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漢人被滿清300萬八旗,統治了276年,為什麼不反抗?四個理由
2023/04/22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自秦始皇稱帝建立封建王朝以來,歷代有無數君主入主這片大地。這些皇帝有的文韜武略,如秦皇漢武,也有的暴虐兇殘,如隋煬帝楊廣。他們執政都各具特點,只是無一例外都是漢族人。

那麼中國歷史上有少數民族當政的王朝嗎?相信這個問題很多小伙伴都能很快答出來,答案是有,還不止一個。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滿族建立的清朝。蒙、滿兩族都是少數民族,都在中國歷史上建立起了大一統的王朝。

不過兩朝還是有所區別的。元朝于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一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元朝在我國歷史上一共只存在了97年。

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建立了清朝,一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前后276年。元清兩者相差竟達197年!

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為什麼元朝前后97年,清朝卻延續了276年呢?要知道,我國歷史界公認最強盛的王朝唐朝,前后逾289年,也只比清朝多了13年而已。

在當時,漢族人足足有3億,而滿族人只有區區300萬。如果漢族人民揭竿而起,勢必顛覆大清政權。為什麼這3億漢人甘愿被滿清300萬八旗統治了276年不反抗呢?一般認為有四個理由。

思想上:愚民政策,壓制反抗

要控制一個人,最先控制他的思想。清統治者深諳此道,推行愚民政策,不斷加強對百姓的思想管控,從思想上控制普羅百姓。這點較為顯著的表現就是僵化的科舉制和清朝嚴格的文字獄,讓我們分別看一看。

提到清朝僵化的科舉制,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八股文。事實也正是如此,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是導致科舉制僵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要了解為什麼八股文導致了科舉僵化,我們要先了解八股文是什麼。

八股文的「八股」指的是在寫文章時所必須遵循的八個環節。按照順序分別是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前后一共八個,所以被稱為八股。或許會有小伙伴認為這八股沒什麼,畢竟我們寫作文也常常有模板和套路。

要知道的是,八股文的要求可不只是這八個部分。它對于每段文字的排比、對偶、平仄都有要求,更有甚者還要模仿孔、孟的語氣進行論述。也就是說,它的行文套路、遣詞造句、文體風格都受到嚴重束縛。

如果八股文在實際中有用便罷了,事實上,除了用于科舉應試,八股文沒有其他任何實用價值。除了形式上的僵化,清朝的科舉在內容上也嚴重僵化。這種僵化不僅體現在科舉內容只有儒家經典上,統治者甚至還對儒家經典進行了篡改。

在《論語》的《微子》篇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子路跟隨自己的老師孔子出游,而后迷了路。他向路邊種田的老漢詢問,這位農夫批評他「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又見子路始終以禮相待,就將子路帶回家款待了他。

這個老人「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帶子路回家借宿、殺雞做飯給子路吃、喊自己的兩個小孩出來見子路。這作為清朝科舉的題目,卻只能涉及「殺雞為黍而食之」。

倘若考生作答涉及「止子路宿」就是犯上,倘若涉及「見其二子焉」就是犯下。可以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幾乎被摘取得「面目全非」,考生的作答也受到了嚴重的束縛。這樣的考題選拔人才的質量也就不用明說了。

清朝思想上的嚴格束縛不僅表現在科舉制上,還體現在可怕的「文字獄」。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獄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清朝的文字獄一點也不比明朝輕緩,幾乎可以說是貫穿清朝始終。

歷史上有名的文字獄大概要數 「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被乾隆認為是影射清朝政權,作者徐駿也因此被處死。此外,還有很多「文字獄」的案例。如「且把壺兒拋半邊」,「壺」被認為讀音和「胡」一樣,是在說清朝是「胡人」。

與之相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清朝的文字獄保守有200余起,持續140年,大量針對華夷問題。清朝的文字獄可以說是規模空前、危害空前,是我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在思想文化層面的一個典例,嚴重禁錮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這也是我國科技文化發展到明清時期就停滯了的一個重要原因,創新思維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幾乎被掐滅殆盡。以故清朝的工農醫學方面的科技著作都是「集大成」,集大成也就是在前人所做的知識、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簡單匯總、整合。

