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披袈裟,興殺戮,靖難第一功臣,105年后為何被移出太廟?
2023/07/05

《山河月明》劇中,道衍的出場較早,最讓人意外的是,道衍和朱棣的第一次相遇竟然發生在大相國寺,這和史書中相差甚遠。不過,《山河月明》畢竟是藝術作品,觀眾也不必太苛刻。

在歷史上,道衍本名姚廣孝,他是一位奇人,奇到歷史上甚至找不到第二個如他一樣的僧人。他輔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并被朱棣譽為「靖難第一功臣」。他得到了無限的榮光,封榮國公,并配享太廟。只是,105年后,他卻被另一位明朝皇帝移除太廟,究其一生,功過難述!

本文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帶大家重新思考這位「黑衣宰相」的矛盾,還原一個真實的姚廣孝。

一、妖僧攪風云,藩王禍臨頭

姚廣孝的大名雖然如雷貫耳,但他本不叫這個名字,他姓姚不假,但「廣孝」二字是朱棣登基后賜給他的。根據《明史·卷一百四十五》記載:

姚廣孝,長洲人,本醫家子。年十四,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

姚廣孝是蘇州長洲人,他家里世代行醫。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14歲的姚廣孝出家為僧,法名為「道衍」 。事實證明,姚廣孝并不是一個「守規矩」的僧人,因為他在寺廟里不甘寂寞,偷偷出寺拜了道士席應真(弘道法師)為師,向席應真學習陰陽術。

有一次,姚廣孝到河南登嵩山,遇到另一個著名的道士袁珙,袁珙擅長相面,他說姚廣孝「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

姚廣孝本是佛門弟子,被袁珙如此形容,不但不生氣,反而十分得意。

在歷史上,朱棣和姚廣孝的第一次見面,發生在洪武十五年。當年,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皇后病逝,朱元璋為她舉辦隆重的葬禮,南京周邊有名望的高僧基本上都被請入皇宮誦經,而姚廣孝在此前通過僧錄司的舉薦,正好在南京天界寺,他也被請入了皇宮。

在葬禮上,姚廣孝結識了氣宇非凡的四皇子朱棣,姚廣孝對朱棣說的第一句話,就把朱棣嚇了一跳。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蓋白冠王,其文皇也。燕王遂乞道衍,得之。

意思是,姚廣孝對朱棣說:「王爺要是能把我要到藩地,我送一頂白帽子給你戴。」

「王」字上加一個「白」字,乃是「皇」字。要知道,當時太子朱標的地位不容動搖,姚廣孝此言,有些不合時宜。但朱棣畢竟也有所希冀,在回北平的時候,朱棣最終還是帶上了姚廣孝。從此,姚廣孝便住進了北平的慶壽寺,他經常出入燕王府,和燕王朱棣關系頗為密切。

一個僧人,不好好在寺廟里修行,卻要拜道士為師學陰陽術,還有意接近藩王,出言誘惑。姚廣孝仿佛就是為了攪動風云而生的,事實上,他真的做到了。因為他迎來了絕佳的機會。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戛然病逝,朱元璋一夜白頭。朱標的去世,打亂了朱元璋太多的計劃。為了把皇位留給長房一脈,朱元璋聽信劉三吾之言,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六年后,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時年僅21歲,血氣方剛,然而,諸位皇叔手握兵權,鎮守一方,這讓他很沒有安全感。 于是,在朱元璋去世僅3個月后,朱允炆便聽信齊泰、黃子澄之言,開始削藩。

第一個遭殃的是周王朱橚,他是朱允炆的五叔,也是朱棣的同母弟。朱允炆派李景隆以練兵的名義攻入了周王朱橚的府邸,而后削掉周王,貶為庶人。

接下來,齊王朱榑被貶為庶人,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貶為庶人,幽禁在大同,岷王朱楩被廢為庶人后流放到漳州。

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派兵馬偽裝成商隊,趁夜包圍了湘王朱柏的王府,要將朱柏貶為庶人,朱柏不堪受辱,自己放火燒了王府,然后騎馬跳入火海自焚了。

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五位藩王被削,讓遠在北平的朱棣戰戰兢兢,特別是湘王朱柏之死,更讓朱棣有種走投無路之感。這時,姚廣孝發揮了他的作用。《明史·姚廣孝傳》記載:

