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鴛鴦胡蝶夢,洞房花燭新娘被掉包,民國大師張恨水的三段姻緣
2023/07/27

在近代史上,張恨水確乎是個奇怪的人物。一方面,他確實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知名作家,三十歲以上的,幾乎人人都讀過他的作品。作為著名的現代作家的張恨水,他曾經寫過很多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而這些愛情故事也的確賺盡了一代人的眼淚。

比如電視劇《金粉世家》就是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出身清貧的美麗才女冷清秋與國務總理金銓家七公子金燕西的戀愛、結婚、反目的全過程,也許還在很多觀眾的頭腦中浮現。從張恨水的筆下,你也許可以窺見他自己本身鮮為人知的情感經歷...

第一任妻子徐文淑——包辦婚姻的犧牲品

一九一二年,那時的張恨水年僅十七歲,他的父親在南昌突然患病離開人世。張恨水的一家老小只能返回僅有薄田數畝、破屋數椽的潛山老家去謀生計。從此之后,「上養寡母,下養三弟二妹」的重擔便落在了張恨水一個人的肩上。

為了支撐那個破落的門庭,張恨水的母親戴氏決定讓他早日成婚,于是就托媒人為張恨水說了一門親事。 女方的家庭稱得上是比較富裕的,姑娘也很賢淑。據媒人說這姑娘是本縣源潭鋪徐家牌樓人,祖上也是官宦人家,她的父親徐海山是位私塾先生。

張恨水的母親聽了媒人的介紹之后很滿意,就與媒人約好親自去為張恨水相親。當時的相親還不算是正式見面,只是約在了一次看戲的時候。

那個時候,村子里流行搭台唱戲,人們就三五成群地很高興地坐在台下看。那一天,媒人陪著張恨水的母親,指著遠處一位正在聚精會神看戲的姑娘說:「喏,就是那姑娘!」張恨水的母親抬眼望去,看到的果然是個很俊美的姑娘。

于是,親事就在這次不正式的相親后說定了,接著張恨水的母親就下了聘禮。張恨水知道母親的打算后很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學業未成,很不適合娶妻成家。

但是張恨水畢竟是個孝子,不能違抗母親的意愿。更何況母親又一再告訴他,那位姑娘是如何地賢淑美麗,母親的敘述不由得使讀過不少濃詞艷章和才子佳人小說的張恨水,產生了對美好婚姻的幻想。

然而完全出人意料的是,當張恨水將新人迎娶進門后,他滿懷期待地揭開了新娘的紅蓋頭,幻想一下子就破滅了。洞房花燭夜,本是人生之樂事,可張恨水卻不然。

說實在的,眼前張恨水娶回家的不是相親時母親所見到的那位清秀可愛的姑娘,卻是一個十足的「丑小鴨」

。據說這個女子門牙外露,嘴巴合不攏,高高翹起的下巴,一雙纏過的小腳,不識字,連名字都沒有,後來還是張恨水的大妹為她取名為徐文淑。

張恨水徐文淑

張恨水的母親面對這樣的情況更是茫然無措,面前的新人并不是她看中的那一位,難道是她當時看花了眼?事后張恨水得知,那天相親,這位姑娘和表姐妹們一同看戲,不知是媒人在使「調包計」,還是母親一廂情愿地把一位最美的姑娘當做了自己未來的兒媳。

總之,娶回來的卻是最丑的。這一切的陰錯陽差,直接導致發生了新婚之夜張恨水離家出逃的一幕。

那一天,家人連夜從后山坡上把他找了回來,母親流著眼淚對他說:「我對不起你,這事是我做錯了。可是人已經娶回來了,不能退呀!就算是替我娶的吧。將來有中意的,你再另娶一個。」

聽到母親這一番發自內心的話,再看看那位無辜的新娘,張恨水在心中對自己說:是啊,退婚豈不是要把這可憐的姑娘送上死路?于是,他只好就這樣違心地接受了這個婚姻,自己一人默默承受這人生的苦痛。

張恨水的一生寫過許多鞭撻不自由的婚姻、謳歌自由婚姻的作品,他說這是「替人兒女說相思」。知道他曾有過這樣一段封建包辦式的婚姻經歷后,人們也就不難領會他話語中的痛楚和感慨了。

