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隋朝,很多人想到的應該是殘暴的隋煬帝楊廣,他的昏庸導致了隋朝的短命,二世而亡的朝代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是少見,此前只有秦朝如此。
不過相比于僅僅存在了15年的秦朝,隋朝還要好上不少,從隋文帝楊堅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起,到618年李唐建立隋朝滅亡,隋朝一共存在了37年,比之秦朝還多了二十年。
雖然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但這并不妨礙它在短短的37年里,為后世留下寶貴的物產資料,實際上隋朝有四座雄偉的建筑,一直流傳了下來,甚至有的直到千余年后的今天,依然在使用。
這四座建筑分別是大興城、趙州橋、回洛倉以及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趙州橋經常出現于常見的教科書中,大家也是耳熟能詳。
大興城這個名字我們或許感到些許陌生,提起它的另一個名字大家就比較熟悉,長安城。至于最后一處回洛倉,在這四處建筑里就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了,不少人甚至都未曾聽說過它的名字。
大興城是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于581年開始建設,是隋朝的國都所在 ,原本按照隋文帝的計劃,是在漢代長安城的基礎上加以修建,但是當時的長安城面積狹小,再加上水污染嚴重,楊堅便決定另尋地址建立新城。
經過精心選址后,楊堅選中了龍首原南坡的位置,不久大興城破土動工,負責主持修建工作的是隋代著名建筑家宇文愷。
宇文愷精心設計了大興城的每一處細節,大興城自動工起,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宮城和皇城的建造工作,速度之快令人驚嘆不已。
582年,新城竣工后,楊堅便將國都遷到此處,之所以將新城命名為大興城,是因為楊堅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楊堅便以「大興」二字為新城命名。
其次,「大興」二字寓意大國興盛,隋朝剛剛建立,這樣的寓意非常貼切,再加上在隋朝建立前,中華大地經歷了南北朝百余年的亂世,生靈涂炭,隋朝歸于統一后,
「大興」也是無數百姓的殷切期望。在設計大興城時,宇文愷以龍首原以南的六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并圍繞六爻為核心,作為大興城的地理基礎。
這六條高坡就是大興城的骨架、皇宮以及政權機關的所在地,地理位置高高在上,而居民區則是在地勢低的地方,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與居民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地勢較低之處,除了修建居民區外,宇文愷還設計了水渠和人工湖泊,極大的提高了城市的水域,在這樣的設計下,大興城充分利用了地形條件,使得立體空間增大,更為的雄偉壯觀。
修建完畢的大興城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整體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外郭城、皇城以及宮城,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83平方千米,城市人口最多時超過200萬。
作為對比,大興城的面積是漢代長安城的2.5倍,比之世界上同時期的拜占庭王國都城,要大上足足7倍。
唐朝建立后,大興城繼續作為都城存在,并被更名為長安城,這便是我們熟知的唐代長安城,此后在大興城的基礎上,經過唐朝進一步的修建和完善,使它成為了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池。
時間來到晚唐時期,黃巢攻入長安,在和唐軍的交戰中,長安城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更嚴重的是,在904年,朱全忠挾持唐昭宗,將許多宮殿拆毀,甚至連木制構件都被運走,長安城被徹底破壞。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唐長安城,卻不知道它是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改建來的,只知長安卻不聞大興,當然這也和隋朝存在時間較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隋朝能夠存在上百年,那麼大興城的名字想必會和長安一樣聞名遐邇。
趙州橋的故事想必不少人都知道,它也是在隋朝時期建立的,設計者名為李春,建造之初并不是趙州橋之名,而是大石橋,後來到了宋朝時期,宋哲宗趙煦才給它賜名安濟橋。
在後來的歷史里,因為它所在的地方是趙縣,趙縣古稱趙州,所以才有了趙州橋這個名稱,從隋朝建造完畢算起,
