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在《水滸傳》中找出一批最能打的人,呼延灼、秦明、盧俊義、魯智深、林沖、關勝以及武松等人都能在此列。
不過在梁山上還有一個人曾生擒武松,力壓林沖,但卻并不知名,甚至在投奔梁山后無一席之地,沒有位列梁山108將。
這個人就是喬道清。
喬道清這個角色的形象變化很大,在不同版本的《水滸傳》中有不同的形象。
而喬道清的形象變化主要來源于簡本和120回本,在簡本中,喬道清是一個能和公孫勝斗法不相上下的法師,但其人物形象更加單薄。
在120回本中,喬道清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定位也從一個單純的法師變成了一個修外道之法,人物略帶著些邪氣的法師。
該角色出自梁山眾人征田虎、王慶的部分劇情,在簡本中,喬道清是田虎的軍師。
當時梁山眾人以雷橫為先鋒,攻打田虎手下的蘇林嶺地區,喬道清看雷橫率兵來勢洶洶,便掐訣念咒,將雷橫以及其嘍啰困在了「白虎嶺迷魂洞」中。
公孫勝見勢不妙便跑來和喬道清斗法,二人在云層中召喚「天神」,相斗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只能作罷。
在雙方收兵時,梁山一方的鼓上蚤時遷不聽命令,用炮轟開了喬道清一方的寨門,隨后伙同黑旋風李逵、飛天大圣李袞帶著五百嘍啰攻了上去。
隨后喬道清掐訣念咒,一時間戰場上飛沙走石,李逵幾人和五百嘍啰盡數被狂風吹倒,隨后被擒。
豹子頭林沖要帶兵來救,喬道清又是一番掐訣念咒,將林沖逼退,算是壓了林沖一頭。
在簡本的《水滸傳》中,喬道清是公孫勝的師叔,是羅真人的師弟。公孫勝眼見無法降服喬道清,便去請羅真人下山。羅真人不肯下山,隨即教公孫勝「一宗天心正法」,然后修書一封勸告喬道清。
后公孫勝和喬道清再次斗法,等喬道清喚出天神,公孫勝使出「一宗天心正法」,喬道清的天神顯出原形,原是一個紙人,然后被公孫勝燒成了灰燼。
之后喬道清受梁山眾人的勸說,投降了梁山,后來還跟著梁山眾人征討王慶。
在這段劇情后,不管是簡本還是120回本,有關喬道清的劇情都大差不差了。都是喬道清和公孫勝合作成功征討了王慶,并在梁山征方臘前和公孫勝離開梁山,從此歸隱山林。
不過在120回本中,和喬道清有關的劇情加了很多細節,也對喬道清過去的經歷有了更多描述。
據悉,喬道清原名喬冽,他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夢見有豹子走進了臥室,然后又變成了鹿,于是被驚醒,隨即產下了喬冽。
喬冽年少時在崆峒山遇到了異人,學了一些法術。異人告訴喬冽,要想學更厲害的法術就得去拜羅真人為師。但羅真人直接拒絕了喬冽,讓其「遇德魔降」再去找他。
這個遇德魔降中的「德」,是指昭德這塊地方,魔降指喬冽投降。這句話的含義是羅真人嫌棄喬冽有魔性,讓其在昭德被降服后再去找他。
在這之后喬冽游離世間,在一次幫公家求雨時被官吏貪污了報酬,隨后亂拳打死官吏,從此改名喬道清到處逃竄,不久后到田虎手下落草為寇。
在120回本中,梁山眾人征田虎的劇情和簡本差距非常大,像喬道清和羅真人的關系就是眾多差異中的一項。
而喬道清在120回本的表現中也更精彩一點,不僅逼退了林沖,擒住了李逵、雷橫等人,還生擒了武松這等梁山上的一流高手。
此外在120回本中,喬道清和公孫勝的斗法細節更多,不僅充分展示了喬道清和公孫勝這兩個梁山中「修仙之人」的厲害,還印證了道家中眾多術法的相生相克。
隨后喬道清被公孫勝勸服,投降了梁山眾人。再之后喬道清因同鄉孫安的死悲愴不已,隨即大徹大悟,離開梁山去找羅真人學道,從此歸隱山林。
總的來說,喬道清是《水滸傳》中一個出場時間很短的人物,也未在梁山108將中。
這個角色起到的工具作用要多一些,畢竟在《水滸傳》中,田虎的勢力也是和宋江、方臘同等級的「四大寇」,梁山上有公孫勝這樣的人物,田虎手下沒有厲害的法師就說不過去了。
也正是因為喬道清身上的工具屬性,所以他在施耐庵寫就的簡本《水滸傳》中劇情較少,戰斗力也更強。后來人喜歡這個角色,才補全了他身上的一系列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