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作為一個上承五代亂世、下啟元明清三代的王朝,在整個封建時代的發展歷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由于是武將奪權所建立的王朝,所以有宋一代對武將都極為防范。「重文抑武」的國策在使得其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同時,軍事也羸弱不堪,以至于有了後來的「靖康之恥」。說起兩宋也著實奇妙,北宋的第一個皇帝是趙匡胤,而后世卻都是趙光義一脈。南宋第一個皇帝是趙光義的子孫,繼任者卻都是趙匡胤的后人。造成這一現象的,正是那「斧聲燭影」的未解之謎。
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趙匡胤當晚駕崩后的第一時間,皇后宋氏命令宦官王繼恩迎接趙匡胤次子趙德芳入宮繼位。但王繼恩卻將消息告訴了趙光義,看到來者不善,宋皇后深知自己已經回天無力,只能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北宋習慣稱呼皇帝為「官家」,宋皇后的這句話無疑是認可了趙光義接管江山的事實。見嫂子如此識趣,趙光義也回答道:「共保富貴,無憂也。」然而「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更何況是一個帝王。 此時的宋皇后年僅24歲,趙光義是怎樣對待這個嫂子的呢?
先來說說這位宋皇后的身世,她是宋朝后妃中少有的身世顯赫之人。據《宋史·后妃傳》載,宋皇后的生母是后漢永寧公主,父親宋偓則是手握重兵的節度使。不僅如此,宋偓的外公就是鼎鼎大名的「小玄宗」李存勖。出身在這樣的家庭里,自幼便出入宮廷,可謂是見多識廣。成為趙匡胤的皇后時,宋氏還只有17歲,是丈夫的第三位皇后。25歲的年齡差距并沒能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每當趙匡胤退朝她都會盛裝迎接圍著丈夫轉,趙匡胤對年輕貌美的妻子自然也是寵溺有加。不出意外的話,宋皇后會在趙匡胤駕崩之后成為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皇太后。
但是趙匡胤的暴斃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對趙光義而言,宋氏既不是自己的皇后、更不是自己的太后。
所以趙光義登基后,身為寡嫂的宋氏地位非常尷尬。當初說好的「共保富貴」被趙光義忘得一干二凈,給嫂子封了個「開寶皇后」這麼個不倫不類的封號之后,就把她打發西宮去了。後來趙光義一時興起,又把她攆到了東宮,這樣的遭遇使得宮人們都不再對宋氏保持原有的尊重了。當初老太后讓太祖太宗兄弟定下了「金匱之盟」,約定皇位在兩人的后代中互相傳遞,因此趙光義取代侄子們接班是具備合法性的。但是他上台后為了皇位永遠在自己的子孫手中,將幾個侄子加以迫害。首先是趙德昭為三軍將士請賞,卻被趙光義逼著自盡:之后又是趙德芳莫名其妙地英年早逝。因為自己比趙光義年輕,所以宋氏原本是認為只要自己熬到趙光義駕崩,趙匡胤的兒子接了班還是會給自己這個繼母一個皇太后的身份的。但小叔子接二連三地迫害自己的繼子們,讓宋氏對未來再也不抱希望,只能活一天算一天等著小叔子對自己動手。但是一介女流還不足以威脅皇權,所以趙光義也沒有殺她,而是讓她自己郁郁而終。
43歲那年,宋氏含恨而終。按說「長嫂如母」先帝的皇后崩逝,依照禮法是國喪,并且趙光義本人都需要披麻戴孝。但是他不僅不為嫂子發喪,還命令禁止群臣祭奠。宋氏的靈柩按禮法本該與太祖合葬的,但是趙光義卻將她的靈柩遷來遷去,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讓她入土為安。趙光義的做法激起了群臣的反對,最具代表性的翰林學士王禹偁只因私下評判此事,就被趙光義貶官外放。在他的高壓政策下,宋氏的身后事再沒有群臣敢議論。直到兩年后趙光義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了,讓嫂嫂與太祖合葬,但排位堅決不能入太廟。
毫無疑問,趙光義這麼做是對當年繼位之時,嫂嫂通知侄兒而不通知自己心存怨恨。但從他繼位到嫂嫂去世,他都當了18年皇帝了,居然還對這件事耿耿于懷。作為皇位斗陣中的勝利者,也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趙光義心胸如此狹隘難免為后人恥笑。中華禮儀之邦,向來講究「死者為大」,但趙光義在嫂嫂死后還這樣折騰她,與禽獸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