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絕對算得上是歷史上最能忍,也最有手段的皇帝嬪妃。《甄嬛傳》里甄嬛出家的經歷,都不能跟武則天比。
武則天熬過了不受唐太宗寵的日子,以及被唐高宗遺忘的日子,懷孕回宮,又沖破重重阻礙,成為皇后,最后熬死了唐高宗,以67歲高齡登上皇帝的寶座。
然而唐太宗駕崩之前,她差點被賜死,好在她聰明,當太宗皇帝問她「朕駕崩后你怎麼辦」時,她巧妙地用八個字回答,打消了李世民的疑心,才有了后來的成就。
武媚娘14歲就進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由于生得嬌媚動人,還獲賜「武媚」。
這麼看起來,她在后宮的晉升之路,本應該順風順水,可她偏偏與眾不同,讓唐太宗根本不敢喜歡她。
武媚娘很小的時候,便被袁天罡預言說,她有帝王之相。
當時袁天罡一眼就看到,被家人打扮的像個男孩子的武媚娘,就驚呆了,說這孩子要是個女孩,將來絕對不得了。
也許正是由于袁天罡這句話,武媚娘的父親荊州都督武士彟,便積極地將她送進宮,希望她真的能飛黃騰達,給武家爭光。
武士彟大概認為武媚娘頂多當個皇后,根本沒想過女子也能當皇帝,且這個女皇帝,還是他閨女。
李世民本來挺寵武媚娘,可惜袁天罡又沒管住他那張嘴,老老實實地告訴李世民,李唐江山將來會被武氏取代。
多疑的李世民便開始防范一切可疑的姓武之人,并且還懷疑到了年紀輕輕的武媚娘頭上。
因為武媚娘跟其他女子都不一樣。有回唐太宗得了匹好馬,但馬太烈,無人能馴。
唐太宗便問身邊的人誰有辦法馴服此馬。
這時武媚娘站出來說,用鐵鞭抽打,不服再用鐵棍敲它腦袋,還不服,就直接殺了。
縱觀身邊有這種手段的女子,很是罕見,唐太宗當時很佩服武媚娘。但有了袁天罡的預言后,再回想武媚娘馴馬的方式,唐太宗不禁脊背發涼。
于是他從此冷落武媚娘,讓她做了十二年的才人,硬是沒有晉封過她。
649年,唐太宗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他交代好了所有后事,唯獨放不下武媚娘。但他實在舍不得殺這麼個美人,便決定試探她一下,問自己死了后,她打算怎麼辦。
武媚娘聽出了皇帝話里的深意,便悲涼地說:「青燈古佛,了卻余生。」
唐太宗對這個答復非常滿意,遂下令讓武媚娘去感業寺出家。
武媚娘有野心,自然在唐太宗逝世前,就為自己鋪好了后路。她私下與太子李治暗生情愫,李治發誓會在登基后娶她。
有了儲君的承諾,武媚娘才放心地去了感業寺。可到了尼姑庵,李治就把她給忘了。
廢妃回宮,沒有先例,何況還是先帝的嬪妃。李治找不到理由去見她,國事一忙,加上身邊新鮮的美女不斷,李治哪還記得感業寺里有個武媚娘。
甚至他去感業寺上香時,武媚娘就在旁邊叫他,他瞥了兩眼穿著尼姑衣服的武媚娘,都沒把這個昔日的戀人認出來。
好在有命運的眷顧,武媚娘沒等太久,650年,李世民忌日,李治再次去感業寺上香時,武媚娘終于瞅準機會與李治相認,后來李治又出宮私會武媚娘。
武媚娘的肚子也爭氣,懷上了龍裔,651年,李治孝期滿,王皇后為了打壓蕭淑妃,便順勢請旨迎回了武媚娘。
回宮后,武媚娘用了五年時間,扳倒了一切反對她的朝中勢力,成為李治的皇后。660年,李治生病,武則天經常代理國家政事,儼然一副二皇帝的樣子。
武則天勢力越來越大,李治感到了一絲威脅,664年,他竟然動了廢后的念頭,命上官儀擬廢后詔書。
武則天趕緊去問責李治,李治不敢得罪武則天,只好將錯都推到上官儀頭上。武則天以謀反罪處死了上官儀,從此朝中無人再敢質疑她,大權也基本被她攥在手里。
李治晚年病重,把政事全權交給武則天處理,還動了禪位給她的念頭。也許正是李治當年的這個想法,才堅定了武則天后來稱帝的決心。
李顯繼位后,武則天仍然把持朝政不放,逐漸在蠶食李唐的江山,引發李唐宗室不滿。瑯琊王李沖、越王李貞在688年時起兵討伐武氏,均被武則天鎮壓并處死。
又準備了兩年,690年,武則天總算實現了袁天罡的預言。從14歲進宮,籌劃到67歲,試問史上哪個皇帝的意志力能和武則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