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為何敢在未得到皇帝趙構旨意的情況下,就直接處死岳飛?岳飛死時又經歷了怎樣的酷刑?岳飛之死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岳飛最大的性格特點是耿直,耿直的人往往情商不高,但這類人在國家大義上,往往比一般人更加拎得清。耿直注定了岳飛「愛國愛民」到骨子里的特性,而這一特性,也讓他4次觸犯了天威,為自己的悲慘結局埋下了禍根。
岳飛畫像
岳飛第一次觸犯天威是在趙構剛剛繼任皇帝之時,這一年,正是1127年。此時,宋徽宗、宋欽宗剛剛被金兵俘虜,趙構尚心有余悸。
剛剛經歷過戰亂的趙構非常清楚:要穩定政權,必須重視武官。趙構不得不拋開「壓制武將」的祖宗家法,注意籠絡重用武將。在一眾武將中,年僅24歲的岳飛脫穎而出,開始嶄露頭角。
可再怎麼出色,此時的岳飛也只是一個職務低下的臣子,按理,他并不能直接和趙構對話。可前面我們說過了,岳飛最大的特點是耿直,他是直腸子,「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就是他的性格。
一心想報國的岳飛,竟不顧趙構剛剛稱帝站穩腳跟,直接越級給他上書,上書時,他還口氣強硬地要求趙構「還都開封」 ,還讓趙構「親征金軍,收復失地」。
岳飛的上書,讓趙構非常反感,在他看來:自己剛剛僥幸逃過一劫,腿還正打著哆嗦呢,岳飛竟讓他親征,這不等于直接把他往火坑里推嗎?
趙構龍顏不悅,他壓根兒就沒有理會岳飛的愛國請求。反而非常氣憤地給岳飛穿了「小鞋」:趙構以岳飛「越職」為由,削奪了岳飛的軍職。
人和人的相處,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心理學上,把第一印象叫做「首因效應」。這種效應的最大特點是:人的第一印象會影響后續的判斷,且很難被改變。岳飛的越級上書,無疑給趙構留下了很不好的第一印象。
趙構
1137年,即岳飛被殺害前5年。此時的岳飛年34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因戰功赫赫,他已手握重兵,成為宋高宗趙構非常倚重的存在。
和所有正當壯年的將軍一樣,岳飛滿眼銳氣,他一心想收復被金國侵占的宋朝失地。岳飛也已具備收復宋朝失地的能力:岳家軍名頭已非常響亮,因軍紀嚴明,這支隊伍已成了讓金國分外忌憚的存在。
岳飛的理想很大,越大的理想,背后所需要的支撐也就越大。
岳飛迫切想要擴大岳家軍,恰在這時,趙構打算削去將軍劉光世的兵權。趙構腦子一熱,打算把劉光世的5萬多淮西軍交給岳飛統帥。岳飛很快收到了都督府的札子,被要求做好接收淮西軍的準備。趙構甚至給淮西軍下了命令,讓他們今后聽從岳飛的統帥。種種跡象皆表明,岳飛的岳家軍即將能被擴充5萬多人馬。
岳飛激動極了,這是他做夢都不敢琢磨的好事,可如今卻愣生生砸到他頭上了。岳飛在高興之余,開始在腦子里勾畫自己的下一步了:放開手腳,大舉實施北伐,收復失地。
然而,岳飛還沒高興多久,宋高宗就突然變卦了,他因擔心岳飛實力增強后專權跋扈,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竟取消了淮西軍的任命。岳飛得知消息后極力向名臣張浚爭取,可這一結果也未能被改變。
耿直的岳飛來了情緒了,他心灰意冷離開了建康,干脆沿著江西上。期間,因為對皇帝有情緒,他還干了一件大事:他以「將相議事不合,乞罷兵守余服」為名,向皇帝上奏辭職了。
最讓趙構不滿的是,他這個皇帝還沒做任何批示,岳飛就直接回到了江州廬山東林附近的居所。
趙構是個城府很深的人,他表面不動聲色地下旨讓岳飛回來治軍,可內心卻早已波濤洶涌。在他看來,岳飛的舉動是大不敬,是完全不把皇權放在眼里。