由于徐文淑沒有文化,又拙于言詞,張恨水在與她的相處中常常是終日無話。

一年后,他帶著滿腹的惆悵離開家鄉,從此開始了浪跡江湖的筆墨生涯。包辦婚姻,沒有為他營造出「紅袖添香」、「閨中唱和」的生活,反倒促使他走向社會,去多方面地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他此后的創作。

青年時期張恨水

徐文淑在張恨水走后,在家侍奉婆母,照顧弟妹,確實十分賢淑。張恨水認為自己和她都是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兩個人之間雖然沒有情愛,但是張恨水卻十分同情徐文淑,決心養她一輩子。

日后的張恨水在文壇逐漸得到了自己的地位,他的稿費收入多了起來。他就把錢分作幾份:母親的贍養費、弟弟妹妹的教育費,還有徐文淑的生活費。

雖沒夫妻感情,但張恨水從未虧待過徐文淑,也曾帶她出人社交場所,見人就介紹說:「這是鄙人的結髮妻子。

後來,他在家鄉還為徐文淑購置了房子和田產。一九二六年的時候,張恨水把母親和一家人都接來北京、徐文淑也隨一家人前來。此時,他已經有了第二次婚姻,徐文淑守著婆母在一個大家庭中生活,但他們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了。

抗日戰爭爆發,張恨水去了大后方,徐文淑因為不愿意隨丈夫去重慶,張恨水就在安慶為她買了房子,每月寄給她生活費,此后他們再也沒有生活在一起。徐文淑曾經生過一兒一女,但不幸都夭折了。

解放后,徐文淑沒有生活來源,張恨水在自己經濟窘迫的情況下,仍然為她提供生活費,并派子女們前去探望徐文淑,讓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徐大媽。

徐文淑

徐文淑對張恨水的孩子們也很好。至今張恨水的孩子張伍提起這位徐大媽,總還說她是個善良的好人。五十年代初,徐文淑曾經想讓張恨水的第三個妻子周南所生的兒子張二水過繼給自己當兒子,以照顧她的晚年,然而因為二水舍不得離開自己的母親,此事只得作罷。

一九五六年,徐文淑在安慶患中風去世,前去料理后事的是張恨水與第二任妻子胡秋霞所生的長子張曉水。

第二任妻子胡秋霞——憐憫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張恨水的第二位夫人是胡秋霞。他們的結婚時間至今仍是個未定的謎。有的報刊文章說,一九二六年初,張恨水的好友張友鸞和崔伯蘋結婚,張恨水很是羨慕,于是當年秋天便和秋霞結婚了。

在張恨水已經出版的《寫作生涯回憶》中的《張恨水年譜》上,也赫然寫明了一九二六年秋與胡秋霞結婚。大概就是這個「年譜」成了那篇文章的依據。

但張友鸞的兒子張鈺卻記得,他們結婚要比自己的父母親早,大約是在一九二四年底或一九二五年初。

張鈺用《金粉世家》中作者原序的一段話來印證自己的觀點:「吾初作是書時,大女慰兒,方啞啞學語,繼而能行矣,能無不能語矣,能上學矣,上學且二年矣,而書乃畢。」慰兒是胡秋霞所生。

《金粉世家》一九二七年二月開始在《世界日報》上連載,慰兒已經「啞啞學語」,應該是在周歲以上;《金粉世家》一九三二年全文連載刊登完畢,慰兒已經上學二年,應該是在七歲左右。

由此推算,慰兒應當是在一九二五年,最晚也是在一九二六年初出生。可見,說張恨水與胡秋霞于一九二六年秋結婚,是不能成立的。

考證張恨水與胡秋霞的結婚時間,目的是為了探明他們婚姻的思想基礎。張恨水對張友鸞的婚姻非常羨慕,因為他們是自由戀愛結合的。

一九二五年的秋天,張友鸞進入《世界日報》與張恨水共事,以后兩個人逐漸變成了摯友。那時,張友鸞還很年輕,崔伯萍在家鄉教書,兩人魚雁不斷,正在熱戀中。因為一個姓張,一個姓崔,張友鸞在那時又正在研究《西廂記》,朋友們便戲稱他們兩個人為張郎和崔娘。

