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900多字的「說明書」后,只回了3個字

hhh 2022/10/07 檢舉 我要評論

明清時期,是我國和西方文化交流開始較為頻繁的時期。

隨著遠洋貿易的發展,很多歐洲人來到中國進行貿易或生活,由此也有很多西方的稀奇事物,進入到中國,就比如說 巧克力

康熙皇帝,是中國有記載的 第一個吃巧克力的皇帝,不過康熙在吃過巧克力后很不喜歡,于是 巧克力失去了一次在清朝流行的機會。

赫世亨獻巧克力

康熙吃巧克力這件事,發生在 公元1706年

此前康熙曾換上過 瘧疾,這病在當時的中國屬于不治之癥,只能靠患者自身的體質硬扛過去。

但是有兩個法國的 傳教士在聽聞康熙患上瘧疾后,便主動獻上了 金雞霜納(控制瘧疾的藥物),康熙的瘧疾很快被治好。

由此,康熙對法國傳教士非常信任,不僅讓部分傳教士在清朝宮廷中做官,還曾下旨讓這些傳教士將帶來的新奇玩意都送來給他瞧瞧。

康熙吃巧克力的契機,其實是來源于宮廷中的部分傳教士 喝熱可可飲料和吃巧克力的習慣

康熙對流行于傳教士中的這種零食,感到非常好奇,他在聽說西方宮廷中也流行此類的零食后,馬上有了興趣,給當時在宮廷中當 內務府員外郎的意大利傳教士赫世亨,下了一道旨意,讓他送點巧克力來嘗嘗。

赫世亨在得到旨意后也是誠惶誠恐,他知道中國的皇帝對于入口的東西要求很嚴格,加之康熙是一個養生達人,平時喜歡養生之道,所以赫世亨在得到命令后,專門跑去了太醫院,詢問關于巧克力關于藥理上的一些問題。

也不知道清朝的太醫是怎麼實驗的,很快得出巧克力這樣東西是 熱性食物,有治療胃虛、消化不良等效果,但本身患有熱病的人要是吃巧克力,就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結論。

赫世亨選了些上好的巧克力粉,還洋洋灑灑寫了 900字的說明書。說明書上不僅把太醫們的結論給寫上去了,還詳細寫了巧克力的配料,并將巧克力和說明書一齊送到了康熙的面前。

康熙對巧克力失去了興趣

結果,康熙在看完這份長達900字的說明書后大為頭疼,因為赫世亨寫的巧克力的配料太多了,里面有些是在中國能找到的原料,但有很多是生產于美洲和東南亞的香料,康熙根本不認識。

再加上,赫世亨也寫了一點吃巧克力的限制,說在某些情況下吃巧克力對身體不好等等的,導致康熙對巧克力的興趣瞬間全無。

所以康熙在給赫世亨的回信中,只寫了三個字 「知道了」,且之后 再也沒有吃過巧克力

康熙之所以之后對巧克力興趣缺缺,主要是因為他在很大程度上 將巧克力當成了藥物。赫世亨送給康熙的巧克力是 沖服的巧克力粉,康熙在吃完后將其和茶對比了一番,認為巧克力遠不如茶。

加之赫世亨說在有些情況下吃巧克力,反而對身體有害,也就讓康熙對巧克力沒有了興趣。

康熙愛喝葡萄酒

不過康熙雖然不愛吃巧克力,但卻對西方的另一種東西情有獨鐘,那就是 葡萄酒

康熙接觸葡萄酒,還是因為 皇子胤祄夭折。胤祄是康熙的第18個兒子,康熙在生這個孩子的時候,人已經步入老年,所以康熙對于這個 「老來得子」的孩子,異常喜愛。

結果胤祄在 7歲的時候夭折了,這讓康熙心痛不已,身體一下子垮了下來。這時候便有法國的傳教士,獻上了葡萄酒,稱其可以緩解康熙的憂愁。

西方人對酒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情有獨鐘,中世紀時歐洲人因為水源衛生的問題,能喝啤酒就不會喝水。

因為啤酒經過釀造沒了活著的有害細菌,不會造成腹瀉等情況,后來到了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船員們在面對茫茫無際的大海時,酒也成為了他們閑暇時光最好的消遣。

在大航海的初期,一艘船上要是沒酒,嘩變的風險就會大大提升。因此那時候的歐洲遠洋船只,寧愿船上沒淡水,也得裝酒上去。

據說,康熙在喝完葡萄酒后,感覺全身的疲勞都消散了,人也渾身舒暢了起來,而康熙一口便愛上了葡萄酒。

更有意思的是,康熙從小對酒就不感冒,認為這東西亂人心智,且致人疾病,就不是個好東西。

結果晚年時的康熙,在淺嘗了一次葡萄酒后,又說西洋葡萄酒是大補之物,喝了這東西就像嬰兒喝了人乳一樣,能增長力氣。

于是,喝葡萄酒成為了康熙晚年時的一大愛好,且一直持續到他去世。

而康熙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 長壽皇帝在位61年,共活了68歲。也不知道康熙愛喝葡萄酒,到底是讓壽命變長了,還是變短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