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華容道事件
雖筆者不喜歡用陰謀的眼光看《三國演義》,可問題是《三國演義》卻自始至終都是各種權謀橫行。以至于連神仙老哥都參與其中了,比如黃巾軍的瓢把子張角,他是如何搞起黃巾起義的?
是一位叫南華老仙的人,送給了他一部《太平要術》,張角就是依靠這部書,搞出來了顛覆東漢的黃巾起義。但可知這位南華老仙是誰?竟然是講究「不爭、無為」的莊子。
還有為何《三國演義》一開篇,就是大蛇出現在皇宮內?所謂,劉邦斬蛇起義的報應來了!因此看一次《三國演義》,筆者就「黑化」一次。就說蜀漢吧,在《三國演義》中,絕對主角光環,卻也是充滿了各種陰謀和分裂。
尤其是諸葛亮出山后,這種內部爭斗就越演越烈。而華容道便是分水嶺——必須要強調的是,正史中沒有華容道。
筆者這篇僅是分析《三國演義》,試圖找到一個較為新穎或合理的視角,解釋為啥蜀漢雖擁有閃耀無比的文臣武將,卻依舊敗亡的原因。
諸葛亮出山,誰最不高興?當然是關羽和張飛。劉備天天跟諸葛亮玩「如魚得水」 去了,卻直接把這哥倆曬成了干!
因此這哥倆就開始各種躺平、擺爛。敵軍來了,張飛卻對劉備說:「你找水去迎敵啊!」劉備只得強調:智賴孔明,武需關張。你倆再躺平,擺爛,我就不是你們大哥。
這種狀況直至華容道。對于諸葛亮來言,想實現隆中對的目標,就必須搞定關羽,只要關羽一搞定,張飛就不足慮了。因此明明知道關羽最講「義」,卻用了一個激將法,氣得關羽立下生死狀,去了華容道。
隨后就對心驚膽戰的劉備表示:我夜觀天象,曹操命不該絕,所以這是讓關羽送曹操一個人情。
能把坑人都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也難為孔明先生了。果然關羽為了報恩,講義氣,放了曹操,于是諸葛亮手握軍令狀,明知殺不得關羽,卻非要表示:必須殺。否則如何帶隊伍?
最終在劉備、張飛等人的下跪,哭求下,諸葛亮放過了關羽。由此算是徹底讓關羽明白了:要擺正位置。你可以不服諸葛亮,但給劉備和張飛,帶來如此大的麻煩和尊嚴丟失,你還配天天喊「桃園三結義」嗎?
所以華容道事件,是確立蜀漢二把手的分水嶺,從此確定了諸葛亮的地位。當然用高大上些是術語就叫:捋順清了內部關系,平衡住了各方利益。為將來的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諸葛亮和關羽之間的爭斗,卻并沒有結束。因為很快,蜀漢最分裂的名將就出現了,此人便是魏延!
二、蜀漢最分裂的名將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的模樣,如同小號關羽!也是面如重棗,手握大刀。也跟關羽一樣,能力強悍,武功高強,卻就喜歡尥蹶子玩。
那是關羽攻打長沙時,諸葛亮再次使用激將法,關羽再次中招,傲氣表示:就帶著我本部五百校刀手就足夠了。結果關羽的這個牛皮,吹得有點大,在這里遭遇了猛將老黃忠。
兩番對刀單挑后,關羽和黃忠平分秋色,但韓玄卻認為:黃忠明明能一箭射死關羽,卻不做,明顯是投敵,就不管不顧地非要殺了黃忠。
關鍵時刻魏延挺身而出,救黃忠,殺韓玄,聯系城外的關羽,等于是幫了關羽,讓關羽的這個大牛皮,完美落地,而沒有爆飛。
劉備和諸葛亮得知后,也都非常高興,齊齊進入長沙。諸葛亮和關羽對黃忠贊不絕口,力勸劉備禮賢下士,去黃忠家請他出山輔佐。但哪料一見魏延,諸葛亮卻變了色,二話不說就要砍了魏延。
驚得劉備連忙阻攔,為啥啊?魏延我很喜歡,武功高強,又建下大功,就這麼殺掉,太沒有武德了吧。
這次諸葛亮沒有「夜觀天象」,而是直接表示:魏延有反骨,日后必反,這種人留不得,遲早是禍害。劉備連忙表示:話雖如此,但于理不通。若為這理由殺魏延,那誰還敢投降咱們?這不是人為制造障礙和敵人嗎。
諸葛亮這才恐嚇了一番魏延后,放了他。那麼諸葛亮為何如此討厭魏延?其實《三國演義》已經暗示了,原文如下:
云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你很欣賞一人,帶著他去求職,并一路言稱:我跟老大是生死關系,你來后最起碼也是主任級別!哪料你倆剛進老大辦公室,老大卻一聲大罵:什麼阿貓阿狗都想來咱這嗎?保安,把這人給我轟出去!
