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民國轶事
後宮秘史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匯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三國風雲
趣闻历史
史料记载
古墓文物
全部
    
閻鶴祥露怯,拋梗無法取代傳統,馬三立一段相聲用八層鋪墊
2022/07/02

4月18日鳳凰網文化頻道發布了一篇閻鶴祥專訪,多數問題都是老生常談沒有實際意義,估計閻鶴祥也會覺得沒意思。

不過,在這次專訪最后,記者終于拋出了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問題:「聽相聲,故事中的反復鋪墊對于最后抖包袱特別重要,但現在的觀眾好像不能接受這種延時的快樂了」。

閻鶴祥說:相聲這個行業鋪墊多,局限于當年觀眾的認知和文化水平,你得把所有東西全都說清楚最后的包袱觀眾才能明白,現在的觀眾不用鋪墊,他們是帶著基礎認知進劇場聽這些東西的,所以我們在拋梗的時候不用鋪墊,我一說觀眾就懂。

雖然筆者一向挺欣賞閻鶴祥在相聲認知上難得的清醒,尤其在他們那個單位里頗有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但在這個問題上,他還是露怯了。

優秀的相聲,絕不是不用鋪墊的拋梗,合理、細致、精彩的鋪墊是相聲區別于笑話、脫口秀的重要標志,拋梗無法取代相聲的傳統技藝。

相聲是否需要鋪墊和觀眾的素質沒有實質性的關聯,而且,越是欣賞水平高的觀眾越會欣賞優秀的鋪墊,恰恰是欣賞水平不高的觀眾才會去追求沒有鋪墊的簡單拋梗。

鋪墊對于相聲有多重要,在這里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單口相聲的故事性鋪墊,另一個是小段子的技巧性鋪墊。

馬三立的單口相聲《家傳秘方》,整段相聲只有一個包袱,也就是最后的「撓撓」,但馬三立至少用了八層鋪墊來抖這個包袱。

第一層鋪墊,開頭談禮儀,從自己上台為什麼給觀眾鞠躬談起,談到了商店做生意時對顧客要講禮貌。

從上台鞠躬開始往「買東西」上靠。

第二層鋪墊,點題,做生意不管態度有多好,必須要貨真價實。

往故事主題「騙人」拉近了一步。

第三層鋪墊,講一些賣東西騙人的常識,有固定經營場所的生意人一般不騙人,那些游街串巷做生意的人騙人機率比較高。

給最后的故事埋下一個伏筆,那個騙人的小伙子就是游街串巷的。

第四層鋪墊,舉一些騙人的例子,買便宜的香油,結果底下一半是茶水,一個顏色嘛。買松花蛋,結果是土豆糊上泥,買家去當下酒菜,喝著酒啃土豆。

這層鋪墊不僅給觀眾做了一些引人入勝且有現實意義的科普,還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建立起一個故事氛圍。

第五層鋪墊,講馬三立自己被人騙的例子,在海河廣場遛彎時碰上賣蛋糕的,玻璃盒子罩著的蛋糕,看著很好吃,還特別便宜。馬三立掏錢買了兩塊,結果蛋糕從玻璃盒子里拿出來才二分錢大小(參考某夕夕),原來那玻璃盒子是個放大鏡。

這個鋪墊有兩層作用,一個是給觀眾「熱身」,讓他們慢慢進入狀態,類似于相聲演出時的「倒二」,帶動觀眾情緒。另一個作用是把自己代入故事,拉近觀眾距離,讓故事顯得可信度更高。

第六層鋪墊,講馬三立表弟的故事,表弟是一個聰明人,特別機靈,經常勸馬三立小心上當,還舉例子,火車站賣人參的別買,那都是香菜根,汽車站賣金戒指的別買,那都是銅圈兒。

這個表弟沒別的愛好,就喜歡去澡堂子洗熱水澡,因為他身上有皮膚病,經常刺癢,燙一燙舒服。

這個鋪墊很重要,一方面強調了表弟是聰明人,證明他很難被騙。另一方面強調表弟有身上刺癢的毛病,對治皮膚病的藥有特殊需求。

第七層鋪墊,表弟遇到賣藥的小伙子,這個小伙子手里拿著大紙盒子,里面是家傳秘方專治皮膚病的藥,尤其是治療火癤子和刺癢特別靈,還便宜,五毛一份,藥效不靈可以退貨。

表弟要買十包藥,但小伙子還不賣,規定每人最多只能買一包,家傳秘方做的藥,數量太少。表弟考慮了一下直接掏錢買了一包。

這個鋪墊很精彩,把騙子的騙術描繪得很真實,他不僅用藥效來刺激顧客,還用「饑餓營銷」來激發顧客立刻購買的欲望,不貪多,這是高手,也難怪表弟會上當。

如果這個鋪墊做得不好,表弟一聽藥效好立刻就買,一買就買十包,那就讓之前的鋪墊變得不合理起來。表弟被騙的關鍵因素就兩個,一個是有需求,另一個是被「饑餓營銷」打消了顧慮,哪有十包不賣只賣一包的騙子。

第八層鋪墊,表弟沒洗澡就回了家,晚上睡覺身上刺癢,拿出「家傳秘方」藥來,打開錫紙包,里面是白紙包,打開白紙包,里面還是白紙包,再打開還是白紙包,表弟越著急身上越刺癢,嘴里嘟囔「這家傳秘方里面到底是嘛玩意兒」,打到最后是一張紙條。

