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作為記錄三國時期的史書,前後跨度近90年,說沒有疏忽紕漏,是不可能的。作者陳壽搞錯了大將魏延的籍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也錯上加錯,導致出現了一個三國時期從未有過的地名——義陽。
但事實上,魏延家鄉並非「義陽」,而是「益陽」,【益水所經,水北曰陽,故稱益陽】。因「義」與「益」近音,以致後世混淆訛傳。
1.魏延之墓
魏延死後葬于故鄉益陽,墓葬保存時間頗長,一直從三國時代,保存到清朝光緒年間,雖然墓葬已損毀,但史書可考,魏延墓碑上有刻字如下:
「嗟嗟此人,生則不能用于當年,死則復含冤于地下,又不見諒于後世,天之厄之者亦雲至矣!余故記其事于陰碑,以解千古之惑。」
碑上文字為魏延抱不平,事實上,魏延也確實含冤而去,之後又因為演義小說的改編,風評不佳,可謂是冤上加冤。
2.墓前石人
史料證實,魏延墓前有兩匹石馬,不知是跪是立。
石馬之說一出,有人又說,魏延墓前不僅有石馬,還跪著三兩石人,猜測其中有諸葛亮。
對于這種說法,只要了解過史實的人,都會嗤之以鼻——魏延墓前跪著諸葛亮?怎麼可能?且不論石人一說是否真實,單論魏延再怎麼含冤而死,也不會讓諸葛亮的石人跪在自己的墓前!
諸葛亮對魏延來說,亦師亦友,魏延雖然跋扈了點,但心中對于諸葛亮依舊是敬重的,諸葛亮器重他,護著他。若魏延在世,他本人都不會允許他人如此議論諸葛亮!
可與此同時,大家又忍不住地想,如果真有石人,那應該是誰?
——楊儀、蔣琬
3.文武之爭
諸葛亮生前,魏延和楊儀一文一武,就常常掐架。但兩人礙于諸葛亮的面子,也沒有掐的太狠,但諸葛亮一走,和事佬沒了,兩人的爭鬥越發肆無忌憚。
而當時本應該發揮調停作用的蔣琬,居然開始拉偏架——【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
】蔣琬明顯有失偏頗,而楊儀是文官,籠絡人心的功力,比不善言辭的魏延好了不知多少倍,這樣日復一日,蔣琬心中的天平逐漸向楊儀傾斜。
而被蔣琬和楊儀聯合排擠的魏延,處境越發艱難。
終于,楊儀給魏延扣了黑鍋,魏延攜子逃跑,被馬岱追殺而死,頭顱被帶回給楊儀。楊儀見到魏延的頭「起自踏之」,也就是踩了魏延的頭好幾腳。
至此,魏延離去,蜀漢進入了文官掌權的時代,武將再也沒有了話語權。
沒了魏延,蔣琬、費禕,兩個沒有戰鬥經驗的人,當上大將軍、大司馬,蜀漢的戰鬥力一步步沒落。
最終外戚干政,宦官當權,一個曾被諸葛亮扶持著,一度輝煌的政權,終于走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