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化律師》《財閥家的小兒子》接連爛尾, 導致一些死去的追劇記憶忽然開始攻擊我。
播出七年,每次cue到爛尾劇,永遠都有人提名《奶酪陷阱》。
雖然跟同年播出的《鬼怪》《舉重妖精金福珠》《藍色大海的傳說》相比,這部劇實在算不上大火;
雖然《奶酪陷阱》后八集男主的戲份被大量刪減,詐騙到觀眾給它連夜改名《鋼琴陷阱》(男二是彈鋼琴的),
(這世上每多一部爛尾劇,《奶酪陷阱》就會被拿出來鞭尸一遍)
但這部劇的男主角劉正,仍然是我在這幾年的偶像劇中看過印象最深刻、最特別的人物,
且至今找不到代餐。
01
作為一位 「非典型偶像劇男主」,劉正最吸引人的性格特質毫無疑問是「腹黑」。
在大學校園里,他展示出來的形象幾近完美,家庭條件優越、學習成績優秀、外形英俊還出手闊綽,高度符合傳統偶像劇中對「白馬王子」的定義。
但真相是什麼樣的呢,
這位「白馬王子」偽善冷漠、睚眥必報、涇渭分明,為達到目的有時候甚至可以用不擇手段來形容。
不喜歡聚會上纏著他不放的女生,就假裝失手把酒在對方的身上;
(女主第一次見面就看出來這點,由此認定這位完美學長不簡單↓)
討厭總是讓他請客、占他便宜的前輩,就不動聲色地策反了受欺負的學弟,提供了關鍵的發票證據,
把前輩貪污活動經費的事捅到了學校論壇。
明明知道告發學長這件事跟女主洪雪(金高銀 飾演)無關,但因為感受到女主能看穿他的假面,就故意在人前把這件事歸到她身上,造成別人的誤會。
(表面上是在幫洪雪說話,其實是已經默認了這件事是她干的)
這招高在哪呢?既小小的「報復」了洪雪,又撇清了自己的干系,如果這時候洪雪反過來指認他,會被認為是為了洗清自己嫌疑亂潑臟水,因此不具備說服力。
這麼說吧, 把劉正扔進宮斗劇里,他絕對是十級選手,不但能活到最后還能逆襲成大boss,和嬛嬛掰掰手腕。
前兩集站在女主的視角上,男主幾乎跟反派無異,絕對不會是想交往的對象。
人后冷漠↓
人前熱情↓
居高臨下,故意施壓↓
正是因為劉正的這種大腹黑的屬性,女主洪雪才有苦難言,自己已經被這位學長搞到想休學了,但在別人眼中劉正并沒有做錯什麼,反而是洪雪太過敏感,「誤會」了劉正。
坦白講,劉正這個心機boy其實更符合「財閥二代」的設定,每件事他都是利益既得者,又都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被人抓到錯處,始終維持自己在學校的完美形象。
精致的利己主義和為人處世的高明手腕,是劉正從小在富人階級中學到的生存哲學。
這難道不比近年國產劇中不約而同把有錢人刻畫成傻白甜或是「小太陽」更可信更有說服力?
02
也是在這樣的交鋒中,劉正和洪雪有了更深一層對彼此的認知。
洪雪看到了劉正身上別人看不到的「陰暗面」,而劉正從最開始的捉弄、到被洪雪身上積極頑強打動,對她心生好感。
(雖然這樣的展開頗為俗套,但可以理解,因為金高銀飾演的洪雪真的很可愛很有魅力,值得單出一篇)
當劉正調轉槍頭開始示好后,洪雪也沒有馬上接受,而是心理陰影作祟,每次看到對方就跟看到鬼一樣。
看到鬼×1,
看到鬼×2,
看到鬼×3,
這個階段兩個人每場對手戲都很有趣,與其說劉正是在追求小雪,不如說在他的認定中, 小雪是一個可以接住自己招數的人,
打亂她原本的節奏、再觀察她的反應就是劉正的樂趣所在。
而在劉正持續不斷的「示好」之下,小雪對他原本的認知也在發生著動搖。
動搖一下,
然后繼續被「套路」。
然后再次動搖.....
