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德云社郎鶴炎發文,曬兒子比賽進球瞬間。在視訊中,郎子禛接到隊友的傳球之后,在禁區外大腳射門,成功將球踢進。而看到這一幕,粉絲們也是替郎子禛高興,直呼郎子禛屬實優秀,絲毫沒有辜負父親郎鶴炎的期待。當然,郎鶴炎還是比較清醒的,發視訊是鼓勵、肯定兒子郎子禛,而配上的文案,確實在勉勵兒子繼續前行,這是一條充滿崎嶇和坎坷的道路,要不斷學習、隱忍、刻苦、堅持才行。
看到郎子禛進入專門足球學校學習,現在又可以踢比賽,有朋友費解了,郎鶴炎為什麼選擇讓孩子踢足球呢?接受系統的常規教育不是挺好的嗎?聽到這位這麼說,也只能表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樣了。在德云社,郎鶴炎也是為數不多的高學歷演員之一,他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系,二十七歲的時候加入德云社,可以說,也算是「半路出家」。
而在這里,借用郭德綱對郭麒麟休學時的一番講述,也是非常恰當的。上了大學,畢業后還是要找工作,而德云社是一個現成的平台,以后回德云社說相聲,還不如現在就開始登台歷練。雖然不上學,但還是可以學習的,家里的藏書有很多,《二十四史》等書籍讀一遍,對自身的文化修養也是非常有好處的。當然,對于這番講述,很多人也是贊同的,畢竟老郭家是有實力的,無論如何都會給郭麒麟選擇一條適合他的發展道路的。
所以,到郎鶴炎這里亦是如此。進入德云社之后,郎鶴炎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個人魅力,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所以,直接為兒子郎子禛選擇一條他喜歡的,也適合他的道路,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能把愛好當作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里面去,這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再說了,進入足球學校學習,學費之類的也是非常昂貴的,也是一般家庭沒有能力支撐的。
當然,每一位想成功都要歷經坎坷,但只要你能堅持,能努力,也會有好的結果的。就像郭德綱成立德云社一樣,當時相聲市場也就那樣子,郭德綱也沒有想到,自己以后會如何,只不過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實施,以此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為了發展,德云社演員也曾在門口打快板吸引客人,也曾在舞台上給一位觀眾演出,也就是堅持,加上不斷改變,讓德云社有了如今的輝煌。
所以,看到郎鶴炎送郎子禛踢球,也可以說是老少兩代人夢想的開始。畢竟郎鶴炎對足球是非常喜愛的,而且還深深地影響到了下一代。而郎子禛這兩年也是突飛猛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不僅變得高大、帥氣,對訓練還非常的認真、刻苦。
在此,也希望郎子禛繼續努力,踢出更好的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