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5年六月,朱元璋派猛將朱亮祖南下,并且命浙東守將胡深協助朱亮祖共同攻打陳友定。
胡深是浙江龍泉人,早年投奔朱元璋,他鎮守浙東5年,多次幫朱元璋擊退張士誠,朱元璋曾稱贊胡深為「浙東一障,吾方賴之」,可見,朱元璋對胡深頗為看重。
朱亮祖和胡深二人強強聯手,連續占領崇安、建陽兩座重鎮。朱亮祖見陳友定如此不堪一擊,漸生驕奢之心,打算率軍深入敵境,一舉消滅陳友定。胡深覺得不可孤軍深入,力勸未果,只得服從命令,不料,在建寧之戰中,胡深在黑夜里中了陳友定的埋伏,死在了陳友定的刀下。
將軍戰死沙場,本也不稀奇,但稀奇的是,遠在南京的劉伯溫竟然提前算到了。《明史紀事本末·卷六》記載:
先是日中有一黑子,劉基奏曰:「東南當失一大將。」至是,(胡)深果敗沒。(胡)深有文武才,守處州五年,威惠甚著。太祖聞報,痛惜之,遣使賜祭,追封縉云郡伯。
意思是,半天前,劉伯溫(劉基)看到太陽上有一個黑點,他立即對朱元璋說:「東南方向,將會失去一員大將。」果然當天夜里胡深戰死了。
蔡元培曾評價劉伯溫:「帷幄奇謀,功冠有明一代。」在后人心目中,劉伯溫有經天緯地之才,坊間關于劉伯溫的傳聞,更是數不勝數,然而,歷史上的劉伯溫,到底如何呢?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詳細分享劉伯溫,希望拋開野史的影響,讓大家了解一個真實的誠意伯。
根據《明史·劉基傳》記載:
劉基,字伯溫,青田人。曾祖濠,仕宋為翰林掌書。
劉伯溫,本名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后人常稱之為劉伯溫,本文筆者仍稱其名劉基。
劉基的曾祖父名叫劉濠,曾擔任南宋時期的翰林掌書一職。劉基的祖父、父親都曾在元朝為官,也就是說,劉基其實是古代士大夫家族出身。
眾所周知,朱元璋麾下眾多將領大多是出身草莽,劉基和他們是不同的。不同的出身,也就意味著思維方式的不同,這對劉基的影響頗大,下面還會講到這個問題。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基自幼聰明絕人,凡天文、兵法、性理諸書,過目洞識其要。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劉基從小就聰明絕頂,天文、地理、兵法、文學無所不通,毫無疑問是個天才。
當然,像劉基這樣的天才,年輕時也證明過自己。公元1333年(元惠宗元統元年),劉基進京趕考,一舉考中進士。元朝對漢人的進士錄取率很低,劉基考中進士時才23歲,足見其有「大才」。但很不幸,劉基在元朝的仕途生涯非常坎坷,因為他曾三度辭官。
劉基考中進士后,被任命為高安縣丞,他在高安縣丞任上還算清廉,不過,因為對上司不滿,不久便辭職了。後來他又被重新推舉為江浙儒學副提舉,因為彈劾一位御史,遭到報復,他索性再度辭官。
如果說,劉基的前兩次辭官,都是性格原因的話,那麼第三次,這有些「避世」的味道。
元朝末年,韓山童、張士誠、徐壽輝等人紛紛起義,但第一個扯反旗對抗元朝的人,其實是浙東的方國珍。而在方國珍起義的時候,劉伯溫其實是站在元朝這邊的。《明史·劉基傳》記載:
方國珍起海上,掠郡縣,有司不能制。行省復辟基為元帥府都事……遂詔撫國珍,授以官,而責基擅威福,羈管紹興,方氏遂愈橫……基遂棄官還青田。
這段記載非常重要,意思是說,方國珍起義的時候,劉基迅速被元朝起復,擔任元帥府都事。當時,元朝有意招降方國珍,劉基認為方國珍是亂臣賊子,應當剿滅。不過後來上司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堅決實行招安,劉基一氣之下,第三次辭官歸鄉,從此再不問世事。
這是劉基在元朝最后一次辭官。通過劉基的三次辭官,能看出三點:
第一,劉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
第二,劉基先后三次為元朝效力,可見有傳統士大夫的「入仕」心態,他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為,但社會太黑暗,容不下棱角分明的劉基。
第三,劉基討厭方國珍這樣的反元義士,可見,他受儒學影響極深,骨子里并不贊成亂臣賊子的造反。