那麼此刻你會是啥心情,啥表情。此刻的關羽就是如此,與其說是諸葛亮要殺魏延,不如說是直接給了關二爺兩嘴巴子。因此,整個殺魏延的過程,關羽是一言不發,已經被氣壞了。
因為對于諸葛亮來言,一個關羽就夠他喝一壺了,再來一個小號關羽般的魏延,實在吃不消,扛不住。
所以明明知道劉備必會求情,也要進行蠻不講理的威脅:別以為你魏延有關羽力挺,就想興風作浪,關羽是關羽,魏延是魏延。殺不了關羽,殺你卻易如反掌,魏延,你要給我認清局勢。
也正是因如此,才造成了魏延成了蜀漢最分裂的名將:劉備很喜歡,跟我二弟相仿。諸葛亮卻討厭,又來個小號關羽,若震懾不住,萬一以后跟關羽同流合污了,那麼隊伍更難帶了。
三、魏延搞得張飛很難堪
這一切對于魏延來言,都一直沒搞懂為了什麼,但顯然卻知道了,不能跟關羽靠得太近。怎麼辦?死抱劉備和龐統的大腿,對諸葛亮又敬又怕。這其實就是魏延后面的套路——也是唯一解困的辦法。
如跟著劉備入川,魏延就成了龐統最得力的助手,讓他舞劍行刺劉璋,魏延二話不說就干。
而劉備也對魏延異常欣賞,在奪下漢中后,所有人都認為,漢中太守非張飛莫屬,可劉備卻指定魏延出任。一下子搞得張飛很難堪了。因為所有蜀漢人都清楚,蜀漢有兩大命門。
荊州是進攻端,蜀漢能否席卷天下,荊州是根基,由關羽鎮守。
漢中是自保端,蜀漢能否鼎力三國,漢中的關鍵,自然是張飛了,可哪料卻是魏延。
但無論張飛難堪與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對于蜀漢來言,關羽在荊州的行動失敗了。這就是《三國演義》中,所謂的關羽大意失荊州,直接讓蜀漢從頂峰跌落下來。
可偏偏魏延經略的漢中,卻固若金湯。以至于魏延死后,王平還能依靠魏延建立的防守體系,完美擊敗了來勢洶洶的曹爽。
而蜀漢之所以滅亡,有一條很關鍵的原因便是,姜維放棄了魏延建立的漢中防守體系,放任鐘會入了漢中,讓蜀漢失去了防守要沖。
因此《三國演義》把魏延搞成了最分裂的蜀漢名將,讓他人格分裂,與其說是分裂了魏延,不如說是反應出了蜀漢內部的分裂,無非讓魏延背鍋罷了。
至于諸葛亮死后,魏延那三聲:誰敢殺我。其實筆者認為殺掉得不是魏延,而是蜀漢的進取象征——諸葛亮死了,更具進取精神的魏延也死了,蜀漢終于不分裂了,從此偏安茍活,在此刻便被注定。直至鄧艾出現在陰平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