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工地挖出一座龍鳳合葬墓,考古專家本以為是墓主人是夫妻,沒想到里面安眠的竟是兩個大男人。
墓中出土的墓志銘為專家揭開真相,上面還有8個字讓人為之感動。
那麼,這兩個合葬在一起的大男人究竟是誰?
墓志銘上記載了什麼內容?兩個男人又為何會合葬在一起呢?
這座龍鳳合葬墓是在2013年8月份出土的,當時的成都正處在一年中天氣最熱的那段時間。
當地政府正準備在城外的東郊附近修建鐵路,工期本來就安排得十分緊張,再加上天氣又很炎熱,工地上的工人們不一會兒就已經汗流浹背,累得說不出話。
有個操作挖掘機的工人卻在這時精神一振。 剛剛他發現,挖掘機似乎鏟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他坐在駕駛室中都能聽到一聲悶響。
當時他并沒有多想,只是覺得可能是泥土中有礙事的巖石,于是喊上其他工人,準備先用鐵鍬將那塊石頭挖出來。
很快,這位工人就會慶幸自己選擇用鐵鍬人力挖,而不是繼續用挖掘機鏟了,因為他們在泥土下發現了已經被鏟碎的青石磚塊,而且越挖越多,漸漸還出現堆砌的青石磚墻。
工人們看得膽戰心驚,懷疑他們這是挖到了一座古墓,而且似乎已經將其破壞了,頓時不敢再往下挖,趕忙去通知了工地的管事人員。這些管事的也嚇了一跳,畢竟這是政府的工程,他們趕緊將消息上報了。
考古專家們趕來后,先進行了一番勘探,最初的打算是,先將已經遭到施工隊破壞的這座古墓,外部的整體輪廓清理出來,然后再對墓葬里面可能存在的陪葬品和棺材進行發掘。
沒想到的是,隨著發掘清理工作的漸漸展開,古墓外部的輪廓也越挖越多。他們剛把一座古墓的庭室清理出來,接著就發現了更大的庭室,而且庭室似乎還連著其他的庭室。
考古專家吃驚地表示:「這里的古墓可能不止一座。」
也就是說,施工隊挖到的竟然是一處古代的墓葬群,看來政府的鐵路規劃就算再著急,也只能先給這里的古墓葬群讓一讓路了。
考古發掘工作向來是急不得,考古專家們耐下心來,對這里古墓一座一座地進行挖掘。過去一段時間后,他們一共在這里挖出了13座古墓。
這些古墓全部都面朝著西邊的方向,從東到西,分成兩排,排列得整整齊齊。再加上這些古墓都用了不少大型條石進行堆砌,遠遠看去,墓葬群肅穆地排列在這里,顯得尤其壯觀。
先不管墓葬中有沒有什麼值錢的陪葬品,光是將這麼壯觀大氣的墓葬群挖出來,參與了發掘工作的考古工作者們心中就很有成就感。
當然,這些辛辛苦苦挖出來的古墓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當考古工作者們開始著手發掘古墓的內部時,隨之而來的發現讓他們激動起來。
在那些構成古墓的大型條石上,考古隊看到了為數眾多的龍鳳圖案。古人的技術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即便時間至少已經過去了數百年,這些龍鳳圖案的色彩依舊艷麗如初,尤其是那亮紅的顏色,看起來非常漂亮。
按照過去的發掘經驗來說,能夠在墓葬中使用龍鳳圖案的,絕非一般人家,這是屬于皇帝與他的妃嬪,王公貴族或者皇親國戚這一類人的特權。
這就讓專家們不由產生了懷疑——難道這13座古墓中,安葬著一位至少王侯級別的古代貴人嗎?