當張友鸞于一九二六年初回到家鄉完婚時,張恨水便作了一副喜聯:「銀紅燭下雙雙拜,今生完了西廂債」,來表示作為朋友的由衷的祝賀。張恨水羨慕好友張友鸞的婚姻,希望自己也能追求這樣一種相互愛慕的感情。

而這樣的想法正好是產生在他與胡秋霞結婚之后,因為在後來,他們兩個人的婚姻中出現了極大的裂痕,以致已經為人夫的張恨水陷人了又一段不為人知的戀情中,直到最終和周南的結合,多少反映出了他的這種向往。至于張恨水與胡秋霞婚姻的思想基礎是什麼,則要從他們結合的過程中去尋求答案。

張恨水與胡秋霞的結合是頗具有戲劇性的。

一九一九年張恨水來到了北京,一住就是好幾年。他當時是一個人兼著幾個報館的工作,業余時間還要寫小說。張恨水這樣孤孤單單的,再加上工作勞累,心境就更加寂寞,很自然地想有個屬于自己的溫馨的家。

大約在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之間,有個朋友向他介紹了救濟院的一位姓馬的姑娘。那時,救濟院里收養的大多數都是無依無靠的女孩子,如果有女孩子被人看中,只要雙方都同意,就可以按照規定辦理領娶手續。張恨水去了救濟院,見到了朋友說的那位馬姑娘,雙方都很有意。

那馬姑娘人很靈秀,也有點文化,于是張恨水便有心要娶她。不料當他向救濟院提出申請時,竟然遭到了拒絕。原來馬姑娘已被別人看中,只是她自己不同意,那人便疏通院方,對馬姑娘施加壓力。這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馬姑娘無奈之下,便把救濟院里的另一位姑娘介紹給了張恨水,這姑娘就是胡秋霞。

胡秋霞原本是四川人,出身貧苦人家,自幼被拐賣到北京當了丫頭。因為不堪忍受主人的虐待,而進了救濟院。胡秋霞性格豪爽,與柔弱文靜的馬姑娘互相照顧,情同姐妹。

張恨水聽了胡秋霞的身世后,十分同情,也因為是馬姑娘的介紹,不由得產生了「愛屋及烏」的想法。他娶回了胡秋霞,接著就把對愛情的渴求和對不幸弱女子的深切同情,全部都傾注在了她身上。

胡秋霞意外地得到這樣一位丈夫,一個舒適的家,當然對張恨水充滿了感激之情,盡心盡力地照顧張恨水的生活。雖然胡秋霞沒有文化,卻能繪聲繪色地講述她往昔的不幸生活遭遇。

幾年后,張恨水的長篇小說《落霞孤鶩》問世,書中說的是婦女留養院的兩個姑娘-馮玉如、落霞和青年江秋鶩的愛情故事。那段關于留養院的生活描述,自然得力于胡秋霞的幫助。

書中人物落霞的原型就是胡秋霞,這也是確實無疑的。張恨水在這部以胡秋霞為模特兒的作品中所表現出的人道主義思想,更是真實地反映了他與胡秋霞結合的思想基礎。

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它并非真實生活的記錄。書中自然也編撰了許多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也都做了許多的藝術加工。

張恨水和胡秋霞結婚后,兩個人各有所得,生活還是幸福的。遺憾的是好景不長,文化的懸殊和生活中各種復雜的因素,使張恨水與胡秋霞之間終于產生了裂痕。

一九二六年,張恨水已是聞名南北的小說家了,各方面的收入也日漸豐厚,便把全家老小都接到北京來同住,原本只有兩個人的小家庭頓時變成了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

這時,秋霞已經有了第一個女兒慰兒。親人團聚,添人進口,雖然不乏歡樂,卻也為張恨水增加了不少的煩惱和勞累,他不可能經常和胡秋霞單獨在一起。寫小說是張恨水生命的一部分,現在又成了他維持一大家子人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于是張恨水日夜工作,白天在家寫小說,有時要同時寫幾部小說在兒家報紙上連載,夜晚還要到報館去編報。