岳飛跑了,趙構只得臨時派人管理岳家軍。 可沒幾天,岳家軍內部就引發了混亂,整個岳家軍內軍心慌慌。
趙構也跟著慌了,可此時的岳飛卻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他在接到趙構的旨意后,仍然沒有表現出要返回軍營的意思,他甚至還向趙構提出要在廬山為母親守孝。
趙構只得再次下旨請岳飛速回軍營,岳飛依舊拒絕。趙構只得繼續下旨,可岳飛依舊沒有要復出的意思。
趙構怎麼也想不到事情會是這樣的結果,此時的他,已經不僅僅是感覺到皇權被挑釁了,他多少覺得自己的自尊心也受到了傷害。
趙構的自尊心非常強,這與他庶出的身份有關,他是父親宋徽宗趙佶和一宮女一夜情生下的孩子。因為母親身份低微且不得寵,他從小不受重視,若非後來他主動提出赴金國做人質的行動感動了父親,并因而受到重視,他在中國歷史上很可能會一直是一粒微塵一般的存在。
宋徽宗趙佶
岳飛第三次違抗圣旨后,趙構終于下狠手了,他讓三省、樞密院向岳飛手下的參議官李若虛、統制王貴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們去廬山請岳飛,若違抗命令,將以軍法處置。
李若虛見到岳飛后提醒他:你的行為已經相當于謀反了。此時的岳飛才終于醒悟,并迅速返回軍中,同時以戴罪之身向朝廷上書。
因當時戰況緊急,且岳家軍又不能沒有岳飛,趙構只能把怒氣往肚子里咽。但他沒怪罪岳飛,并不代表他對岳飛沒有意見,他對岳飛的意見已非常大。某種意義上,岳飛這三次抗旨,已經讓趙構心里埋下了一顆要除掉岳飛的種子。
一個人動了要除掉一個人的心思時,往往會有具體的表現。趙構有了想除掉岳飛的想法以后,曾在給岳飛的一道御札里,警告岳飛:「犯吾法者,惟有劍耳」!言外之意是,如若再犯,必將處死。
按理,普通臣子在收到皇帝這般警告后,行事一定會極其小心謹慎,畢竟從來「伴君如伴虎」。可岳飛畢竟是超級耿直的人,他的耿直特性注定他的腦子壓根兒就不會轉彎。
就在被警告的這年秋天,岳飛第三次觸犯了天威。他在這年秋天的某日,突然對年僅三十歲的皇帝趙構提了一個讓他差點跳起來的建議:讓他早早立儲。
岳飛的話一出口,趙構臉上的表情就明顯不對了,他覺得自己的天威被觸犯了,同時,他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極大傷害。
原來,趙構唯一的兒子已在8年前因驚悸而死,而他自己也在揚州潰退時因受驚嚇而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是因此,他才會從太祖趙匡胤一支中天選了兩個皇室子孫,過繼到自己名下。
岳飛在此時提出讓趙構立儲,雖是出于關心,卻多少有點「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意思,而且還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難言之隱。
趙構心里非常不痛快,他感覺自己作為男人的尊嚴也完完全全地被傷到了。看著雖比自己大4歲,卻生育能力正盛且已子女眾多的岳飛,趙構心里別提有多不是滋味了。
趙構當然不能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難言之隱告訴岳飛,他只能以武將不得干預朝政的「祖宗家法」警告岳飛:這事不歸你管,你好自為之。
影視劇里的趙構與岳飛
岳飛提了讓趙構早早立儲的事后,趙構心里對岳飛的不滿又增加了幾分。可這些,耿直的岳飛完全感覺不到。
相比之下,岳飛第四次觸犯天威卻并不是直接,而屬間接。
1140年,即岳飛死前兩年,他率岳家軍一路北上,先后在郾城之戰、潁昌之戰中大敗金軍,取得輝煌戰果。在朱仙鎮這個地方,岳飛還打出了他人生的封神之戰,此戰後來被稱為「朱仙鎮大捷」。