正是因為劉基骨子里不認可反賊,這也是下文,他為何不愿接受朱元璋招攬的原因。
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叫「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于是,有些民間文學便借諸葛亮的例子,說朱元璋去請劉基出山的時候,也曾「三顧茅廬」。其實,劉基并沒有享受過諸葛亮的待遇,因為朱元璋和劉備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君主。不過,朱元璋請劉基來南京,的確也費了不少周折,第一個向朱元璋推薦劉伯溫的人,是胡大海。
元末的浙東,有「浙東四先生」之稱,分別是劉基、宋濂、葉琛、章溢四人,《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
十二月,遣使征青田劉基、浦江宋濂、龍泉章溢、麗水葉琛。胡大海薦四人賢,故遣使以書幣征之。
注意,朱元璋請「浙東四先生」,并沒有親自去請,而是「遣使以書幣征之」,即:派使者帶著書信和金銀去請這四個人,結果,四人來了三個。
對此,《明史·劉基傳》記載:
及太祖下金華,定括蒼,聞基及宋濂等名,以幣聘,基未應。
在《明史》中,宋濂、葉琛、章溢三人都是一次性請來的,只有劉基是「基未應」,可見,劉基的「架子」很大。不過,當時朱元璋求賢若渴,一次請不來不要緊,他可以再請一次。《明史·劉基傳》云:
總制孫炎再致書固邀之,基始出。
也就是說,朱元璋這次派了一個叫孫炎的人帶著書信再去請劉基,劉基終于出山了。
其實,這一次,也沒這麼容易。《明史·孫炎傳》記載:
太祖命招劉基、章溢、葉琛等,基不出。炎使再往,基遺以寶劍。炎作詩,以為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人臣不敢私,封還之。遺基書數千言,基始就見,送之建康。
翻譯一下:劉基不愿意往,朱元璋再次派孫炎前往,劉基閉門不見孫炎,但他也不想得罪孫炎,便命人送給孫炎一口寶劍,孫炎作了一首詩送給劉基,意思是:「寶劍應當送給天子,我作為臣子的,不敢收你的劍。」于是,孫炎把寶劍還給了劉基,并且給劉基留了一封長信,劉基看過信后,終于肯見孫炎,最終被孫炎送到南京見朱元璋。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朱元璋雖然先后兩次去請劉基,但都不是親自去的。朱元璋的使者孫炎對劉基始終以禮相待,并沒有用強,劉基最終還是投奔朱元璋。至于劉基為何改變主意,或許是因為他看到了朱元璋的誠意,也或許是因為朱元璋已經盯上他,他別無選擇。
朱元璋沒有親自去請劉基,是不是意味著朱元璋不重視劉基呢?其實并不是,劉備當初「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時候,還在荊州依附劉表,他幾乎一無所有。而朱元璋請劉伯溫的時候,已經是占領了江淮,加之當時的浙東處于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三方勢力中間,不到萬不得已,朱元璋是不會以身涉險的。所以,朱元璋和劉備「求賢」時的處境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接下來朱元璋的安排,也可以看出朱元璋非常重視劉基。
《明史·劉基傳》記載:
既至,陳時務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禮賢館以處基等,寵禮甚至。
劉基到南京后,立即給朱元璋呈上自己的見面禮,即「時務十八策」,朱元璋大喜,新蓋了一座禮賢館來安置劉基,對他可謂「禮遇有加」。
其實,朱元璋邀請劉基加盟,是因為劉基名聲在外,但他并沒有想到,劉基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會起到重大作用。
劉基來到南京后,立即就干了一件別人想干,卻不敢干的大事。《明史·劉基傳》記載:
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后,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御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為!」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