道衍遂密勸成祖舉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論民心。」……于是成祖意益決。

姚廣孝認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一搏,他勸朱棣舉兵。在傳統的忠孝觀念中,朱棣認為以一個藩王之力,是不能、也無法和朝廷抗衡的,因為民心不會支持一個造反的藩王。姚廣孝卻說「臣知天道,何論民心」。在姚廣孝的勸說下,朱棣終于下定決心,暗中準備起兵。

筆者認為,朱棣起兵靖難,背后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建文帝急迫且激進地削藩,是刺激朱棣起兵的根本原因。然而,朱棣身邊的姚廣孝,也是天下戰亂的推手之一。

《墨子·非攻》云:

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

我們且不論靖難之役的正確性與否,姚廣孝以僧人之名,行兵刀之事,披袈裟,興戰事。這已經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倉央嘉措有一句詩云「不負如來不負卿」,姚廣孝已經負了「如來」,負了蒼生。

二、道衍定軍策,四叔遂登基

造反需要下決心,而籌劃如何造反,則是技術活,《明史》云

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

意思是說,建文帝削藩時,朱棣身邊的心腹都是不擅謀略的武夫,起兵的策略,全靠姚廣孝來制定。例如:

道衍練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繚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鑄軍器,畜鵝鴨亂其聲。

意思是說,朱棣暗中招兵買馬,需要許多兵器。姚廣孝就出主意,把燕王府的后苑騰出來,用厚墻建成房屋,日夜在里面鍛造兵器。為了掩人耳目,姚廣孝還讓朱棣在后苑中飼養鵝鴨,用它們的叫聲來遮蓋鍛造之聲。

建文元年六月,朱允炆派北平指揮使張信秘密逮捕朱棣,不料張信中途變節,投奔了朱棣。朱棣知道叔侄倆已經撕破臉,于是召集兵將,正式宣布起兵。可天公不作美,正在朱棣信誓旦旦地宣讀動員令時,突然狂風驟起,雷雨大作。

將士們都覺得朱棣可能觸怒了「老天」,關鍵時刻,姚廣孝對大家說:「飛龍在天,從以風雨,這是大吉之兆。」將士們頓時士氣大振,認為朱棣才是「真命天子」。

一語事成,一語事敗。若無姚廣孝,朱棣的「靖難」可能剛喊出口就流產了。

姚廣孝不僅是一位攛掇者,他還是一位稱職的軍師。建文元年十月,李景隆率軍直搗北平,當時朱棣遠在大寧,姚廣孝畫了防御圖紙交給世子朱高熾,要朱高熾嚴格執行,最終證明,姚廣孝策略十分有效,李景隆無功而返。

接下來,在濟南之戰、東昌之戰中,朱棣都十分仰仗姚廣孝的策略。

建文四年,姚廣孝建議朱棣不要和南軍糾纏,而應該直取南京,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繞過山東,率領主將打贏靈壁之戰后,渡江直入南京,最終奠定了靖難之役的勝利。

《明史·姚廣孝傳》中有一句話:

帝轉戰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旋或否,戰守機事皆決于道衍。道衍未嘗臨戰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

意思是說,靖難之役,朱棣轉戰四方,軍中大事的決斷,全部出自道衍。姚廣孝雖然不曾親臨戰陣,但朱棣能得到天下,姚廣孝功勞最大,因此他被朱棣譽為「靖難第一功臣」。

朱棣登基后,姚廣孝被拜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朱棣恢復「道衍」的本姓「姚」,并賜名「廣孝」,給姚廣孝的父親、爺爺都追封了官職。朱棣平時和姚廣孝說話,從不直呼其名,而是稱他為「少師」。縱觀永樂朝,有這個待遇的大臣,僅姚廣孝一人。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姚廣孝處心積慮,助朱棣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靠靖難登上皇位的藩王,事成之后,姚廣孝真的贏得生前身后名了嗎?