在這場戰斗中,岳飛以五百騎兵打敗金兀術的十萬大軍。此戰也代表岳飛可以令白起等戰神黯然失色,很快,金國開始流傳一句話:「捍山易,捍岳家軍難!」
這句話里的「山」,當然是趙構的江山,岳家軍當然指代岳飛。到此時,所有人都清楚:岳飛已經到了功高蓋主的地步了。在任何朝代,臣子「功高蓋主」,都屬觸犯天威,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岳飛在觸犯天威的同時,也讓秦檜感受到了極大威脅。秦檜是文官,岳飛是武將,按理,他們的競爭應當沒那麼激烈。可在戰亂年代,武將比文官更受重視,從來「一山不容二虎」,天子腳下亦是如此。
秦檜敏銳地覺察到:岳飛雖然功勞大,可宋高宗并不喜歡他,甚至有點想除掉他的意思。秦檜還覺察到:早年曾在金國做過人質,又在戰亂中被嚇到失去生育能力的趙構并不想打仗,他想求和。
影視劇中的趙構與秦檜
秦檜很快就理順了邏輯:只要與金國議和,他就可取代岳飛成為南宋最大的功臣。而且,要議和還非得除掉岳飛,因為他是阻擋宋金議和的最關鍵人物。理清楚這一層后,秦檜飛快地從一個「主戰派」,轉變成了一個「主和派」。
秦檜為了「一箭雙雕」,在岳飛率岳家軍正與金國交戰,且即將取得大勝之時,向趙構進讒言。趙構本就對岳飛有忌憚,聽了讒言后他嚴令岳飛撤軍。而且,他非常夸張地在一天之內連發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
迫于朝廷壓力,岳飛「十年之力,廢于一旦!」只能下令班師回朝。
岳飛雖不解朝廷的意思,但也沒有違抗君命,他火速回朝。只是,在回朝過程中,他為了保護中原百姓南遷,曾下令部隊駐留五日,故而延誤了回朝的期限。他這一本是利國利民的舉動,竟讓趙構和秦檜對他下殺手找到了借口。
岳飛回去不久后,就被秦檜的死黨萬俟卨上章彈劾。意識到自己處境險惡的岳飛上書辭職,請求趙構放過自己,可趙構又怎會放過四次觸犯天威的他呢。很快,在秦檜等人的誣告下,岳飛被關進了監獄。
岳飛被關監獄時,南宋和金國的議和也緊鑼密鼓地開始運作了。1141年11月,南宋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接受了稱臣、割地、納貢等屈辱的條件。岳飛打死也想不到的是,這個議和條件之一,竟是除掉他。
而在被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之前,岳飛還遭受了秦檜給他安排的酷刑。酷刑中的其中一種,正是讓后世聞風喪膽的「披麻拷」。
所謂「披麻拷」,就是將岳飛用熱膠的麻布條纏繞,等膠水干了以后,派人將麻布條拽下,這種酷刑形同活剝人皮。被施行「披麻拷」酷刑后的岳飛,其身體被折磨得血肉模糊了。
「披麻拷」和岳飛
秦檜對岳飛用如此酷刑,當然是為了將他屈打成招,可無論身體遭受怎麼的折磨,岳飛始終不認罪。
最終,岳飛在受「拉肋之刑」的迫害后,死在了大理寺風波亭,終年39歲。
岳飛死后,趙構并沒有處罰未接到圣旨就私自處死岳飛的秦檜,直到秦檜死后,趙構才對秦檜黨羽展開了行動。可即便到了處置其同黨時,趙構也沒有為岳飛平反。岳飛被平反,乃是在宋孝宗登基以后。
從這一結果來看,害死岳飛的兇手,實際并非秦檜,而是趙構。岳飛之死,秦檜只是幫兇,趙構才是幕后真兇。
岳飛墓前的秦檜夫妻跪像
岳飛之死,歷來是百姓心中最大的遺憾,可他的死,卻多少也是歷史和他的性格注定的結果。以岳飛的性格,即便他知道最終的結果,恐怕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岳飛墓
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毀滅給人看,精忠愛國且文武雙全的岳飛幾乎是完美的,他的完美也讓他的死,終成悲劇中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