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孔子的后代,也因為儒家學說中「仁義禮智信」的優秀理念,開枝散葉,延續傳承了兩千多年,而中國歷史上能夠延續兩千多年的家族,除了孔家以外,還有一個低調的姓氏——張氏。
張氏家族,又被稱為「天師世家」,孔氏家族能夠傳承千年,與儒家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密切相關,而張氏家族傳承千年所倚仗的核心,恰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除儒家之外影響力排行第二的學說——道家。
張氏家族的第一任祖先,名叫張道陵。
事實上,張道陵在出生時,只單名一個陵字,傳聞他的母親某夜突然夢見一個老神仙給了她一株神仙草,讓她好生保管,夢醒后,神仙草自然是不存在的,但寢居室內卻莫名異香環繞。
張母本以為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翌日便請了大夫,號完脈后,卻突然聽得大夫連連恭喜,恭喜張母懷有了身孕,張母十月懷胎生下張道陵后,張父便結合妻子的夢境,給兒子取名為「陵」,帶有「羽化成仙」之意。
張道陵少年時,并沒有像父母親所期望的那樣,清心寡欲、求佛求仙,反而,他一心渴望入世,希望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為了鉆研學問,張道陵能夠夜行十幾公里,只為找到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前輩解答某個問題,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也成功考取了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國立最高學府的尊稱,雖然在各個朝代名稱有所變化,但其地位卻是無需多言,「置名師,以養天下之士」,能夠進入太學的人,皆為人中龍鳳,也將為他所在的皇朝貢獻出極大的力量。
張道陵在進入太學后,自然也抱著這樣的理想抱負。在太學「深造」了幾年后,張道陵終于迎來了「畢業—分配工作」的環節。他一心憧憬著,自己能夠身居高位、大展拳腳,可沒想到就任文書下來之后,張道陵卻被分配到了巴郡江州,也就是如今的四川重慶。
古詩有云:「巴山楚水凄涼地。」當時的四川以及湖南一帶,都可以稱為是蠻荒之地,但凡朝廷看重的人才,基本都不會被派往這樣的地方,而那些被貶的官員,首選的去處便是這些地方。
張道陵拿到就任文書后,心中滿是不甘,但少年沖勁足,他還是懷著百分百的志向走馬上任,來到江州后,因為蜀地多山,土地貧瘠又交通不便,當地的官府也腐敗深重、無所作為,張道陵想要改變這一方水土的抱負,根本施展不開。
禍兮福之所倚,張道陵在官場上受挫,卻在蜀地收獲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福運。
巴蜀多山多林且濕氣重,蚊蟲害人、疫病多發,張道陵為了緩解百姓之苦,毅然開始研究符、丹之效,這便是後來他名字中「道」字的由來。
自始皇帝嬴政尋求長生不老之道起,丹藥的研究便逐漸興起,雖然長生不老違背自然規律,但調理身體平衡的中醫之道,卻是對身體有益的,張道陵為了解決當地的疫疾,首先便是從丹藥的研究入手。
他先后前往陽平山、鶴鳴山、涌泉山等當時當地的名山,而且是在山中深居簡出,專心研究丹藥,而結合他在太學中積累的豐富學識,從天文地理到河圖洛書,他筆戳耕耘,短短數年著成了《道書》二十一篇。自此,張道陵正式辭去了官職,專心求道。
《道書》之「道」 ,取自春秋時期老子之學問《道德經》。
老子是我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道教的始祖,而張道陵所創立的「道」,便是道教之下的分支之一——天師道,也被稱為五斗米道。
他在江州修道期間,一共著道書二十四篇,自封「太清玄元」,這個封號的由來,也是「太上老君」托夢張道陵,賜給他這樣一個封號,許多人都以為「太上老君」是神話故事中虛構的名號,實際上,「太上老君」便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尊稱。