元朝末年,朱元璋作為郭子興的女婿,繼承了郭子興的衣缽,而郭子興作為北方紅巾軍的一支,隸屬于北方紅巾軍領袖韓林兒(韓山童之子)。所以,從名義上來說,朱元璋是小明王韓林兒的臣子。因此朱元璋一直采用韓林兒的年號「龍鳳」來紀年。
韓林兒雖然勢弱,也不在朱元璋身旁,但每到年初,朱元璋都會命人為韓林兒設立御座,群臣集體向一把空龍椅行禮。因劉基是年底加盟朱元璋的,因此正好趕上年初的「御座行禮」事件。于是,就發生了奇怪的一幕:眾人都向龍椅行禮,只有一個人不跪,顯得非常突兀,而這個人,就是劉基。劉基不僅不跪,反而譏諷道:「韓林兒這個豎子,不值得奉之為天下之主!」
劉基這麼做,并沒有引起朱元璋的不快,反而深得朱元璋之心,因為朱元璋拋開韓林兒也只是時間問題。朱元璋因此開始重視劉基,但朱元璋真正在軍事上相信劉基,還是在「龍灣之戰」之時。
公元1360年,陳友諒取代徐壽輝,自立為帝,他沿江而下,打算和張士誠東西夾擊朱元璋,陳友諒勢如破竹,一舉攻破了南京上游的重鎮太平。太平失守,朱元璋的義子朱文遜和猛將花云戰死,一時間,南京城人心惶惶。《明史》云:
勢張甚,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基張目不言。太祖召入內,基奮曰:「主降及奔者,可斬也。」太祖曰:「先生計安出?」基曰:「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因為當時朱元璋和陳友諒力量懸殊太大,當時形勢非常緊張,朱元璋召群臣問計,大家只給出了兩種方案,第一,投降陳友諒。第二,放棄南京,逃往鐘山。只有劉基一言不發。朱元璋知道劉基可能有「大招」,便召劉基入內室,劉基對朱元璋說:「那些要投降或逃跑的,都應該被處死!」朱元璋問:「先生有什麼計策?」劉基回答說:「陳友諒孤軍深入,我們只要利用地利優勢,把他引入埋伏圈,輕易就能打敗他!」
朱元璋聽取了劉基的建議,他派陳友諒的舊友康茂才寫信詐降,把陳友諒的艦隊引到河道狹窄的龍灣,結果一聲炮響,常遇春、馮勝等猛將一擁而上,陳友諒立即被包了餃子。陳友諒大驚失色,但河道狹窄,大船無法掉頭,他只得棄大船狼狽而逃,這一仗,朱元璋大獲全勝。
龍灣之戰對朱元璋來說意義重大,是朱、陳兩大勢力對峙的轉折點,從此,朱元璋有實力和陳友諒相抗,徹底在南京站穩了腳跟。
這一仗,劉基雖然沒有上陣殺敵,但他的運籌帷幄之功,尤為重要。可以說,若沒有劉基之謀,朱元璋或許早就被陳友諒吞并了。
《三國志》中,曹操曾說過:「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當時陳友諒有鯨吞四海之志,若他身邊有劉基這樣的奇才,憑他的實力,早就碾壓朱元璋了。自古戰爭,都包含人才之爭。劉基歸南京,是朱元璋之幸。
當然,龍灣之戰只是劉基小試牛刀,接下來,劉基奇謀不斷。陳友諒兵敗后,朱元璋趁機收復了太平,接下來,要不要攻打安慶,朱元璋拿不定主意。安慶是陳友諒花了大力氣從元朝手中搶下來的重鎮,為了防備朱元璋,陳友諒在安慶屯兵近十萬。劉伯溫則認為,安慶必須攻打。
于是,朱元璋率兵攻打安慶,史載「自旦及暮不下」,朱元璋的大軍從早到晚持續攻打,但安慶城堅池深,朱元璋愣是拿不下,這時,劉基才說出自己真正的意圖,《明史·劉基傳》云:
基請逕趨江州,搗友諒巢穴,遂悉軍西上。友諒出不意,帥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劉基的真正意圖,不只是安慶,他建議朱元璋立即繞過安慶,一路向西攻打陳友諒的老巢江州(九江),陳友諒沒想到朱元璋會侵入其腹地,匆忙之下,只得從安慶撤軍支援江州,但朱元璋動作更快,在江州之戰中,陳友諒兵敗,逃往武昌。這樣一來,朱元璋不僅攻下了江州,回頭還順帶拿下了空虛的安慶。
劉基這一招,一舉拿下陳友諒兩座重鎮,并且將勢力直插到江西,仿佛在陳友諒的地盤上釘了一根楔子,讓陳友諒如鯁在喉。
「運籌帷幄之中,制勝于無形」,這句話本是司馬遷評價「謀圣」張良的,其實,拿它來評價劉基,也未嘗不可。
劉基不僅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他還有極其敏銳的政治眼光。
