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多薄情,但也有癡情皇帝,一生只娶一人,這人便是明孝宗朱佑樘,他也是封建社會中少見的一夫一妻的帝王。
在清朝也有著這樣的一位帝王——光緒帝,雖然不似朱佑樘后宮只一人,但他也有他極為珍愛的人珍妃。
兩人的愛情故事,也是清朝的一段佳話,但珍妃最終卻慘遭橫禍,被慈禧命人將其投入井中而亡。
當初將珍妃扔進井里的太監,在他晚年回憶起這段回憶時,不由感慨稱贊道:「她真的很了不起!」
珍妃究竟是怎樣的女子,讓親手殺死她的人都不禁為之感嘆?
珍妃自幼跟隨著時任廣州將軍的伯父長善長大,長善雖為武將,但卻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讓珍妃與其姐姐,一同受教讀書。
廣州,作為清朝的對外貿易港口,是最先能夠接觸到西方先進思想,以及產物的城市,所以珍妃在此耳濡目染之下,學習到了許多西洋開放的思想。
這也使得長大后的珍妃形成了活潑開朗,好學,樂意接受新鮮事物,開明的性格。
后來珍妃跟隨著姐姐一起返回北京生活后,恰逢慈禧為光緒帝選妃。珍妃和姐姐一起被選入宮中,她在13歲時被封為珍嬪。
根據流傳的照片可以看出,珍妃皮膚白皙,五官精致秀麗,是清朝難得的美人。
相較之下,性格呆板,樣貌普通的隆裕皇后,就遜色多了。雖然珍妃姐姐面容也姣好,但她的性格卻與珍妃恰恰相反,她更加安靜內向一些。
而珍妃性格開朗、外向,在初入宮時,就彰顯出她較高的情商。珍妃嘴甜,討得慈禧經常開懷大笑,讓慈禧很是喜歡她,慈禧趁著六十大壽,晉封她為妃。
珍妃不同于被封建王朝所束縛了思想的女子,她天真爛漫,了解光緒帝受慈禧掌控下,內心的痛苦。
她也時常體貼關懷光緒帝,讓他感受到了深宮中久違的溫暖。而且珍妃長相甜美,思想單純,因此光緒帝對她很是寵愛。
但正因這份獨有的寵愛,讓珍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但長期的后宮生活,也讓珍妃逐漸厭煩了這種深受束縛,缺少自由的生活。
好在光緒帝也深知作這「金絲雀」的痛苦,便想方設法讓珍妃能夠開心。當時西方而來的傳教士,帶來了照相機,這讓珍妃很是感興趣。
但慈禧卻深信鬼神之說,盲目認為照相機是攝魂的法術,于是慈禧連帶著對喜愛攝影的珍妃一起厭惡。
但受到光緒帝獨寵的珍妃,絲毫沒有在乎慈禧對待她態度的轉變,反而愈發肆意妄為,隨心所欲起來。
后來珍妃在御花園中游玩時,見到慈禧身上所穿的珍珠罩衫,很是喜歡,她便想要件一樣的珍珠罩衫。
可人人都知道珍珠,是慈禧太后最喜歡的珠寶,它幾乎成了慈禧的代名詞,旁人就算喜歡,也不敢輕易佩戴。
珍妃自然不會想到這方面,她一向不注重宮中的繁文禮節,而光緒帝對她也是有求必應,讓人給她做了珍珠罩衫。
慈禧這邊也聽聞了此事,十分氣憤,先是訓斥了光緒帝縱容珍妃,又以浮華奢侈仗罰了珍妃,并且將其降為貴人。
但珍妃憑借著光緒帝的寵愛,并未將此事放在眼里。由于她平時對下人仁慈寬厚,出手大方,而她的俸祿根本無法滿足她的開銷。
于是珍妃開始鋌而走險,賣官鬻爵。雖然晚清時期,賣官鬻爵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慈禧自己也這麼做,但這也讓慈禧抓住了珍妃的把柄。
但最終導致珍妃被慈禧徹底厭棄的原因,其實是珍妃支持光緒帝的維新變法,但慈禧卻對此持相反的意見。
所以對于站在對立面的珍妃,慈禧愈發覺得珍妃此人留不得,便將珍妃打入冷宮。
據一位叫崔玉貴的太監,晚年回憶,當時慈禧下令不讓人跟珍妃交流,漫長的日子里,只有她一人孤獨度過,可想有多寂寞。
并且還在節日、忌日這些時候,讓老太監指著她的鼻子訓斥她,珍妃跪著聽完訓斥后,還得磕頭謝恩。
逃難時,由于不想帶上珍妃這個累贅,慈禧便找了個由頭,跟珍妃說,洋人即將攻入城,若你被侮辱,不僅會丟了皇家臉面,還對不起列祖列宗。
但珍妃不愿被拋下,反而質問慈禧,可以讓皇帝留在宮中坐鎮,太后一人逃亡即可。
這讓慈禧震怒,她下令讓崔玉貴和另一個太監,將珍妃推進了順貞門旁的井里。
在珍妃死后,慈禧為了能夠給光緒帝一個交代,便把責任推在了崔玉貴的身上,將其攆出宮。
珍妃是封建王朝歷史上,難得接受過西方文化教育的后妃,因此與慈禧的封建思想格格不入,并且她的受寵搶奪了光緒帝對慈禧侄女隆裕皇后的關注。
再加上慈禧愈發厭惡珍妃,使得珍妃最終被推入井中,落得慘死的下場。
但她即使是在死前,也不屈服于慈禧,這讓推她入井中的崔玉貴,也不由得發出感嘆,稱贊珍妃是個了不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