張道陵以老子的學問為基礎,創立了「天師道」一派,而他本人,便是天師道的第一任創始人,他的后代也被稱為「張氏天師」。
創立了「天師道」后,張道陵便在蜀地四處布道,提高「天師道」的影響力。
道家的影響力加上張道陵本人對丹藥、符纂的研究,很快就有求道之人想要加入「天師道」麾下,然而要想成立一個教派,自然不能什麼人都收為弟子,因此,加入「天師道」最基本的條件,便是要上交五斗米,這也是「天師道」被稱為「五斗米道」的原因。
除了以丹藥、符水為百姓治病之外,張道陵還研究出了取鹽之道,沿海地區能夠從咸的海水中提取鹽分,而內陸有些土地本身便是鹽堿地,在這樣的土地中挖鑿深井,取其中的咸井水熬煮,同樣也能得到鹽巴,后人為了銘記張道陵這一發明,便將這樣的井稱為「陵井」。
東漢順帝之后,張道陵深居洛陽北邙山,專心研究長生之道,他出生自公元34年,死于公元156年,雖然沒能實現長生不老,但終年122歲,在古代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奇跡,張道陵去世后,他的兒子張衡繼承了「天師道」,被稱為第二代天師。
據《三國志》記載:「衡少博學,隱居不仕。」受父親張道陵影響,張衡自幼便將道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而且因為跟著父親在深山隱居,不與世接,張衡的經篆言理之道也同樣十分出色。
父親張道陵隱居北邙山之后,「天師道」在民間布道的主要人物便是張衡,時任皇帝聽聞張衡有大才后,派專人尋得張衡,想要征招他為黃門侍郎,盡管待遇十分優渥,但張衡還是毅然拒絕。
正式繼承第二任天師之位后,張衡便與妻子盧氏在陽平山,如今的四川彭縣布道,張衡主張以天地為心、以生靈為念,要求弟子們誠信、敬忠、孝義,要匡扶正義、除惡降魔,享年88歲高齡。
張衡死后,他的長子張魯繼承了第三任天師,張魯與張道陵、張衡的處世理念極為不同,前兩任天師都是一心向道,尋求長生之術,而張魯卻積極出世,官至鎮南將軍。
這樣的變化,與張衡所在的時代有很大關系。
他出生于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即使他一心想要布道,但百姓卻流離失所,何人還有心情來求道呢?因此,張魯借著「天師道」的號召能力,先后派人刺殺了漢中太守和司馬,自己占據了漢中近三十年。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與劉備相爭,親自率十萬人馬出征漢中,張魯不敵曹操,投降后便隨曹操一同北遷,被封為閬中侯,食邑萬戶,在北遷至長安后,張魯利用曹魏政權,明暗結合地向社會傳播五斗米道。到東晉時,五斗米道已經傳播至北方和中原地區。
東漢覆滅后的數百年,朝代更替頻繁,直到唐朝,才重新建立了穩定的大一統局面,天寶七年,唐玄宗追封張道陵為「太師」,「天師道」一脈正式擁有了官方的傳承封號,這也是「張氏天師」能夠延續千年的關鍵。
隨著佛教的傳入和儒家的壯大,道教的影響力逐漸下降,除了「天師道」之外的其他道教派系,要麼是徹底斷絕了傳承,要麼是與創始人的家族毫無關系,然而,「張氏天師」一脈卻依舊延綿不斷。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自前幾任天師起,「天師道」的繼承人之位,便只傳給擁有張氏血脈的子嗣,如果天師沒有子嗣,也必須傳給張氏家族的其他叔伯兄弟,因此,「天師道」一脈自張道陵創立起,便一直由張家牢牢掌握在手中。
到民國時期,第63任天師張恩博已經無法靠「布道」來維持生計,他憑借幼年熟讀四書五經,加入了國民黨軍隊,還一度官至副軍長,但國民黨兵敗后,張恩博也因這一原因,無法繼續在大陸生活,隨后便與蔣軍一同逃往了台灣。
隨著張恩博遷往台灣,張氏家族自此也一直在台灣發展。
據記載,張恩博在臨行時特意隨身攜帶的重要物品,便是代表「天師道」身份的一柄法劍以及一枚玉印,在台灣安置好后,他便繼續辦起了道教會,在當地傳播「天師道」。
可天道無常,張恩博死后,將天師之位傳給了自己唯一的兒子,然而,第64任天師突發意外,在既無后代也沒有指認傳人的情況下撒手人寰,張恩博的侄子隨后強勢搶奪天師之位,卻未能讓教內眾人心愿臣服。
自此,「天師道」四分五裂、各自為政,張氏天師也走向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