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一定是所有人最為頭痛的家伙,他們仗著自己年幼無知,便肆意撒潑大鬧,調皮搗蛋,常常闖下無法挽回的彌天大禍,讓許多人都難以忍受。
雖然現在的孩子更容易嬌生慣養,但熊孩子可不只是現代的專屬產物。
在古代,就曾有一個熊孩子因為貪玩爬上了龍椅,眾人大驚失色間,而皇帝卻淡定地問他:好玩嗎?沒想到這個熊孩子機智地回答了6個字,不僅沒被懲罰,日后還順利登上了皇位。
這個小孩就是宋太宗的第三子—趙恒,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
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喜歡嬉笑打鬧,小時候的趙恒自然也不例外,他最喜歡的就是和哥哥們一起玩行軍打仗的游戲。每次玩游戲時,他都會將自己當作大元帥,帶領著將士們奮勇殺敵。
眾所周知,宋太祖趙匡胤是靠著殘酷的兵變,才登上皇位的,因此趙匡胤極度不信任身邊的人,就連親弟弟趙匡義,都因為名字與他太過相像,而遭到猜忌,最后改名為了趙光義。
雖然對趙光義有所忌憚,但趙匡胤還是很看重手足之情的,于是經常召趙光義進宮陪駕,有時候趙光義就會帶上趙恒一同覲見,趙匡胤十分喜歡這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侄兒,常常親自帶著他游玩御花園。
在一次晚宴上,大人們都在談論事情,無暇顧及趙恒,小趙恒左看看,右轉轉,也沒找到好玩的東西,于是心血來潮的他,便偷偷溜進了大殿,爬到了龍椅之上,學著平日里大伯的樣子,假裝自己是君臨天下的皇帝。
還沒等身邊的宮女太監阻止趙恒,趙匡胤和一眾大臣就走進了大殿,親眼目睹了這一切。此情此景,這可把趙光義嚇出了冷汗,連忙跪在地下向哥哥磕頭求饒,希望能寬恕稚子的行為。
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平日里極為看重自己皇權的趙匡胤,居然沒有生氣,反而一臉淡定地問趙恒:「當皇帝好玩嗎?」
眾人心驚肉跳,紛紛為趙恒捏了一把汗,趙恒聽后卻故作老成地說:「順應天命罷了。」
趙匡胤聽到趙恒的回答,樂得開懷大笑,對一旁驚慌失措的趙光義感嘆道:「你這個兒子臨危不懼,可不簡單啊!」
自此,趙恒便留在了皇宮之中,由趙匡胤親自教導。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突然病逝,在其去世的第二天,趙光義就登上了皇位。
趙光義稱帝之后,將長子趙元佐立為了接班人,而趙恒則封為了襄王。按理來說,趙恒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以他非嫡非長的身份,這皇位是無論如何也傳不到他手中的。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誰也沒想到當年稚子的一句「順應天命」竟然真的一語成讖。
被趙光義十分器重的趙元佐,因為叔父的死亡而受到刺激,從此精神失常,瘋瘋癲癲,于是趙光義只能忍著痛,狠心將趙元幽禁了起來。
太子是一國之本,沒了這個,就得換下一個,于是趙光義將目光鎖定到了第二個兒子趙元僖身上。
趙元僖也不負眾望,在處理政務上面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確是一個合適的儲君。 可好景不長,趙元僖卻突染重病,還未等到醫治,便撒手人寰。
兩子皆已廢,萬念俱灰的趙光義,突然想起了曾養在深宮的第三子趙恒,這儲君之位自然而然也就落到了趙恒的頭上。
趙恒成為皇太子之后,立下了不少功勞,廣受朝中大臣和民間百姓的好評,如此看來,趙恒成為皇帝確實是眾望所歸。
公元997年,趙光義駕崩之后,太監王繼恩和太后想要一攬朝政大權,共同謀劃了一場宮廷政變,趙恒在這場政變中差點喪失生命,幸好有左丞相呂端及時相救,趙恒才平定了叛亂,登上了皇位。
趙恒登基之后,改年號為「咸平」,在他執政的25年里,對國家治理有方,積極推行反腐措施,大力發展經濟,使北宋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后世人稱為「咸平之治」。
誰都沒有想到,趙恒年幼時的一句話,竟然真的預示了他的命運,在趙恒的治理下,北宋風調雨順,百姓們安居樂業,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在當時得到了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