古墓石磚驚現王侯一級才能使用的彩色龍鳳圖案,這往往也意味著墓中的陪葬品也格外的精美、格外得多,這讓專家們對這13座古墓又多了幾分期待。
很快,專家們先前的猜測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其中一座編號為8號的古墓四周散布著為數眾多的陶俑,而且這些陶俑大部分都是人俑。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振奮起來。要知道,這些陶俑雖然個頭都不大,在古代卻也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夠用在墓葬之中的。
最早的時候,古代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們喜歡使用活人殉葬,妄圖能將生前的榮華富貴帶去地下,繼續過著被人伺候的生活。後來,隨著社會進步,這種殘忍的人殉制度被禁止,轉而用陶俑之類的東西代替。
最有名的莫過于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了,不過秦始皇地位超絕,不是誰都用得起他那樣的兵馬俑,更多還是像8號墓這樣,使用小型的陶俑進行陪葬。
經過清點,考古隊總共出土了200多個陶俑,它們的做工非常精致,尤其是那些人俑,表情神態到衣著動作,所有的小細節都被考慮到了,使得這些人俑看起來栩栩如生,十分精美。
在清理這些陶俑身上的泥土時,考古專家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其中有不少陶俑的衣著打扮,以及各自的姿態顯示,它們是文官武將俑。而這種代表著朝臣的陶俑,更加說明墓主人的身份很不一般。
不過隨后的發現卻讓考古隊失望至極。
因為從1號墓到7號墓,全部都有被盜墓賊光顧過的痕跡,不講道理的盜墓賊不僅將墓中珍貴的陪葬品都帶走了,還對這些古墓進行了肆意的破壞。
有的使用砂輪對石條進行了切割,有的用鉆機在石條和石壁上鉆洞,更過分的還有用膨脹螺絲將墓室封門撬開的。這些古墓的墓室早已空空如也,破壞也加劇了古墓的風化腐朽,令考古專家們嘆息不已。
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在接連7座古墓都已被盜的情況下,墓主人地位最特別的那座8號古墓竟然保存完好。
只不過四川一帶多地震,估計古墓受過地震波及,墓室中早已雜亂不堪,甚至有過大面積的塌方,墓室的正門被擠壓得根本打不開。大概就是這個原因,這座古墓才從盜墓賊手中幸免于難。
考古隊有的是時間,耐心地將8號墓清理出來,終于看清了墓室中的結構。這座8號墓原來還是一座典型的「夫妻合葬墓」,但是當考古專家將墓主人的棺槨打開鑒定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座合葬墓中安眠的,竟然是兩個男人。
能夠在墓葬中使用龍鳳圖案的墓主人,不光是兩人合葬,還都是男人,饒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專家也被這個發現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專家們之所以會認為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是因為8號墓有兩個墓室,意味著一墓雙穴,依舊算是合葬。這種墓葬結構在古代比較常見,一般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都會使用這種墓葬。
果然,沒有被盜墓賊打擾過的8號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大多都屬于生活用品,其中就包括一面鑲在后室墻壁上的銅鏡,以及一對鎏金銀爵。
所謂的「爵」,指的是商周時期一種喝酒的器皿,先秦時期的古裝劇中經常能夠看到人們使用這樣的器皿。只不過到了後來,「爵」漸漸變成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再用于日常生活。
8號墓中能出土這樣的鎏金銀爵,恰好證明墓主人身份的不一般。除此之外,考古隊還找到了很多瓷質的人俑,比外面的陶俑還要精致。
但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考古專家打開了墓主人遺留的骨骼做鑒定后發現,本該合葬的夫妻二人,竟然全都是50多歲的男人!
兩個男人為什麼要像夫妻一樣合葬在一起?難道這是一種古代的特殊「兄弟情」嗎?
就在專家們也百思不得其解之時,他們在墓中找到的一塊墓志銘揭開了真相。
原來這兩個男人都是明朝時期的太監,分別叫做魏玉與阮英,是成化十四年入宮的,兩人因為是老鄉,年齡又相仿,在宮中相互扶持幫助,關系很好。
圖:成都蜀王府
後來魏玉和阮英都被安排到蜀王身邊,而魏玉仕途更平坦,很快就成為了蜀王的心腹太監。發達之后,魏玉依舊念著與阮英之間相互扶持的情誼,經常想辦法提拔阮英。
兩人一起在蜀王身邊做事,都成為蜀王信任的身邊親信,經常獲得厚賞。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他們身為太監,卻能夠使用龍鳳圖案的原因。
後來兩人年紀大了,又沒有子嗣后代,想到死后無人料理后事,魏玉與阮英就立了一個約定。這個約定也刻在了墓志銘上,一共是8個字:「同堂共穴,弟兄永愿。」
意思就是希望兩人死后能夠安葬在一起,永遠都能維系這段兄弟的情誼。為此兩人用所有的積蓄買下了一塊風水極佳的墓地,結果第二年阮英就病逝了。
魏玉便為阮英安排了后事,還在他的墓室中為自己準備了一塊地方,吩咐身邊人等他死后,將他與阮英合葬。
看完這兩個太監的墓志銘,專家們都感慨不已,尤其是為墓志銘上「同堂共穴,兄弟永愿」8個字所表達的情誼而動容。
在人們的印象中,已經被去勢的太監們總是無情無義的奸詐形象,這座太監墓的出土一舉打翻了這個固有印象。此外,這座古墓也是現存規格的古代太監墓葬群,為四川明代考古研究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