例如,朱元璋攻打龍興(南昌)時,龍興守將胡美有意投降朱元璋,他派兒子來給朱元璋送信,提了一個條件,就是「勿散其部曲」,意思是不能遣散自己的舊部。《明史》云:
太祖有難色。基從后蹋胡床。太祖悟,許之。美降,江西諸郡皆下。
朱元璋當時非常猶豫,因為他擔心胡美不是真投降,若保留胡美的舊部,胡美突然在背后起事,后果不堪設想。當時,劉基正在朱元璋的胡床邊,他用腳踢了胡床一下,朱元璋立即頓悟,同意胡美的條件,胡美果然率軍來投降,朱元璋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龍興。後來,朱元璋改龍興為洪都舊稱。
洪都被朱元璋占領之后,陳友諒在江西的部將信心大挫,紛紛投降,朱元璋一下拿下半個江西。
其實,胡美到底是不是詐降,朱元璋不清楚,劉基也不清楚。但劉基知道的是,若胡美投降,必然引起連鎖反應,所以,當務之急是先答應胡美,等拿下江西之后,再仔細甄別。朱元璋當局者迷,經劉基提醒,豁然開朗。劉基的一「踢」,踢出半個江西啊。
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最巔峰的對決當數鄱陽湖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劉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鄱陽湖之戰意義重大,但它的爆發,其實是非常倉促的。最初,張士誠先出兵攻打安豐,意圖擄走小明王韓林兒,韓林兒派人向朱元璋求救。
劉基本就不看好韓林兒,他勸朱元璋不可救援,劉基說:「漢、吳伺隙,未可動也。」意思是,我們一旦和張士誠打起來,陳友諒必定再出大軍夾擊我們。
然而,小明王當時是朱元璋名義上的主子,朱元璋迫于輿論壓力,不得不救。果然,朱元璋剛出征,陳友諒便帶領60萬大軍攻打洪都,洪都守將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大將鄧愈,二人兵少將寡,趕緊派人向朱元璋求援。《明史·劉基傳》云:
友諒聞之,乘間圍洪都。太祖曰:「不聽君言,幾失計。」遂自將救洪都,與友諒大戰鄱陽湖。
得知陳友諒攻打洪都,朱元璋大驚失色,他對劉基說:「我沒聽你的建議,堅持救援安豐,差點誤了大事。」朱元璋救下韓林兒后,立即帶兵20萬西進,全力阻擊陳友諒。
等朱元璋率領大軍趕到洪都,洪都之戰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好在朱文正和鄧愈也是鐵血男兒,愣是創造了奇跡,擋住了陳友諒。陳友諒見朱元璋的援軍趕到,于是移兵鄱陽湖,雙方展開決戰。
鄱陽湖之戰是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戰爭,雙方共投入兵力超過80萬,第一場戰斗發生在康郎山,陳友諒艦船高大,占盡優勢,朱元璋連續兵敗,損失20多名將領,形勢非常危急。
朱元璋大急,向劉基問計,劉基分析雙方的優勢和劣勢,最終向朱元璋提出一個方略,劉基的方略比較長,大致意思是:把大軍駐扎在湖口,然后出兵把鄱陽湖周邊五個縣城的糧食全部搶光。因為陳友諒的兵馬是朱元璋的三倍之多,他的糧食最先消耗完,待陳友諒糧草緊張之時,他必然急于求戰,到時候朱元璋只要拖個十天八天,陳友諒必定軍心大亂。
朱元璋認為此計甚妙,于是按照劉基提出的方略執行,果然一切如劉基所料,陳友諒糧食不多,帶兵到南昌搶糧,不料朱元璋早就讓侄子朱文正在那里伏擊,《明史紀事本末》云:
友諒食盡,掠糧于南昌,朱文正遣人燔其舟,勢益困。
陳友諒斷糧,力求速戰速決,朱元璋卻嚴守湖口,最終陳友諒軍心潰散,陳友諒在兵敗后出逃,被流矢射中頭顱,死在了湖面上。
鄱陽湖之戰的勝敗因素很多,例如陳友諒驕傲自大、朱元璋妙用火攻等,但歸根結底,劉基的謀略還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鄱陽湖之戰是元末的轉折點,其意義不亞于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從此之后,江南諸雄再無力和朱元璋抗衡,朱元璋統一江南,只是時間問題了。因劉基在這場打仗中奇謀百出,因此朱元璋評價劉基:
「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擾攘之際,控御乎一方。」
其實,劉基不僅在戰略上幫助了朱元璋,在細節上,還救了朱元璋一命,根據《明史·劉基傳》記載:
太祖坐胡床督戰,基侍側,忽躍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倉卒徙別舸,坐未定,飛礮擊舊所御舟立碎。
意思是,朱元璋正在船上督戰,劉基在身后大叫不好,連忙催朱元璋換船,朱元璋剛換到另一艘船上,之前的船就被陳友諒擊沉了。
古人云:功高不過救主,計絕莫若斷糧。鄱陽湖之戰,劉基把這兩樣都做了。
《明史》云:
其后太祖取士誠,北伐中原,遂成帝業,略如基謀。
陳友諒死后,朱元璋開始攻取張士誠、北伐中原,在這一過程中,劉基也發揮了作用。
公元1367年,朱元璋開始為登基做準備,這時,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左相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劉基被任命為太史令。
打天下時,劉基是張良,治天下時,劉基搖身一變,變成了魏征。
這一年,朱元璋命劉基制定法度,劉基給朱元璋上奏,勸朱元璋不要濫殺,為此,朱元璋赦免了好幾次囚犯。《明史》云:
太祖方欲刑人,基請其故,太祖語之以夢。基曰:「此得土得眾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寧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縱之。尋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意思是,朱元璋做夢,想要殺掉一批囚犯,醒來后,劉基告訴他,千萬不能殺,這個夢是獲得土地和百姓的征兆。三天后,湯和的大軍收復海寧,朱元璋大喜,立即將囚犯交給劉基,讓劉基將他們全部釋放,并且拜劉基為御史中丞。
《論語》:「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劉基對百姓以「仁」,對官員則恰恰相反,他要求官員嚴以律己。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登基,任命劉基為御史中丞。劉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不管是王公勛貴,還是底層小吏,劉基都剛正不阿,察之細微。《明史》曰:
基謂宋、元寬縱失天下,今宜肅紀綱。令御史糾劾無所避,宿衛宦侍有過者,皆置之法,人憚其嚴。
可見,大家對劉基都十分忌憚。當時,有一個叫李彬的人,此人是宰相李善長的親信,擔任中書省都事,此人貪污受賄,李善長多次為李彬說情,希望劉基放過此人,劉基不聽,堅持將李彬下獄問罪,并且在祭壇下公開殺掉李彬。這件事,雖然體現出了劉基的剛直,但他「由是與善長忤」,從此得罪了李善長。
不久后,劉基便迎來厄運,李善長為了報復劉基,迅速組織黨羽彈劾劉基,說劉基在祭壇下殺人,是對天地大不敬。《明史·劉基傳》云:
帝歸,愬基僇人壇壝下,不敬。諸怨基者亦交譖之。會以旱求言,……帝納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會基有妻喪,遂請告歸。
因為劉基得罪的人太多,群臣群起而攻之,一時間,劉基成了眾矢之的。不巧的是,當時天下大旱,朱元璋命劉基求雨,結果沒有成功,朱元璋大怒不已。劉基為了避風頭,借著妻子去世,告老還鄉了。
劉基雖然高老,但他仍兼濟天下,臨行前,他勸朱元璋不要在鳳陽修建中都,說那里不適合建都,朱元璋因此非常不快。
都說劉基有張良之才,若他能像張良一樣,從此隱退江湖,或許結局完全不同。但劉基并不想過早地結束自己的仕途生涯,當年底,朱元璋念及劉基之功,重新召劉基赴京。劉基沒有推辭,果斷來到南京。劉基到南京后,他和朝中官員的關系,始終未能和解。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劉基擔任御史中丞,作為言官,本就是得罪人的差事,再加上劉基性格剛直,嫉惡如仇,因此得罪不少人。尤其是胡惟庸當權之后,因他麾下宵小眾多,胡惟庸很快和劉基結下了梁子。
第二,劉基本就是元朝舊臣,明朝初年,文臣武將對元朝舊臣都有打壓之意。
第三,上文也說過,劉基的骨子里有士大夫的思維,他和朱元璋麾下的淮西舊將思維本就不同,所以他始終無法融入「集體」,因此劉基成了孤臣。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長、徐達等6人被封為公爵,湯和等28人被封為侯爵。而劉基卻僅僅被封為「誠意伯」。
