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可以說北宋如果沒有經過王安石變法,那麼北宋的國力也不可能直接得到質的飛躍。
只不過可惜的是,王安石變法并沒有成功,如若不然,北宋或許會成為一個大一統王朝,下面我們不妨來詳細解讀一下王安石變法。
對北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北宋是典型的一個「重文輕武」王朝,其中趙匡胤一招「杯酒釋兵權」更是在一定程度影響到了北宋的軍事發展。
就后來北宋的情況來看,該王朝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地方軍隊實力孱弱、文官難通軍事以及武器裝備精良度嚴重不足」等問題。
彼時針對這些問題,也有人想過改革,但遺憾的是他們并沒有改革成功。一直到宋英宗上位,由于此人對改革非常關注。
在他的支持下,北宋改革事業才能夠一步步推行下去。再到后來宋神宗上位,這位同樣關注國家問題和改革的皇帝,將王安石這顆金子迅速扒拉了出來。
而王安石上位之后,便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且這些改革措施中有很多都與金錢相關。這里我們來主要講一下市易法和方田均稅法。
其中市易法曾經是漢武帝等人使用過的政策,施行這道政策,需要在京城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如果再配合均輸法一起用,富商大賈的勢力就會受到打擊,農民的負擔會相對減小,國家的財政收入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而方田均稅法則要求國家的出面,嚴格按照土地的多少來繳納賦稅。這樣一來就能夠敦促官僚地主向國家繳納賦稅,同時減輕社會負擔,同樣能夠改善國家經濟。
除了經濟以外,王安石對軍事方面的改革也很是關注,他先后提出了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以及軍器監法等。
這里我們來主要說一下保甲法,據悉保甲法就是將全國戶籍人口嚴密地組織起來,進行一些基礎的軍事訓練。
如此一來,當敵人難以對付的時候,民間也能形成一股可靠的戰力。再配合將軍法以及軍器監法等,北宋的軍事實力就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有了足夠的錢,再配合強大的軍隊,長此以往北宋一定能夠變得越來越強大,甚至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大一統王朝。
只不過王安石的變法在推行過程中,部分舉措造成了百姓利益不同程度的損害,同時還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宋神宗去世之后,王安石變法被全部廢除。
而王安石本人也是因為這件事郁郁而終,如今當我們再去看王安石變法時,也會被其中一些超前的思想而震撼,只不過在當時,王安石變法似乎注定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