文化專制政策下的百姓被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華夷差別」更是不可觸碰的絕對高壓線,黎民黔首成為封建社會君主專制統治下無自我意識的傀儡。在這種情況下,能覺醒者是少之又少,更別提去推翻清朝統治了。

軍事上:八旗鐵騎,威名遠揚

在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禁錮思想還不夠,如果清朝軍事力量不夠雄厚、僅僅是一只「紙老虎」,那就不免有垂涎帝位的叛逆者。實際上,清朝能維系近300年的統治,還得仰仗其實力雄厚的軍隊,那就是被統稱為經制兵的八旗兵和綠營兵。

提到清朝的兵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清朝后期腐朽不堪的軍隊。其實在清朝剛開始建立時,軍隊是非常驍勇善戰的。

大家都聽說過女真族,這一民族在滅亡遼朝后建立了金政權。有俗話形容女真族在戰場上的表現:「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作為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女真族的士兵都身強體壯、能征善戰,不可謂不勇猛。

在元朝滅金后,女真族似乎就在歷史中隱匿了身形。我們的歷史上有很多民族都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如匈奴、鮮卑、契丹等。女真族也和這些民族一樣,或奔逃中亞、歐洲,或被其他民族同化了嗎?并沒有。

在消失的這段時間里,女真族飽受剝削壓迫。在明朝末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橫空出世,實現女真各部的統一。他當時一邊在明朝為官,一邊已經在招兵買馬、訓練軍士。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建立后金,成為了清朝的前身。

努爾哈赤死后,他的兒子皇太極繼承王位,繼續父親的宏圖大業。皇太極對內實行滿漢一體的政策,有效緩解民族矛盾。對外聯合蒙古和其他少數民族,招兵買馬,將矛頭直指明朝政權。

早在皇太極在關外建立大清時,清朝的軍隊就已經開始磨練。皇太極去世后,順治帝福臨即位,由多爾袞攝政。后吳三桂受降于多爾袞,打開山海關,多爾袞率清軍入關,來到中原。

當時中原的主要民族是漢族,崇尚以禮待人、和平友愛,當然不敵歷經磨練、身強馬壯的清朝軍隊。自此清軍攻城略地如探囊取物,很快將一馬平川的中原收入囊中,李自成大的順擁軍數十萬也不敵多爾袞率領的驍勇善戰的滿族軍隊。

在入關后,清朝的軍隊平定了清以外的政權大順、南明、大西,鎮壓三藩之亂,統一了台灣。滿族的特長正是騎射,清朝更是將騎射作為八旗的根本,大力發展軍事。八旗兵在清朝建立初期可謂戰功赫赫,士兵也都驍勇善戰。

盡管隨著清朝局勢的穩定,清朝軍營日漸腐朽,最后形成晚清時需要依靠地方軍鎮壓農民起義的情況。在反清復明浪潮最為洶涌的清初,八旗兵仍然發揮著平定戰亂的作用,有力地維系了清朝的統治。

文化上:兼收并蓄,主動漢化

有了強有力的軍隊維護統治,加上漢族的重文輕武,清朝就能實現近300年的統治了嗎?當然不行。理由參看近代史上飽受壓迫而后奮起的中華民族,再看歷朝歷代昏庸統治下的農民起義。

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把秤,生靈涂炭、民不聊生的統治絕對無法長久,這就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讓我們假設一種情況,倘若清軍在入關后大開殺戒,強烈排斥漢族人民和漢族文化,那清朝政權還能穩定嗎?