很顯然,他沒有。因為他是一個矛盾體。

三、少師徒彷徨,老僧贖己心

《史記·項羽本紀》里有一句話: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姚廣孝功成名就,當然要衣錦還鄉。姚廣孝的老家在蘇州長洲,家中還有一位同胞姐姐。于是,永樂初年,姚廣孝向朱棣告假,要回鄉看看姐姐。

為了不那麼張揚,姚廣孝特地拒絕了朱棣派人相送的建議。然而,讓姚廣孝沒想到的是,這次「衣錦還鄉」讓他備受打擊。《明史·姚廣孝傳》記載:

其至長洲,候同產姊,姊不納。訪其友王賓,賓亦不見,但遙語曰:「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復往見姊,姊詈之。廣孝惘然。

意思是,姚廣孝到了姐姐家門口,姐姐卻不讓他進門。姚廣孝無奈之下,只得去尋兒時的好友王賓,王賓不僅不歡迎他,還遠遠地對他說:「和尚你錯了,和尚你錯了!」姚廣孝只得再回姐姐家,姐姐竟然出言罵他。

他本以為以他「當朝少師」的身份歸鄉,姐姐定當為他高興,朋友定當熱情招待,不料,他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姚廣孝有些迷茫。

也許,此時此刻,姚廣孝也開始困惑:我真的錯了嗎?

回到南京,姚廣孝似乎變了。

朱棣要給他蓄發還俗,他拒絕了。

朱棣要賜他府邸和宮女,他仍拒絕。

朱棣讓他上朝時必須穿朝服,姚廣孝推辭不掉,只好上朝穿朝服,下朝后立即換上僧衣。

他不住豪宅,堅持住在廟里。

永樂三年,蘇、湖等地發生洪災,姚廣孝把朱棣這些年賞賜給他的金銀和貴重物品全部拿出來捐給了災民和鄉親。朱棣幾次北伐,姚廣孝都不愿再隨行,他堅持留在南京。

以上的這一切,都在說明一件事:姚廣孝,他變了。

那個曾經「形如病虎,性必嗜殺」的人間奇人,突然拋棄所有,只想重修如來

那個曾經試圖攪動風云,不「安分守己」的沙彌,如今突然大徹大悟,他想做一回真僧侶

那個讓天下陷入4年戰爭的黑衣宰相,朱棣的「靖難第一功臣」,如今突然憐憫蒼生,他不愿再直視戰爭

只有歷經殺戮,才知道人命的可貴。姚廣孝似乎是為「造反」而生的,但成功后,讓他陷入深深的矛盾。

筆者認為,姚廣孝是一個矛盾體,他也許沒有為前半生所做的事情后悔過,但如果讓他重活一次,他或許不會重復之前的做法。

明朝永樂十六年,姚廣孝病重,朱棣親自前往慶壽寺看望姚廣孝。看到面前這個命不久矣的老和尚,朱棣非常心疼。他問姚廣孝:「少師,你還有什麼心愿嗎?

姚廣孝說了一句話,《明史》云:

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姚廣孝說;溥洽被關得太久了,我求你放了他!

這是姚廣孝生平最后一個愿望,朱棣雖然有難言之隱,但仍然答應了姚廣孝的請求。姚廣孝聞言,掙扎著從病床上下來要給朱棣磕頭,盡管朱棣用力阻攔,但姚廣孝還是把額頭重重得磕在了地磚上。

溥洽是誰?他曾是建文時期朝廷的主錄僧,有傳言說朱棣攻入南京時,建文帝就是靠溥洽的協助才逃出南京的。所以,朱棣入主南京后立即抓住溥洽審問,從建文四年到永樂十六年,溥洽被關押了整整17年,受盡折磨,未吐露一言。

姚廣孝之所以在臨終之前要求釋放溥洽,一方面是「佛門慈悲」,另一方面還是想救贖自己的內心。

而后,溥洽果然被釋放。姚廣孝隨后去世。朱棣非常傷心,輟朝兩日,追封姚廣孝為上柱國、榮國公,謚號「恭靖」。

不僅如此,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熾認為姚廣孝功勛卓著,下旨將姚廣孝配享太廟。如此一來,姚廣孝成了明朝洪武、永樂兩朝配享太廟的16位功臣中,唯一一位不用上陣搏殺的文臣。

四、功臣出太廟,悲苦有輪回

姚廣孝被配享太廟,這讓他成了繼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第二個可以享受明朝香火的「和尚」。然而,105年后,姚廣孝的這份尊榮,卻被明朝另一位皇帝無情地抹掉了。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記載:

