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電視劇中,忠臣良將被誣陷而判處斬首時,就會心跳加速希望有人能趕緊來救人。眼看著劊子手的刀即將落在頭顱上,一句刀下留人,成了觀眾心中的救命稻草。
不過,這件事情也讓很多人心中也產生了疑慮,這些劊子手也太聽話了吧,他說留人就立刻停手留人,萬一旁邊看熱鬧的百姓說著玩的呢?那這些劊子手豈不是個傻子嗎?
事實上,在古代的律法中,確實有這樣的規定。那麼在古代行刑時,劊子手們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停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如上述所言,刀下留人是我們在看古裝劇時常看到的一幕,這句話的出現就意味著劇情的反轉和推進。不過,真正的刀下留人,我們想象的可不太一樣。
刀下留人這句話出自元朝《燕青捕魚》中,但這并非正史,而是元朝李文蔚寫的小說中的台詞,在正史中也從沒描寫過「刀下留人」的場面。
也就說刀下留人在真正的歷史上并不存在,如果有冤情一定要受刑的犯人親口說明情況,或者呈現出相關的證據,否則死刑犯不僅要繼續行刑,所受的刑罰還要再加一等。
雖然「刀下留人」的情況不存在,但與之類似的法律條文卻有,比如:《大明律》中就有明文規定,這或許就是「刀下留人」的現實基礎來源吧:
「一旦死刑犯喊冤,就必須重新審理和徹查。」
可是,如果這些犯人僅僅是為了延長生命,那麼他所遭受的刑罰只會更加嚴重。除原本被判處斬首的犯人外,判處絞刑或其他死刑的犯人也要被判處斬首。
身首異處這種事兒,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很殘酷的刑罰,畢竟中國人講究一個保存全尸,就連太監死前都要保留,更何況是普通人了?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總的來說,刀下留人這種喊話方式在古代并不是真實存在的,死刑犯一旦被判死刑,除非你有證據證明自己無罪,或是有皇家的鼎力支持,否則無論如何也不能逃出生天。
當然,「刀下留人」的情況雖然不存在,但臨行前喊冤讓劊子手停止卻時有發生?要想研究劊子手為何立即停手,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國法律的發展與演變。
《秦律》算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最完備的法律之一,當時秦朝全國上下「皆有法式」,可老百姓長期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下必然難以承受,以至于出現了秦末動亂。
「天下苦秦久矣」
漢朝吸收了秦朝滅亡的經驗和教訓,所以劉邦便讓蕭何制定了《九章律》,此法律條款中各項規定都寬松了許多,《開皇律》、《唐律疏議》等也都是以寬松化為主。
時間來到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在《唐律疏議》的基礎上制定了《宋刑統》,而在《宋刑統》中寫著這樣一句話,或許也是因為它吧才導致文章開頭出現的「刀下留人」。
「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勘問陳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哪怕已經是被判刑的死囚,只要在臨行前認為自己有冤情并且說出了,那麼都必須立刻停止行刑,由相關部門對此案進行核查。
眾所周知,明朝作為最有骨氣的朝代,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算是漢民族的牌面了。明朝前期的皇帝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明事理。
無論是明太祖朱元璋,還是明成祖朱棣,他們個個都是殺伐果斷的狠角色,他們宵衣旰食、爬冰臥雪,打下了大明百年江山。
但在律法方面,除了徭役賦稅嚴苛之外,對于死刑犯的態度卻是出奇的和善,《大明律》中也有如此規定:
只要犯人在臨刑前喊冤,且案件本是的判處便有問題,監刑官便有權利停止行刑,而后在做重新的調查與審理。
清朝也沿襲了《大明律》中的這條律法,主要目的就是減少冤家錯案的發生,讓陷害忠良這種事減少。
可以說,只要不是皇帝親自下令判處的死刑,你都有機會沉冤得雪。
古代死刑的最終審批是在皇帝手里,也幾就是說一旦有文書出現,那必然是皇家的旨意。
別看死刑犯在刑場兇神惡煞、耀武揚威,一旦皇室力保的人被他斬殺,其結果可想而知。于是,便出現了只要有人要求停止行刑,這些劊子手就會立即停止。
不是因為他們聽話,而是他們實在不敢得罪那些達官貴族和皇室,否則的話劊子手吃不了兜著走。
死刑犯到底能不能從法場上活下來,不僅僅有法律的因素,還有皇帝和劊子手的角色。古代律法十分嚴苛,但死罪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小罪,也不是輕易能判的。
即便你當眾嘲諷、非議皇帝,最多也就判處流放,想要獲得死罪一定是做了天怒人怨,或是被皇帝認為謀反才可以。
一旦證據齊全,一句刀下留人根本就不能把你保下來,即便刑部尚書來了,沒有皇帝御賜的批文這人也得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民族英雄岳飛、明嘉靖時期錦衣衛沈煉,他們被判處死刑后皆沒能活下來的。有兵權的岳飛都被皇帝押上法場處死,更何況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了?
因此,皇帝認定的死刑,只要不是皇上親自寫下文書留你一命,恐怕你是活不下去了,若真是冤案一般都是死后幾十年才被皇帝平反,平反之前始終承受謀逆的大罪。
除了死刑犯喊冤,能讓監刑官停止行刑外,劊子手本身也不愿意去殺人斬首。現代電視劇中,行刑的劊子手一個個都長得兇神惡煞,但這群人的內心卻十分脆弱。
古代人十分迷信,對待生命也十分重視,他們認為一旦殺人身上就會出現不詳。尤其是殺害那些忠義之人會遭到報應,所以這些劊子手們,一般也不愿意去殺害有冤屈的人。
明朝名臣于謙,他被明英宗朱祁鎮判處斬首時,劊子手每每下刀都會猶豫不決,因為他們知道于謙是忠良之人,有些劊子手在于謙行刑時甚至掩面哭泣。
這就是為什麼劊子手一旦聽到有人大喊冤枉,就不愿意繼續行刑的原因,畢竟誰也不愿意背上砍殺忠良的罵名,甚至還會承受一定心理、精神上的壓力。
由此觀之,所謂的刀下留人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大眾的愛好,并不是真實的古代行刑情況。真正的「刀下留人」是犯人自己合理喊冤,還有一種是皇帝真正下旨,其余情況基本不適用。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