代,他竟然從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靠自己的奮斗逆襲成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
25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征戰,先滅陳友諒,后滅張士誠 ,建立了漢人統治的大明王朝。
洪武時期也曾多次出兵蒙古,先后八次北伐蒙元殘余勢力,平定四川、廣西、甘肅、云南等地,也成功收回丟失的400年的燕云十六州。
唐太宗李世民的出身不用多說,作為唐朝開國最大的功臣,被李淵評為天策上將,職位更是在三公之上,五官之首。天子上將之名也僅有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的功績在他沒做皇帝時就已經顯現出來了,自唐高祖李淵向隋宣戰,李世民絕對是沖在最前面的人。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與劉武周、宋金剛激戰太原,收服門神尉遲敬德,收復山西;大戰王世充、竇建德,奪取中原;兩戰劉黑闥,鼎定天下,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不久唐高祖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在位期間,李世民對內以文治天下,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擴土,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
成吉思汗是在草原上成長起來的一代天驕
他一生戰功赫赫,最初崛起于蒙古一個弱小部落,通過征戰統一蒙古,建立有史以來首個大一統的大蒙古國。
除了他麾下能征善戰的一眾猛將之外,他自己也是極會作戰的,擊敗札木合,收復克烈部;大敗乃蠻部太陽汗,終于統一蒙古諸部;後來又擊敗金、西遼、花剌子模等國,為「征服世界」奠定了基礎。
後來成吉思汗及其子孫三代鏖戰幾十年,掠歐洲、戰埃及、征印度,合并朝鮮、征平日本攻打越南,先后征戰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
在廣袤的歐亞大陸,當時整個人類世界4/5都有成吉思汗征戰的足跡。
▶ 關于最會打仗的帝王,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如果對于以上盤點有不同意見的話,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補充交流。你最鐘意的帝王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