在當時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即便并不長于行軍作戰,人數也絕對不容小覷,況且漢族創造出的燦爛文明也讓人向往。這一切都讓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心生忌憚,在文化上選擇了尊重漢族文化,主動漢化融入。

清朝政權并沒有選擇對當時已經形成優勢的各種傳統文化習俗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或者變革,而是積極融入漢民族的文化習俗中。如我國傳統節日春節,在入關后滿族的貴族也入鄉隨俗,清宮在春節時一樣會貼春聯、裁新衣、辦大宴。

漢朝在剛建立時承襲秦朝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江山社稷的穩固。清朝與漢朝的做法相似,也沿襲了很多固有的明朝的設定和民間的習俗。當時的滿族一直學習漢族文化,因而老闆姓對于滿族的統治接受度也就相應較高。

據史料記載,順治帝的攝政王多爾袞尊崇儒家學說,禮待孔子后人,還遣朝廷官員祭拜孔廟以示對漢民族文化的尊重。眾所周知,清朝對延續百年的科舉制并沒有進行廢除,其科舉制度考試范圍也是儒家經典,無一不彰顯對漢文化的尊重

當然,實現文化融合也不僅僅是滿族學習漢文化、實現自我漢化,漢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滿族的影響。可以說,滿漢兩個民族的文化在歷史的長期演變中達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局面。

這其中表現較顯著的就是旗袍,在入關前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皆宜的服飾,入關后漸漸成為女性專屬,這是滿族的穿衣習慣受漢族的影響。旗袍的款式由寬大直筒變成貼合女性身體曲線的樣式,逐漸全民化,則是漢族受到滿族的影響。

此外,滿族統治者在漢化程度較高的情況下,還積極促進滿漢通婚。上至宮廷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滿漢通婚的范圍十分廣泛。清廷中有滿族公主下嫁漢族男子,也有滿族皇帝納入漢族妃子,實現了「合兩族之好」。

政治上:漢滿一家,一視同仁

當然,僅僅在文化上尊重漢民族的文化還不夠,畢竟歷史上也不乏漢族人自己統治自己、幾乎沒有文化差異最后仍然作為短命王朝幾世而亡的案例。在建立政權入關后,滿族的統治者不僅沒有歧視漢族,還推行賦稅減免的政策。

統治者的輕徭薄賦很好地安撫了飽經戰亂的黎民百姓,試問如果能過得好,哪個普通老百姓會去關注紫禁城的龍椅上坐的是哪個民族的人?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和諧,自然不會揭竿而起威脅統治。

對于知識分子,滿清的統治者也看到元朝的前車之鑒。元朝的統治者不僅歧視漢族,還不允許漢族的知識分子參加科舉考試。要知道,參加科舉是當時寒門子弟少有的改變人生命運的途徑。元朝將這一途徑堵死,就得罪了大部分知識分子。

鑒于此,滿清政府允許漢族知識分子參與科舉,不再像元朝一樣大搞民族歧視。清朝著名的大臣紀昀紀曉嵐就是漢族的進士出身,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總結

清朝就這樣以愚民政策控制人民的思想,倚靠政權和軍隊對于反叛者進行鎮壓和懲治,同時對于歸順者給予一定的尊重和利益。這樣,清朝就實現了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276年的統治。

這樣通過恩威并施的方式、兼收并蓄的胸懷以異族的身份統治多民族國家的方式體現了在當時來說較高的政治智慧,不知道元朝的歷代君主看到會不會大呼「受教」呢?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
三國時期命運凄慘的6位美女:一位成為玩物,一位被劉備當肉吃了!
2023/08/03
為何李世民敢向父親造反,而朱棣卻不敢?看看李世民的底氣!
2023/08/03
歷史上的3大陽謀:明明知道是個陷阱卻無力反擊,千年來無人能破
2023/08/03
三國有一對奇葩父女,父親亡了曹操的天下,女兒毀了司馬懿的社稷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張郃:是司馬懿的克星,諸葛亮也是他的手下敗將
2023/08/03
正史中的劉備武力到底有多強?5位大將全死在他手上,都有誰?
2023/08/03
匈奴給漢武帝下戰書:天心取米,漢朝小吏每個字添一筆,嚇退匈奴
2023/08/03
歷史上的張昌宗有多帥?憑什麼能同時服侍武則天、太平公主母女
2023/08/03
武則天外甥賀蘭敏之:勾引89歲外祖母,強占太子妃,玷污太平公主
2023/08/03
袁克文:袁世凱最喜愛的兒子,公然反對帝制,迷戀酒色遺產僅20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