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延禧攻略》中非常神秘的妃子,假裝懷孕,和惇妃宮斗,最后被乾隆連降兩級,死因成謎。
她在史書上留下的這些大事件,是其他人碰都不敢碰的,那麼乾隆的順貴人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才敢這麼「作」呢?
乾隆十三年,皇帝的髮妻孝賢純皇后突然離世,這一年,乾隆的天都塌了。
彼時,另一個大家族,鈕祜祿·愛必達家中,卻迎來了喜事,府中又添了一位小格格,沒錯,這個小格格就是將來的順妃。
十八年之后,鈕祜祿家族將這位格格送進了宮中。
想必你也想到了,順妃的家世是非常強硬的。
她是康熙第二任皇后的侄孫女,父親愛必達,是康熙四大輔臣之一遏必隆的親孫子。
而順妃也是當今太后鈕祜祿甄嬛的本家人。
鈕祜祿家族自來出皇后,先后產出過6位皇后。
而順妃入宮的契機,很難說跟未來皇后無關。因為她入宮的那一年,值得我們推敲一番。
乾隆三十年,對于后宮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繼后那拉氏突然斷發,自動與乾隆斷絕關系。盡管謎團重重,但乾隆并沒有時間多考慮,把那拉氏禁足之后,就趕緊操辦中宮之位的事情。
乾隆的意思是想在后宮舊人中,尋找一個合適的人選來主持大局,這個人選大機率就是令妃。
因為那拉氏前腳剛斷發,同年,令貴妃就被提到了令皇貴妃的位置上。
乾隆想提拔她的心思,路人皆知。
但此時太后并不同意,覺得魏佳氏資格不夠,畢竟她的家世和入宮身份,都不太上檔次。
歷史上還沒有把宮女出身的女人,提拔成皇后的。這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于是讓令皇貴妃做皇后是不可能的。
太后的意思是,重新選拔新人,來入主中宮。
這個方式老祖宗康熙就曾用過。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早逝之后,皇后之位就是重新選拔的新人,這個被太后看中的女人,進宮就是妃,次年就被立為了皇后。
巧了,這位康熙的孝昭仁皇后,正是鈕祜祿家族的女人,也是順妃的祖姑母。
兩代之后,如今的太后依然是鈕祜祿氏,看過清宮劇的應該知道這樣一個潛規則,太后選皇后,99%會選擇自己家族的侄女。我們的甄嬛也不例外,她在眾多鈕祜祿氏格格中,挑中了適嫁年紀的順妃。
在如懿斷發后的第二年,順妃就進宮了。她是否能禁得住太后和皇帝的考驗,如愿做上皇后之位?
結局居然讓人大吃一驚。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18歲的鈕祜祿氏奉旨進宮,初封常貴人。
她是太后看中的「新皇后人選」,也就是即將打敗令皇貴妃,登上皇后之位的女人。
可是比常貴人足足大37歲的乾隆,會喜歡她嗎?
史料記載中,常貴人的初步晉升之路,還算順遂。
入宮當年,就跟隨乾隆外出,去了木蘭圍場,要知道,能跟隨乾隆一同出巡的女人,也就是乾隆經常翻牌子的那幾個人。
次年,常貴人又一次陪著去了木蘭圍場。
乾隆在外出差時,還會特意讓人捎回禮品,帶給常貴人,可見其受寵程度。
兩年之后,常貴人晉為順嬪。此時她還沒有懷孕。
順嬪到底能不能順利做上皇后,第一看她人品,第二還要看肚子爭不爭氣。
足足過去了十年,順嬪的肚子都不見動靜,皇上不急,順嬪家族可急壞了。于是便上演了這麼一出假孕事件。
《清宮醫案研究》記錄,乾隆四十一年,順嬪懷孕。
消息一出,乾隆馬上高興到封她為妃。要知道,這一年乾隆都65歲了。
這個年紀,還能有孩子生出,那可真是福氣滿滿了。乾隆和太后都高興壞了。要是孩子出生,沒準貴妃、皇后都是可以有的。
可奇怪的是,醫案中記載了順妃的懷孕時間,卻沒記錄生育時間。任何史料中均無記載,也就是說順妃根本沒有生下孩子。
那麼只有兩種可能性,第一是流產了,第二就是假懷孕。
古代女子難產或流產可能性都是非常大的。但專家們卻能確定,順妃就是假孕爭寵,何以見得呢?
首先此事之后,順妃再也沒有跟隨乾隆外出過,也就是說,她已經失去乾隆的寵愛了。
之后過生日時,也被克扣了原有的銀元寶賞賜。并且在乾隆五十三年,正式被乾隆連降兩級,順妃秒變順貴人。這不是假孕爭寵,是什麼!
我看順妃啊,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而她和惇妃的爭寵,在歷史上也是精彩絕倫。
順妃和惇妃,一個乾隆三十一年入宮,一個乾隆二十八年入宮。
惇妃更有資歷一些。
惇妃可以稱得上是乾隆后期的寵妃,因為此時令皇貴妃頻繁生育,年紀也越來越大。其他活著的幾位大齡女妃,都是資歷老,但不會被寵幸的人,比如愉妃和婉嬪。
惇妃進宮夠晚,年紀夠小,還給乾隆生下了最后一個孩子十公主,因此非常得寵。
誰知道后期,橫空出世了一位順嬪。這可是讓惇妃感受到深深的不滿。
順嬪出身鈕祜祿氏,是太后看中的「未來皇后」,這更是讓惇妃記恨其身份。因此二人之間的斗爭,一觸即發。
惇妃決定利用假孕爭寵。因此惇妃在乾隆四十年,宣布自己懷孕。這下順嬪慌了。
她不甘示弱,緊接著也宣布自己懷孕,立刻得到了乾隆的晉升。
兩個妃子,差不多的時間,都懷孕了。但都沒有生下皇嗣的記錄。
而且史書承認,惇妃沒有懷孕。
這下后宮熱鬧了,沒想到嬪妃之間的斗爭,竟這麼精彩。也是讓乾隆大開眼界。
這件事之后,惇妃和順妃雙雙失寵。兩人都被降級。
順貴人的結局還要更心酸一些,因為她沒有孩子傍身。
原本以未來皇后的身份入宮,最后卻落得這般田地,枉費了太后的一番計劃。
乾隆五十五年,順貴人病逝,究竟是被冷宮的日子折磨而死,還是久病不治而死,現在無從得知。
18歲的她從入宮起, 經歷了太多起伏,從常貴人升到順嬪,再升到順妃。再降為順嬪,再降順貴人,這過山車式的人生軌跡,實屬精彩了。
在假孕時間之后,乾隆再也沒有動過立皇后的心思,令皇貴妃薨逝之后,皇貴妃之位也沒有再立。看透了后宮爭斗,或許乾隆也想避免女人之間的斗爭。
誰能想到,在乾隆后期,占有過重要地位的順妃,竟是死因成謎,多年后,在乾隆妃園寢中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個等級極低,略顯寒酸的棺位,棺位里面躺著的,正是當年風光無限的順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