在張恨水極度繁忙的情況下,胡秋霞感到自己受了冷落,常常獨自一人借酒澆愁。作為一個女人,胡秋霞需要的是丈夫的溫存與憐愛,而作為一個家庭支柱的張恨水需要的是妻子與他共負生活的重擔,分享創作的喜悅。可是,兩個人都不能夠從對方那里得到自己所最想要得到的東西。

胡秋霞原本是性格直率外向的人,喝醉了酒更無所顧忌,常常會摔東西,罵人。一遇到這種情況,張恨水便躲進書房,與他小說中的人物為伴去了。兩個人的差異一旦顯現出來,裂痕就變得更加難以彌合。他們兩個人就這樣生活在無奈之中。

一九二八年,張恨水在《世界日報》編副刊,結識了一位能寫小說會做詩的女讀者,這很自然便引起了他的愛慕之心。那年,他不過只有三十三歲,雖然已經有過兩次不理想的婚姻,張恨水卻從來沒有對異性產生過這種感情。

但他知道,他與這位獨具魅力的女讀者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張恨水的第一次婚姻是封建包辦的,可以不必計較,但他和胡秋霞的結合,是張恨水自己的選擇。盡管他現在明白,他和胡秋霞之間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他對于胡秋霞的同情并不能等同于愛情;失婚?首先在張恨水自己的道德準則下就通不過。

更何況,他們兩個人已經有了兩個孩子,而胡秋霞一旦離開了他便無依無靠。于是,張恨水的這腔熱情,只能是自生自滅了。可以說張恨水在情感上是個半舊式的人物,在思想上他有著自己的雙重標準。

張恨水戲稱自己是中國文人的黃昏。他渴望紅袖添香的溫情,向往志同道合的知己,卻又有著非常傳統的道德觀和責任感。張恨水的一生都在竭盡心力地做一個完人,做好兒子、好兄弟、好父親、好丈夫。

天知道為了這種責任,為了他的新舊兩種理想,他的內心深處經歷了怎樣的風雨,走過了怎樣的歷程。張恨水是一位孤獨者,在精神生活的寂寞中,他惟一的辦法就是發憤寫作出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來排遣內心的郁悶,可謂是「強為歡笑誰都說,字字傷心是血絲」。

這只是張恨水婚戀史中一個小小的插曲,它并未成為真正的愛情的樂章,但卻反映了在他年輕的心里,依然懷有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兩年之后,他終于落入愛情的漩渦,造成了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婚姻,一次由相互愛慕開始,直至終生相依相隨的婚姻。

第三任妻子周南——最是并蒂鴛鴦情

關于張恨水的第三次婚姻,有文章說:春明女中的學生周淑云,讀了《啼笑姻緣》后,竟至默默愛上了它的作者。在周淑云的想象中,她認定了自己的前世就是《啼笑姻緣》中的沈鳳喜,而張恨水似乎就是那位溫柔多情的樊家樹的化身。

周淑云被這種單相思折磨得死去活來,卻與張恨水仍舊是無緣相見。張恨水第一次見到周淑云是在一次游藝會上。張恨水在那次的游藝會上見到了一位能歌善舞的少女,她就是春明女中的學生周淑云。

周淑云是云南人,性格恬靜,舉止大方,雖不十分漂亮,但非常清秀,一雙含情脈脈的丹鳳眼,兩個深深的小酒窩,猶如一朵含苞初開的荷花。

幾十年后,台灣女作家林海音還能清楚地回憶起她在春明女中念書時,那位比自己低兩年級的同學一一被大家稱為「乖乖妹」的周淑云。

林海音說周淑云是一個非常活躍、招人喜愛的女孩子。所以毫不奇怪,當時的張恨水只不過是見了周淑云一面,周淑云那嬌小活潑的身影便深深地印在張恨水的腦海里了。

由于張恨水的大妹妹張其范是春明女中的教師,在師生的來往中,張恨水與周淑云相識了。周淑云十分愛讀張恨水的小說,也酷愛唱京戲,偏巧張恨水本人也是個京戲迷。

雖然兩個人的年齡相差將近二十歲,但是卻經常在一起談小說,談京戲,好像有永遠都談不完的話。日子漸漸流逝,張恨水也慢慢地將周淑云看做是自己的紅顏知己,而周淑云對張恨水的感覺也由仰慕進而提升為了愛戀之情。