這個鋪墊就到最后了,必須要把觀眾的注意力全都吸引過來,讓他們的好奇心和表弟一樣重,所以表弟那句嘟囔「這家傳秘方里面到底是嘛玩意兒」就非常有必要,看似是表弟說的,實際上是表弟替觀眾說的。

包袱底:紙條打開,上面寫著倆字:撓撓。

這也是整段單口相聲的底,經過至少八層鋪墊,一層層說到最后,每一層鋪墊都有其作用,每一層鋪墊都是為了最后的包袱底服務,真正達到了引人入勝的地步,這就是相聲的魅力所在。

而且,請注意一點的是,在第八層鋪墊里,表弟一層層打開白紙包的過程,其實也是相聲「三翻四抖」的技巧,即使經過八層鋪墊,在揭開最后包袱底之前還要來回翻,這樣才能把效果達到最好。

《家傳秘方》這個故事很小,只有一個包袱,如果我們不用鋪墊,直接把這個單口相聲的包袱底拋梗,那又是什麼樣的呢?

模擬一下大概是這樣:我這個人有點小毛病,身上經常刺癢,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個賣皮膚藥的,說效果特靈,而且還特便宜,我一想這才幾個錢,就算是教訓我也買一個,買回家一看,這藥光包裝就好幾層,一層層打開,最后你猜是什麼?就是一張紙條,就兩個字:撓撓!(全場笑)

得!這教訓還不算貴,我直接FERR給你們,你們以后就不用買了。(全場歡呼)

很顯然,作為脫口秀演員來說,如果他們用馬三立的方式給「撓撓」設置八層鋪墊,可能就不太符合脫口秀的調性,估計脫口秀的觀眾也不能忍,所以脫口秀演員直接拋梗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作為相聲演員來說,如果用脫口秀拋梗的方式去講《家傳秘方》,顯然就脫離了相聲范疇,等于把相聲最精髓的東西給拋棄了,那你還算什麼相聲演員呢,直接去說脫口秀得了。

而且,從語言藝術角度講,《家傳秘方》稱得上是一個優質作品,就像一道精致美味的小菜。脫口秀的拋梗方式則決定了這僅僅是一個不錯的梗,就像一塊炸雞一樣簡單方便。

馬三立的《家傳秘方》只是單口相聲上進行故事性鋪墊的例子,在一些段子或笑話上用好鋪墊同樣很重要,當然這個鋪墊主要是技巧上的,也就是相聲行業里常說的「三翻四抖」。

馮鞏主演的電影《誰說我不在乎》里有這麼一個名場面,精神病醫生馮鞏帶人查房,查到了氣殼飾演的精神病人,發生了一段有趣對話,這個病人的口頭禪是:我找皮筋做彈弓打你們玻璃。

馮鞏:你看那里有什麼(外面有兩個漂亮的姑娘)

病人:漂亮,太漂亮了。(氣殼標志性的吐舌頭猥瑣的表情)

馮鞏:說心里話,你現在想干什麼?

病人:我想把她上衣脫了。

女醫生:榴芒!

馮鞏:這已經有了正常人的思維,后來呢?

病人:我,我脫她的鞋,脫她的襪子。

馮鞏:再后來呢。

病人:我脫她的褲子。

馮鞏:后來。

病人:脫她的褲衩(一臉羞澀地把頭靠在馮鞏肩膀上)

女醫生:什麼啊(嫌棄)

馮鞏:后來呢?

病人:我抽出她褲衩里的猴皮筋,我做個彈弓子打你們家玻璃。

馮鞏甩手就走:小安,加大藥量!

這部電影是2001年上映的,這段子的效果非常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采用了相聲式的「三翻四抖」,病人「脫上衣,脫褲子,脫襪子,脫褲衩」就是四個翻,馮鞏和旁邊的女醫生相當于搭檔也相當于觀眾,在眾人密切配合下,這個段子的底最后抖出來的效果就極好。

其實,這個打你們家玻璃的段子并不是特別逗,除了馮鞏、氣殼的精彩演技外,如果沒有這麼多細致入微的「三翻」設計,這段也不會被稱為名場面。

如果用脫口秀的直接拋梗,估計這段子的效果也會不錯,但很難達到名場面的水準。

筆者舉上面兩個例子就為了說明一件事,不論是從作品大結構還是從段子小結構上講,相聲的鋪墊都非常重要,絕不是一句「現在的觀眾不用鋪墊」就能忽視的。

也是在這次采訪中,閻鶴祥還提到,現在的市場需要十秒鐘的段子和直接拋梗,精品的電影和文學就算真的來了,誰會去看?

這個說法筆者同樣不贊成,他的觀點無疑是過度低估了觀眾的整體欣賞水平,我們不否認快餐店很火,但精雕細琢的私房菜也不缺顧客。網絡爽文盛行,流傳上百年的經典文學作品同樣熱銷,短視訊用戶很多,經典電影和電視劇依然擁有大量觀眾。

段子化、碎片化甚至脫口秀化和三俗化的所謂相聲確實有不少粉絲追捧,但不代表經典的相聲沒人聽,市場上缺乏經典相聲的原因不是觀眾不愛聽,而是缺乏有能力有理想的人去創作和表演真正的相聲。

劣幣能驅逐良幣,但沒有人不喜歡良幣。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