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北方兩大喜劇團體被頻繁討論,一個是相聲,一個是小品,一個是德云社,一個是趙家班。
曾幾何時,本山傳媒代表的東北地區幽默,一度占領了全國市場;如今,趙本山已經不問世事,二人轉已經退出了主流舞臺,弟子們懷揣著各種小心思,開始進軍直播界。
趙本山的弟子們挑不起大梁,在直播界的口碑也日漸下滑。而郭德綱正值壯年,德云社在他的領導下繼續搶占全國市場,大弟子岳云鵬更有后來者居上的跡象。兩相對比,差距就出來了。
一方面是日漸衰微的趙家班,另一方面是蓬勃發展的德云社,這是大背景。對比兩家弟子的為人處事,也可以看得出誰才是將來的王者。
520這天,岳云鵬直播,關閉了打賞功能。
德云社的弟子很少直播,不是因為對直播有偏見,而是對直播有足夠的提防。
岳云鵬直播時不讓觀眾刷禮物,直接關閉打賞功能,就足夠說明德云社對于直播有多謹慎。
而這次岳云鵬直播,是得到了師傅同意的。岳云鵬說,大家賺錢都不容易,千萬不要給他刷禮物,師傅一再叮囑,要學會感恩,這樣才能看清楚每一個觀眾發的信息。
直播間有七萬人,想要靠直播打賞掙錢太容易了,一場直播下來的收入不比一場相聲低,但有些錢可以賺,有些錢不能賺。靠說相聲掙錢,這叫靠勞動吃飯,靠直播掙錢,這叫網絡乞討。
岳云鵬直播關閉打賞功能打了誰的臉?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喊話趙家班,讓他們好好學。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調侃,人家就是靠這個賺錢的,怎麼學?學習不賺錢嗎?
網友不待見趙家班可以理解,但都偏離了一個事實。德云社是相聲團體,本山傳媒是藝人團體,兩者有本質的差別。
什麼意思呢?德云社雖然是一個公司,但本質上其實還屬于傳統曲藝團體,而本山傳媒雖然打著二人轉的旗號,其實就是一家藝人公司,其從事的業務跟普通經紀公司無異。
前者,除了賺錢,還給自己加了一層濾鏡,就是傳承相聲藝術;而后者,存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賺錢。
了解完這個事實,觀眾們大概就不會讓趙家班好好學了,因為他們身上沒有負擔,所有的活動就只有一個目的,賺錢。
賺錢并不難看,靠直播打賞賺錢很難看。不只趙家班,有一個算一個,網絡上所有靠直播打賞賺錢的人,都不能算正面例子。
有網友說,岳云鵬是因為有錢,所以不屑于開直播打賞。這個邏輯本質上就錯了,不能因為有錢不開直播打賞,就判定這件事情不對,開不開直播打賞,的確和有沒有錢有關系,但開不開直播打賞這件事值得不值得推廣,跟有沒有錢沒有關系。
趙家班學不來,其他人也學不來,根本原因在于,平臺的機制。
打賞功能,受益者不單單是主播,還有平臺。劉德華可以不開打賞功能,同樣有推薦量;岳云鵬可以不開打賞功能,同樣有推薦量。但這些例子沒有參考價值。
短視訊最廣大的群體,還是平民群體,一個素人想要成名,開直播不開通打賞功能,就沒辦法獲得推薦,因為一旦不涉及到資金流水,他的存在對平臺就沒有任何意義。
也就是說,平臺鼓勵打賞,而民眾渴望成名,看出問題所在了嗎?這是一個巨大的空殼子,沒有生產任何財富,卻能夠掌控巨大的財富,這種模式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