嘉靖九年,世宗諭閣臣曰:「姚廣孝佐命嗣興,勞烈具有。顧系釋氏之徒,班諸功臣,侑食太廟,恐不足尊敬祖宗。」

嘉靖九年,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下旨,認為姚廣孝雖然有功,但卻是佛門中人,不適合配享太廟。于是命禮部尚書李時偕將姚廣孝的牌位移除太廟。

就這樣,「姚廣孝」在太廟中待了105年后,終于恢復了「自由身」。那麼,嘉靖帝為何要將「靖難第一功臣」移除太廟呢?

筆者認為,這存在兩個原因:

第一,嘉靖帝崇道抑佛。嘉靖帝特地提到姚廣孝「系釋氏之徒」,意思是他是佛家子弟。而嘉靖帝是出了名的道家皇帝,他對道家的癡迷已經超出中國歷代帝王。而古代佛道相爭一直不斷,如果佛家有人配享太廟,讓道家很沒面子,于是,姚廣孝才被「請」了出去。

第二,姚廣孝是篡位的始作俑者。和徐達、常遇春等生于亂世的開國功臣不同的是,姚廣孝則是在太平盛世攛掇藩王造反的代表。對于造反成功的藩王(如朱棣)來說,姚廣孝是正面的。但對于大一統的帝王來說,他不希望姚廣孝這樣的人物被塑造成典型。

無獨有偶,清朝時期,乾隆下旨不允許姚廣孝的著作編入《四庫全書》,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姚廣孝是「亂臣賊子」,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姚廣孝就是個矛盾體,在朱棣眼中,他是大功臣;在后世的統治者眼中,他「亂臣賊子」;對于天下蒼生來說,他是「禍亂根源」;對于文人故友(如王賓)來說,他是一位「六根不凈」「墜入魔道」的僧人

筆者認為,如何評價姚廣孝,最核心之處在于如何評價明朝的靖難之役。

首先,靖難之役是明朝宗室內部的奪位之爭。站在傳統儒學的角度來說,朱棣明顯是篡位者,所以,姚廣孝就成了站在朱棣前面的「背鍋俠」。但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靖難之役并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戰爭造成了4年的生靈涂炭,這是不容否認的。

其次,靖難之役雖然是明朝的內部戰爭,但他對明朝的發展和穩固卻有著推動作用。因為這場戰爭,明朝的皇位才轉移到燕王一脈,進而,明朝才會遷都北京,才會形成「天子守國門」的穩定格局。

所以說,姚廣孝對明朝的發展是有推動意義的,但對于那些被戰爭荼毒的生靈來說,他的確是罪人。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姚廣孝后半生,苦在一個「放不下」,放不下戰爭的血腥,放不下因他而產生的許多世間悲劇。

以妖僧開頭,以戰爭升華,再以入佛結尾。六道輪回,萬物皆歸本源。

戰爭對百姓的傷害是最大的,姚廣孝晚年有悔過之心,我們且不論他是正是邪,僅他后半生的改變,就足以讓后人敬畏。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
三國時期命運凄慘的6位美女:一位成為玩物,一位被劉備當肉吃了!
2023/08/03
為何李世民敢向父親造反,而朱棣卻不敢?看看李世民的底氣!
2023/08/03
歷史上的3大陽謀:明明知道是個陷阱卻無力反擊,千年來無人能破
2023/08/03
三國有一對奇葩父女,父親亡了曹操的天下,女兒毀了司馬懿的社稷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張郃:是司馬懿的克星,諸葛亮也是他的手下敗將
2023/08/03
正史中的劉備武力到底有多強?5位大將全死在他手上,都有誰?
2023/08/03
匈奴給漢武帝下戰書:天心取米,漢朝小吏每個字添一筆,嚇退匈奴
2023/08/03
歷史上的張昌宗有多帥?憑什麼能同時服侍武則天、太平公主母女
2023/08/03
武則天外甥賀蘭敏之:勾引89歲外祖母,強占太子妃,玷污太平公主
2023/08/03
袁克文:袁世凱最喜愛的兒子,公然反對帝制,迷戀酒色遺產僅20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