可以說談戀愛前期,洪雪完全被劉正「死死拿捏」。
主動提出要交往的是他↓
在學校撞見裝成沒事人的還是他↓
洪雪為了給他發一條短信緊張糾結、提心吊膽,
劉正的反應是火速回復完扔掉手機打游戲,并且回復內容也非常敷衍。
然后當洪雪對這段戀愛陷入懷疑的時候,他又忽然出現在妳面前,大方承認妳們的戀愛關系,驚掉一眾人下巴,
送上咖啡幫妳搞好同事關系、幫妳在龜毛的學校領導前撐腰,
(不要忘記男主是富二代哦)
還要眉目含情的問妳「妳有沒有想我?我可是很想妳哦!」
彈幕be like:
我知道此刻很多人已經自動聯想到「PUA」了,但倒也不至于。
盡管在大眾傳播中PUA這個概念一再被泛化,但這個階段的劉正和洪雪只是在戀愛中情感投入不對等,還遠遠上升不到「親密關系暴力」「精神打壓」的高度。
說回正題,
前期的戀愛,劉正就是這樣反反復復刷新著小雪對他的認知,每一次刷新,兩個人的關系也隨之發生變化,時而靠近、時而走遠,角色也在這種動態的變化中一點一點變得立體。
其實人本來就是一種復雜生物,怎麼可能只有一面?
戀愛給人造成的錯覺之一,就是妳自以為了解對方,篤定愛情可以讓妳們彼此互相理解、 心靈相通,然后在某個時刻忽然發現,自己其實對Ta一無所知。
有多少愛情終結于「Ta像是變了一個人」或者是「我好像從來沒有認識過TA」?
這也是《奶酪陷阱》這部劇最有趣的地方,它不光不回避主角的「陰暗面」,也不回避戀愛的「陰暗面」。
03
講完劉正的人設和由此衍生出的戀愛模式,《奶酪陷阱》的核心命題自然也就清晰了——
戀愛、或者說更具體一點,女主角洪雪到底給劉正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這部劇中通過劉正傳達出來的,便是 戀愛其實是人認識自我和「修正」自我的方式之一。
前面已經講過劉正是個大腹黑,錙銖必較和心機深沉放在劇里看當然是很帶感,但過度的自我防御機制也容易讓他以自我為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
這部劇的男二白仁浩就是「受害者」之一。
簡單介紹一下,白仁浩和他的姐姐白仁荷原本被劉正家收養,跟劉正一起長大,親如手足。
但上高中的時候,劉正發現這對收養來的姐弟分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注,自己反倒變成了這個家里的「局外人」,
而神經大條、說話魯莽的白仁浩又在人后說出了「劉正很可憐」這樣的話。
(其實男二這里沒有惡意,但確實很討人厭就是了)
種種原因合力之下,使得劉正對白仁浩徹底改觀,略施小計就讓白仁浩成功樹敵,被學校里的惡霸團伙暴打一頓,左手受傷,折斷了他的鋼琴夢想。
(篇幅所限這段就不展開了,總之劉正這個圈套做的非常「干凈漂亮」,又是達到目的后自己全身而退)
所以在這部劇中的男主&女主&男二的三角關系中,核心人物其實是男主劉正。
他和白仁浩這條友情線集中體現著他的性格缺陷和可能招致的「惡果」,象征的是「過去」;
而勇敢直進的女主洪雪卻是可以治愈他的存在,象征的是向好的「未來」。
這兩個人的戀愛,談得是又艱難、又心動。
在劉正尚未徹底卸下心防的時候,是洪雪逼著他進一步、
再進一步,
在劉正不肯正視自己內心感受的時候,是洪雪選擇先鼓起勇氣,坦誠面對兩個人之間的問題。
在劉正陷入自我懷疑,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奇怪的時候,還是洪雪,告訴他「那不是奇怪,只是不同而已。」
相識之初,洪雪能看到劉正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相愛之后,洪雪又能準確分辨出劉正的退縮是源于內心的軟弱,以自己的方式引導著他、影響著他。
偶像劇能拍出這一層境界,真的很難得。
如果說「戀愛/洪雪到底給劉正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是編劇給自己設下的問題,那大結局就是關于這道問題的答案。
大結局里,白仁荷發瘋把洪雪推到了路邊,洪雪因此遭遇了車禍,
而在洪雪做手術的時候,劉正的父親滿心想著是如何息事寧人,不讓這件事對劉正和自己的公司造成負面影響(白仁荷曾被劉正家收養)。
最可怕的是,他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毫無心理負擔,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人命的輕視和冷漠。
劉正看著自己的父親,就像看著一頭怪物,如果沒有遇到洪雪,他也極有可能會變成這樣的怪物。
這場戲可以和之前的劇情中一場醫院的戲份形成對照——
曾經的劉正不懂為什麼洪雪會對閨蜜父親的安危那麼上心;
而現在的劉正不懂為什麼自己的父親會在這種時刻保持絕對冷靜。
編劇的用意不言自明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原著小說中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愛情不能使一個人變成平常不會出現的那一個人,那麼愛情的魔力也未免太小了......那不是我們日夜祈手禱盼的,那種夠資格稱為愛情的愛情。」
而對于偶像劇而言,想要拍出真正的愛情,也許要先學會拍出真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