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德云社陶陽拍戲下班的視頻被發布。看到陶陽穿得老里老氣,言談舉止給人一種「老藝術家」的感覺,有朋友來了一句,難怪郭德綱要調侃他,這身打扮,給人一種五六十歲的既視感。對此,也有朋友調侃道,和郭德綱走在一起,估計不認識的還以為他們是「兄弟」關系。而看到大家如此調侃,也看出了每一位對陶陽的關注,畢竟這位「京劇神童」可是備受郭德綱寵愛,備受觀眾喜愛。
對于陶陽進入德云社,也有朋友好奇了,他明明是唱「京劇」的,在這方面也很有天賦,為什麼去德云社發展呢?畢竟德云社專精的是相聲。對此,有朋友曾說過,曲藝是不分家的,而相聲更是需要對每一行都了解,才能夠讓觀眾信服,才能夠逗樂大家。而郭德綱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過,自己也吃了幾年京劇的飯,靠著唱京劇,自己也是養活了自己。
所以,陶陽進入德云社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郭德綱喜愛京劇,喜愛陶陽的天賦。在天津排京劇的時候,郭德綱與陶陽相識,二人很快成為了忘年交,而那個時候,陶陽剛剛才十歲。兩年之后,陶陽在北展劇場拜師郭德綱,雖然進入的是相聲門,但陶陽主要還是唱京劇。因為倒倉,陶陽暫別京劇舞台,與郭德綱的外甥搭檔,成為了一名相聲演員。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就比較熟悉了。在倒倉結束后,陶陽在郭德綱的鼓勵下,重返京劇舞台。而在那天的演出中,郭德綱全程在后台盯著,生怕陶陽出現什麼狀況。當然,陶陽也是非常的給力,絲毫沒有讓任何人失望。接下來,陶陽一邊說相聲,一邊唱京劇的模式就開始了。在麒麟劇社成立之后,有不少朋友直呼,郭德綱這是賠錢在弄京劇,如果把在京劇上的投入放在相聲上,老郭肯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不過,幾年的努力也是沒有白費的。當郭德綱告訴媒體,麒麟劇社能夠養活自己的時候,大家也看到了郭德綱內心的驕傲。畢竟,戲曲社團不少,可真正靠門票收入能養活自己的,那可是少之又少的。說到這,也有朋友表示,麒麟劇社其實就是為了陶陽而成立的,就是為了給陶陽一個舞台,而說相聲就是給陶陽留個后路。而倒倉之后的結果,誰也不知道,畢竟有著「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
說到這,也有朋友表示,為什麼德云社年輕演員打扮得都非常時尚,非常潮,而陶陽怎麼就不樂于打扮呢?對此,有人給出了解釋,就是陶陽經常和老藝術家呆在一起。所以,在請教他們的時候,穿得太潮了,與京劇的古樸有著格格不入的感覺。時間久了,日子長了,陶陽也就習慣這樣打扮了。
對此,也有朋友調侃稱,陶陽的身體里住著一位八十歲的老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