趙州橋距今已經有1400余年的歷史。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的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以及保存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它所使用的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據專家介紹,趙州橋首創了「敞肩拱」的結構形式,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而從趙州橋的造型和藝術風格來衡量,它也不失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趙州橋橋身上的雕刻,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頗為豪放,展現了隋代石雕的渾厚、俊逸的整體風格,雕飾紋理十分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在歷史上,趙州橋曾經歷過多次修繕,第一次修繕是在公元792年,據史料記載,石橋修建兩百余年時,因大水沖壞了石橋北面西側的金剛墻,致使橋身下沉。
工匠們使用補石重砌的方法,修繕了趙州橋,并復制了欄板以及望柱,使得趙州橋得以恢復原貌。
此后一直到清朝道光年間,趙州橋在1200余年的時間里,累計進行了7次修繕,其中唐宋各一次,明代四次,清代一次,經過7次修繕,趙州橋得以保存下來。
時間來到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對趙州橋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測繪,後來在五十年代,國家文化部等部門先后四次對趙州橋進行了考察勘測工作。
1958年,趙州橋進行了第8次修繕,也是最后一次修繕,這次修繕在橋面上下鋪設了防水的瀝青和亞麻布,橋面上的欄板以及望柱,全部按照原樣重新制作。
時至今日,趙州橋依舊橫跨在河面上,為兩岸的百姓提供通行,它的使命還未結束,它將繼續作為一種傳承,流傳下去。
除了趙州橋外,京杭大運河也是如今依舊在使用的隋代工程,它的建立意義非凡,不僅僅是軍事層面,更是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京杭大運河最早是始建于春秋時期,之所以我們會認為它是隋代的工程,是因為其主要是在隋朝期間完工的。
春秋時期開鑿的運河,純粹是為了軍事目的,用來運輸士兵而已,一直到了隋朝后,大運河才真正開始建設。
此時開鑿運河的目的,已經不單單是為了軍事,更多的則是經濟方面的考量,在古代很長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但魏晉南北朝的亂世,使得北方經濟受到重創。
隋朝建立后,格外重視這個黃河流域,將都城建在大興。維系北方朝廷運轉,需要與物產豐富的南方連通,但長時期的分裂導致了南北社會經濟交流的匱乏,因此大一統后,南北經濟加強聯系就成為了迫切需求,特別是在隋煬帝遷都洛陽后更是如此。
事實也證明,大運河的開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成為了真正意義上南北經濟交流的橋梁,為古代經濟發展做出了無法估計的貢獻。
即便是在今天,京杭大運河的地位依舊重要,是連通南北的重要水道,結合南水北調,大運河還起著調解南北水資源的作用,雖然隋煬帝是一個公認的暴君,開鑿大運河時也勞民傷財,但也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
最后一處回洛倉,很多人都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回洛倉位于今天的洛陽市小李村,事實上它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其作為「中國大運河」的核心組成部分,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回洛倉是隋煬帝設置在洛陽的國家糧倉,主要功能就是為洛陽城內的百姓和皇家供應糧食,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據史料記載,回洛倉始建于大業初年,即公元605年,《隋書·食貨志》記載,楊廣即位后,開始修建回洛倉,修建完畢后的回洛倉呈長方形,東西長達1000米,南北寬達355米,倉城城墻厚達3米,內部分為管理區、窖藏區、道路和漕渠等,是一處完善的糧食儲存建筑工程。
隋朝滅亡后,唐朝修建了聞名天下的含嘉倉,回洛倉因此被廢棄,有關它的記載也逐漸從史書中消失,直到近代才被重新發現。
回洛倉遺址的發現,為研究隋唐時期的倉儲制度和糧食保存方法,提供了直接的實物資料,對于作為農業國家的我們而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隋朝雖然短命,但是這四處建筑卻并沒有和隋朝一樣,消失于歷史中,特別是京杭大運河,更是造福千年的雄偉工程,可見一個朝代能夠被后世銘記,并不在于它的受命,而在于它給世人留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