眾人常把劉基、李善長、徐達比作「漢初三杰」的張良、蕭何和韓信,如今,李善長和徐達都位列公爵,劉基卻沒能封公,他不僅和公爵無緣,甚至都未被封侯。
關于劉基被封為伯爵的疑團,很多人都分析過,筆者有自己的觀點,筆者認為,朱元璋封爵,其實不僅僅是從功勞的維度,還有其他考量。
第一,朱元璋要看「從龍時間」,也就是說看「資歷」。縱觀六位公爵,不僅都立下大功,而且投奔朱元璋的時間都很早,而劉基是在朱元璋占領南京后才來的。
第二,六位公爵,都是主動跟隨朱元璋的,劉基卻是先后兩次才請來的。在封劉基的詔書,即《封劉基誠意伯誥》中,朱元璋寫道:
朕提師江左,兵至括蒼爾,基挺身來謁,于金陵歸。
注意,朱元璋說劉伯溫是「挺身來謁,于金陵歸」,意思是,劉基是主動來投奔他的。上文已經分析過,劉基其實是被朱元璋請了兩次才來的。朱元璋為何把劉基的「被動」改成「主動」呢?這是因為朱元璋自負,他本質上對劉基當年「端架子」的行為十分不滿。同時,朱元璋變「被動」為「主動」,也顯得自己有面子。
第三,朱元璋還要看功臣們的政治傾向,徐達、李善長、馮勝等人首先都是實打實的大功臣,其次,他們都是反元義士。而劉基不僅僅是在元朝三次為官,還曾幫元朝鎮壓方國珍的叛軍,從這一點說,劉基仍然不能享受較高的爵位。
所以說,盡管劉基為朱元璋立下大功,但從資歷、是否主動加盟、政治傾向三方面來看,劉基在洪武大帝心目中,顯得太不完美。遇上吹毛求疵的朱元璋,是劉基的一大悲劇。
倘若劉基能像張良一樣看透仕途,退隱山林,他定當成為佳話,但是,在劉基心目中,他仍然有對仕途的留戀,這是劉基的第二大悲劇。
筆者沒有貶低劉基的意思,劉基留戀仕途,這本是士大夫的追求,不可厚非。
如果說,前兩大悲劇尚且能保全劉基的話,那麼,劉基面臨的第三大悲劇,則徹底將他打入鬼門關。
《明史·劉基傳》記載:
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挾前憾,使吏訐基,謂談洋地有王氣,基圖為墓,民弗與,則請立巡檢逐民。帝雖不罪基,然頗為所動,遂奪基祿。基懼入謝,乃留京,不敢歸。
洪武八年,劉基打算告老還鄉,此前,劉基曾對朱元璋說,甌越之間有一塊空地叫談洋。這件事被劉基的死敵胡惟庸知道后,胡惟庸便對朱元璋進讒,說談洋之地有王氣,而劉基打算將這個地方作為自己的墓地。朱元璋聽完后,表面上不為所動,但內心卻開始猜忌劉基,隨后他褫奪了劉基的俸祿。劉基害怕,待在京城,不敢脫離朱元璋的視線。
不久后,朱元璋派胡惟庸帶著御醫去給劉基看病開藥,劉基吃完太醫的藥后,頓時覺得腹中不適,痛苦不已,不久后便去世了。
這件事不簡單,首先,朱元璋早知胡惟庸和劉基有隙,為何還故意派胡惟庸上門看望?
其次,胡惟庸不僅上門看望,還故意還帶著太醫開了藥給劉基,他難道不知道避嫌?
最后,劉基吃完太醫的藥后,病情隨即加重,十分痛苦。
一連串的邏輯,能看出劉基之死有蹊蹺。太醫、胡惟庸疑惑是朱元璋,都錢麗娜其中,未盡之言,細思極恐。
對于劉基,筆者是推崇和惋惜的,首先,劉基是一位功臣,他為明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其次,劉基是一位儒生,他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但骨子里還是忠義仁善的。最后,劉基是一個悲劇,他的悲劇,有三個方面:
劉基的第一大悲劇是他遇到了一個吹毛求疵的朱元璋。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位寬仁的帝王,或許結局不同。
劉基第二大悲劇是他深受儒學影響,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如果他能像張良一樣信仰黃老之說,他的結局或許不同。
劉基的第三大悲劇是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恰巧命中了朱元璋的猜忌之心。
劉基的人生璀璨過,也凄涼過。他有大才,但最終沒有張良、孔明的結局。
人心即歷史,歷史即人心,我們站在歷史的長河中逆流而望,方能看出真正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