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四個兒子,最后傳位卻選了資質最平庸的 劉禪,難免讓人有些想不明白。
但是選擇儲君是大事,劉備自然不會隨手一指,便讓劉禪繼位,他這麼做肯定有他的考慮。比如他的大長子 劉封,其實很有本事,卻落了個被賜死的下場。
都說虎毒不食子,劉備舍得這麼對他兒子,太過心狠。表面看他是 為了最看重的關羽,而背后, 還有更深遠的考慮。
關羽失荊州陷入困境,孤立無援,他死后,諸葛亮淡淡地對劉備說了 11個字,劉備便全然不顧父子之情,一道旨令終結了劉封的命。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原是羅侯寇氏的兒子,被劉備收養后,一直忠心耿耿,且表現出了極高的能力,但他和關羽的關系,從一開始就很尷尬。
關羽高傲,瞧不起人的德性,真的是不給任何人留一絲余地,同時也害慘了他。
劉備在收劉封為義子之前,曾問過關羽意見。關羽認為,劉備有親生的兒子,何必再帶個外姓人回來當兒子呢?這樣做以后, 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勢必會發生爭斗。
劉備還是收養了劉封,但在劉封心里,這梁子算是結下了。所以在關羽敗走麥城后,要不要出兵救關羽,劉封猶豫了。
當時有孟達在中間挑撥離間,說東吳的兵力太強,劉封若冒險出兵會有危險。但畢竟關羽是蜀漢的重要大將,大是大非面前劉封還是分得清孰輕孰重。
孟達繼續蠱惑劉封,提起了當年認義父一事,最終劉封沒有出兵支援關羽。
劉封逃回成都后,把這一切都推到孟達身上,但劉備覺得他作為一軍主帥,豈能聽信一個手下進言,便對關羽見死不救?于是劉備怒斥劉封后,下令拖出去斬了。
損失關羽固然可惜,但好歹劉封與劉備有父子之情,再恨也不是說殺就殺的。讓劉備能一點不手軟的原因,是皇權之爭。
「封剛烈,恐事后禪難以駕馭,」這11個字,便是諸葛亮提醒劉備的話。
劉備豁然驚醒,想到自己百年后,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養子,可能會對親兒子造成威脅,便找了劉封不救關羽的借口殺了他,為劉禪日后繼位鋪平道路。
劉封丟掉上庸三郡是可氣,該受罰,但還沒到要殺頭的地步,頂多降職處理。憑劉封的能力,是能獲得劉備重用的。
可惜他不是劉備的親骨肉,皇位繼承對血緣相當看重。
劉封是注定與皇位無緣的,但劉禪的資質遠不如他,待劉禪登基后,難保劉封覬覦皇位,傷害劉家血脈。
權衡之后,劉備只有趕緊除掉他。《三國志》中描述過,劉封死后,劉備難過了好久。
可見劉備打從心眼里,沒想過要劉封死,但為了劉禪,劉封必須死。
而可憐的劉封,丟了上庸三郡,孟達勸他歸降曹操,還直接指出, 他戰敗歸去會失劉備歡心,將來劉禪登基,劉封就是蜀國最尷尬的存在,多半得死。
劉封不愿投降,寧愿受罰也要回到劉備身邊,結果換來的果然是個死字。
劉封確實是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被劉備賜死的,但根據正史記載,劉封不出兵并不是因為與關羽有個人恩怨。
劉封既然是長子,表示在收養他時,劉禪并沒有出生,因此關羽不可能跟劉備說,主公已有兒子,不需要再收劉封。
關于劉封為何近在咫尺,都不出兵的原因,應該是他 基于現實的考慮,認為不能出兵。
219年5月,劉備贏得漢中之戰趕跑了曹操,次月劉封攻下了上庸,關羽伐襄樊在7月。
從戰略形勢上講,當時關羽處于優勢,而上庸還不穩定, 劉封不敢出兵,也認為關羽有能力擺平。就是說,劉封當時賭了一把,賭關羽能贏,只是他賭輸了。
上庸沒有派援兵,關羽只好從荊州抽兵,剛好給了孫權可乘之機。腹背受敵,關羽雙拳難敵四手,最終被擒。
要是劉封出了兵,荊州可能不會丟,但可能 上庸會丟得更快。孟達叛逃后,與徐晃一起襲擊上庸,劉封在兵力充足的情況尚無法應付,若是他分散了兵力去救關羽,恐怕他就沒命回成都去見劉備了。
由此可見,關羽失荊州,被擒殺,劉封有責任,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 蜀國兵力本身不足導致。
不過,劉封剛烈的性格,和過人的本事,與他的身份不匹配, 無論他救不救關羽,丟不丟上庸,面對皇權面,他都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