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作為天下權力最大的人,凡是他提出的要求,臣子們都要想方設法去滿足。
但是皇帝有時候也會出幺蛾子,提一些不合邏輯、根本做不到的事,故意為難大臣,這時候考驗的就是大臣們的應變能力了。
比如,秦王就曾提過一個極其無理的要求:他要吃公雞蛋,給三天時間讓大臣給他找到。否則,殺頭、滿門抄斬都是意料中的事。
很明顯,這是秦王在故意找茬,想處罰某個臣子,不過這個如意算盤,居然被臣子家里年僅7歲的小孫子給巧妙化解了。
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慧,臨危不懼,長大必定是個有大作為的人才。那這個小孩最終讓公雞下蛋了嗎?
當然沒有,他不僅沒去找雞蛋,還在朝上當著百官的面,反將了秦王一軍
,讓堂堂秦國大王啞口無言,還不能治他的罪。
古代的皇帝都想要長生不老,一直致力于統一六國的秦王,也不例外。
一天,秦王突發奇想,醞釀出了一損招。他對大臣說,聽聞吃了公雞蛋可以長生不老,他平日待大臣不薄,希望大臣能為他排憂解難,三日之內找到公雞蛋,不然就罰他辦事不力。
大臣自然聽懂秦王說的處罰是什麼意思,也試圖向秦王解釋世上沒有會下蛋的公雞,但秦王不聽,大臣只能憂心忡忡地回家想辦法。
他家中的小孫子見爺爺有心事,便上前詢問。得知是秦王要吃公雞蛋后,他表示這事簡單,三天后他代爺爺去朝中回復秦王。
要說這大臣膽子也真大,竟然敢信7歲小孫子的話,三天期限到的那天,他果然沒去上朝,而是由孫子自己去見秦王。
秦王在人堆中找了一圈沒見著大臣,只看見一半大點的孩子,嘲笑他說,是不是大臣怕死,不敢來見他。
小孩十分鎮定地行禮,告訴秦王,他爺爺不是不想來,而是在家生孩子。這話一出,滿朝文武哄堂大笑。秦王以為小孩在胡扯,便問他:「男人如何能生孩子?」
小孩就等秦王這句話呢,不慌不忙地答到:「對啊,大王也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又如何下蛋呢?」
這句反問嗆的秦王,半天說不出話,但是小孩說的沒有問題,朝堂上的大臣都聽到了,他根本沒法發火。
忍了一會兒,秦王覺得,這小屁孩還挺有才,有膽有謀,便不再追究大臣的罪。于是,這位大臣全家的性命都保住了,大臣的孫子也從此受到了秦王的青睞。
這個故事出處不詳,無法查實,讓人懷疑戰國時期,是否有這麼天才的兒童存在。
故事真假不清楚,但當時秦國確實有這麼一位出類拔萃的臣子。他就是秦國的上卿甘羅,十二歲便出使趙國,用計幫秦國拿下了十幾座城池。
甘羅的爺爺,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大將兼左丞相甘茂。甘茂本來經張儀和樗里疾,引薦給秦惠文王,在秦國打工打的好好的,后來遭遇小人讒言,不得不離開秦國,轉投齊國,又在齊國當上了上卿。
秦國失去甘茂一直耿耿于懷,想趁甘茂出使楚國的時候,讓甘茂回去,可是被楚國拒絕了。
樗里疾雖一開始挺欣賞甘茂,但隨著甘茂在秦王心里的地位越來越高,難免心生嫉妒,怕甘茂搶走他的風光,于是明里暗里地排擠甘茂。甘茂無奈,只得出走。
但他的孫子,卻拜在丞相呂不韋門下當少庶子。甘羅聰明過人,還未長大就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賞識,被派去出使趙國。
當時呂不韋根本不信,年僅12歲的甘羅能在國家大事上出什麼力,去趙國是甘羅自薦的。
甘羅見到趙悼襄王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趙王燕國想攻打趙國擴大河間的領地。如果趙王肯對秦國表示誠意,比如說先送秦國五座城池,秦國一定會回饋趙國,幫助趙國攻打燕國。當秦軍拿下上谷的三十座城池后,只需分其中十一座就好了。
趙王一聽連忙照做。于是甘羅大搖大擺地回到秦國,秦始皇將原來甘茂在秦國的所有房產和田產悉數賜給了甘羅,還封他做上卿。
雖然秦國沒有留住甘茂,但有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甘羅。但甘羅后來怎樣,史書中沒找到答案。
有人猜測甘羅被秦始皇殺了,還有說法是,他被呂不韋害死了。畢竟,他太聰明,呂不韋豈能容一個職位跟他相當的年輕人,分去他在朝中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