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大清王朝在內憂外患中處于風雨飄搖的境地。清廷腐朽,列強侵入,官員腐敗,民不聊生;一幕悲劇,一曲哀歌,可謂是晚清的真實寫照。
下面我們通過一組經過后期上色的清末真實照片來重溫一下經過色彩渲染的百年前的歷史瞬間。
1900年天津,被八國聯軍抓獲的義和團成員套著枷鎖站在衙門門口兩側,由多名配槍的日本士兵看管。
四個手拿各種中國傳統樂器的戲曲藝人,其中還有一個手拿著橫笛的小男孩。戲班子會從窮苦人家發掘一些有天賦的小孩,從小培養,這個小男孩也是如此。
這些八旗子弟身后的墻上掛著「射以觀德」的牌匾,這四個字的意思大概就是從射箭能看出一個人的品德。此時西方已經是熱兵器時代,而清朝仍然是冷兵器和熱兵器共存。
照片中是一位患有侏儒癥的男子,洋人來到中國后便忽悠他去國外,說國外的生活如何如何好,侏儒信以為真,結果到了國外后他被洋人控制起來,長期在歐洲展覽,穿著清朝的官服供西方人取樂。
1902年8月9日,愛德華七世加冕為英國國王。山東當地的清朝官員得到消息后,特意趕到駐威海衛英軍的軍部祝賀,并奉上了「萬國咸喜」
的錦旗。圖中可見一名清朝官員面向擺著愛德華七世畫像的屋內三跪九叩。
北京協和醫學堂是北京協和醫院的前身,于1906年由倫敦會在北京創辦 ,兩年后正式開課。
一群農民聚在一起吃飯,面前放著一個盛著主食的大木桶,木桶右邊放著一個盛著湯的陶罐。當時的勞苦大眾中午能吃上一碗飯再加上兩根咸菜就已經是不錯的午飯了。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緒在中南海瀛台暴崩,享年38歲。光緒出殯那天儀仗隊共動用了1600人,128人抬著皇帝的棺槨。雖然光緒的葬禮規模不及慈禧,不過也是非常的隆重。
中日甲午海戰后,清廷痛定思痛決定重建海軍,圖中是重建后的北洋水師的官兵在一個軍艦上。他們身著的軍服跟現代軍人的軍服差別已經不是很大了。
一個家道中落的八旗子弟正在將家中的古董拿出來變賣。清末的八旗子弟因為吸食鴉片和吃喝玩樂已經把祖宗留下來的資金消耗殆盡,不得不把家中的古董變賣換錢,好繼續滿足自己的揮霍。
天津大沽,一個男子偷東西時被抓到,人們將他的雙手反綁在房外的柱子上示眾。
陜西某地,一個賣字畫的攤位。攤販將字畫掛在路邊的木欄上,字畫的內容各不相同,有門神、梅蘭竹菊、百壽圖和山水畫。
這是一個流動的鐵匠師傅,沒有固定攤位,背著裝備四處奔波。他一般是給老百姓鍛打小型的家用工具和農用鐵器。
兩男子正在費力的將兩筐蘿卜抬到毛驢身上,一群孩童好奇的看著大人們在忙碌著。
1881年,上海公共租界開始出現電話業務,當時人們根據電話的英文單詞telephone,音譯為德律風。照片中一個外國婦女在監督著四個留著辮子的中國接線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