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烽火連綿,在這亂世之中,多有英雄豪杰誕生。
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 白起,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但在與趙國廉頗的長平之戰中,白起竟然下令士兵們禁止食用羊肉,白起為何會有這樣的規定呢?
為何白起禁止秦國士兵吃羊肉
白起,是 戰國時期秦國的一位名將。秦國當時屬于西北地區,最喜愛食牛羊肉等食物,但白起卻在軍中 制定了禁止食用羊肉的規定,這讓秦國的士兵感到十分費解。
因為羊肉是屬于當地人常吃的肉類之一,而且行軍打仗沿途勞累,北方地區一到冬天天寒地凍的,吃點羊肉暖暖身,上了戰場才更加有力氣去廝殺。
戰場附近,也是圈養了許多的羊群,最適合食用的便是羊肉了,但白起將軍下達軍令,讓秦國的士兵們還是十分懼怕的。
但人多,就總有不怕死的敢于做這「出頭鳥」,雖然禁止士兵食用羊肉,但仍然有士兵忍不住跑去偷吃羊肉。
相比于一人獨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于是士兵們便開始經常成群結隊去偷吃羊肉。
白起機智過人,早已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便在眾士兵都放松警惕的時候,去抓偷吃羊肉士兵的現行。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幾個拉幫結伙的士兵,正在啃食著手中鮮美的羊肉,正當他們沉浸在美味當中時,白起早在暗中觀察了許久,在他們吃到一半的時候,將這些偷吃羊肉的士兵們都抓捕起來,并進行了懲罰。
士兵們不服,表示軍中又不是糧草不足,周圍羊群結伴,為何不讓大家吃羊肉?白起當時未作解釋,而是讓其中的一個士兵走 50步的距離后,問他是否有聞到什麼味道?士兵回答道只有羊肉鮮美的香味。
白起便笑著對士兵說,你能聞到,敵軍也能聞到,世人皆知 秦軍喜食羊肉,待到上戰埋伏期間,50步外就能 聞見一股羊肉的腥臊味,那不就是明擺著讓敵軍知道秦軍的到來嗎?
若是提前,就 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還怎麼能取勝呢?
聽了白起的一番解釋,士兵們也懂了禁止食用羊肉的原因,便再也沒有偷吃羊肉的行為出現。
而白起機智的頭腦,莫過于他從小就愛好兵書,在經由秦國丞相魏冉的推薦后,帶領著秦國的士兵驍勇出戰,攻打韓、魏兩國,殲滅了兩軍二十余萬人,因此一戰成名。
一代名將因功高震主而亡
在與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已經打了 三年的 消耗持久戰,趙國想要盡快結束這場戰役,便將主將替換掉。
秦國此時得到消息,也跟著把秦軍的主將換為白起率領秦軍攻打趙國。白起在面對趙軍的挑釁后,采用迂回繞后的戰術,將趙軍圍在其最后的防線,百里石長城處。
并將趙軍運輸糧草的道路截斷,趙軍不得已只能坐以待斃,等待援軍的救援。
此時秦國為了徹底斷絕,趙國運輸糧草和援軍的到來,大大加強了秦軍的兵力。趙軍在長期的斷糧絕食下,饑餓難耐,甚至達到了自相殘殺,食用同胞血肉的地步。
趙軍的失敗,已成定局,但最終主將 趙括,仍然還是帶領著趙國士兵進行作戰,這時的趙軍已經潰不成軍。
隨著主將趙括被秦軍射殺, 趙國的四十萬大軍便向秦國投降。這場戰役白起立下汗馬功勞,但白起因此殊榮,也是 遭到了秦相應侯范雎的忌憚。
長平之戰后,白起大病一場,而秦王卻執意要起兵攻打邯鄲。白起百般勸阻都未果,秦軍損傷慘重。
范雎卻還在秦王身邊吹耳邊風,想讓病重之中的白起,率軍打仗。病中的白起,因耽誤了啟程,又正好秦王聽聞秦軍戰敗,便遷怒于白起,讓白起即刻動身。
白起只好帶病上路,出門沒多久,就收到了秦王派遣來的使者,原來秦王受到范雎的蠱惑,以為白起一直不聽從命令動身,是有造反之意。
于是秦王便派遣使者,賜劍給白起, 讓其自刎謝罪。
一代名將白起,就這樣 因功高蓋主而冤死君主手下。
這樣有勇有謀的人最后死非其所,秦國的子民們紛紛都感到十分可惜,于是自發地為白起修建起供奉他的宗祠,來祭奠他。
古代功高蓋主的功臣有許多,都 因帝王的忌憚,而被處死,實在是令人惋惜,也深知在朝野中謀取一條生路一定要左右逢源,做事圓滑一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