兩情相好,自然會談及婚嫁,張恨水向周淑云如實說明了自己曾經有過兩次婚姻經歷的狀況和此時無奈的心情。誰知周淑云卻表示,只要能和張恨水終生相伴,她并不計較張恨水已經有了妻子。

張恨水頓時感覺喜出望外,覺得自己真正的愛情終于在歷經坎坷之后找到了歸宿,他將開始自己人生新的篇章。此時的張恨水得知了姑娘的心意之后,再也顧不得他已經結發的妻子們。

這一次,張恨水決定為了自己的愛情而邁出勇敢的一步一與周淑云結婚。張恨水聯想到《詩經,國風》第一章「周南」二字,取它的雅致之意,張恨水便為周淑云改名為周南。

從此,張恨水的情感世界終于有了歸屬。那是一九三一年,那個年代,男人娶幾房妻室并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張恨水卻認為,他與周南的結合,是他們兩個人由于相互愛慕而產生的真正的婚姻,他必須按照老規矩,對周南進行「明媒正娶」。

于是,張恨水開始忙著租房子,置辦傢俱,托人說媒,行聘迎娶,一切都遵照正規的儀式進行。然后,張恨水和周南兩人又雙雙南游蘇州、杭州和上海,共同度過了一個「新派」的蜜月。

熟悉張恨水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小說中,不乏瀟灑、浪漫的愛情生活的描寫;而在他的生活中,一輩子卻只有這一次真正的「瀟灑走一回」。

這次與周南的婚姻,給張恨水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感受。南游歸來后,張恨水又全力投人了自己鐘愛的寫作。過去張恨水曾經說自己是「文字機器」、「新聞工作的苦力」,而現在卻與原來的感受不同了,辛勤的筆耕成為了愉快的享受。

在張恨水工作時,他們夫婦二人一個伏案揮毫,一個鋪紙研墨;在寫作休息的空當,他們夫妻會很有興致的下上一盤棋,或是一個人彈琴,另一個人滿懷深情的清唱一首情歌。

這一時期,可以算的上是張恨水生活上最幸福的時期,也是他創作上的豐收時期。張恨水在繼續完成長篇小說《金粉世家》的同時,又開始創作了他的《錦片前程》、《水滸別傳》等幾部小說。

「九·一八」事變促使張恨水把自己的筆鋒轉向了抗日。據說張恨水曾經在短短的二十六天里,完成了他支持抗日戰爭的三篇小說、一個劇本、一組筆記和兩組詩。

張恨水雖然與周南另外組成了家庭,但是張恨水對胡秋霞仍然盡著他做丈夫的義務。周南在這一點上非常體諒自己的丈夫張恨水,對張恨水的舊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從不做干預。

周南體現了她作為一個知識女性所特有的寬容與大度,但是胡秋霞卻不能接受張恨水與周南已經結婚這個現實。胡秋霞因為惱怒和悲恨而導致心情十分糟糕,于是她就越發沉溺于酒這種杯中之物。

但由于張恨水和周南是與胡秋霞分開生活,三個人之間倒也相安無事。這樣的日子一直到了一九三六年,張恨水和張友鸞在南京合辦《南京人報》,于是就把家人從北平接到了南京。

胡秋霞的兩個女兒都在一九三二年死于猩紅熱,此時,胡秋霞身邊的兒子張曉水也已經八歲了。周南也有了兩個兒子,張二水和張全。

圖 | 張恨水和周南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了,張恨水只好把家眷送回到安徽老家,自己一人留在南京生活。就在南京淪陷的前幾天,《南京人報》被迫停刊了。張友鸞應邀參加重慶《新民報》創刊工作,帶著全家去了重慶。張恨水只身一人,隨后也到了重慶,參加了《新民報》的創刊工作。

一九三八年,戰爭的局勢日趨緊張,在安徽的周南惦記遠去的丈夫張恨水,時常寢食難安。這時,她的第三個兒子張伍出世還不滿周歲,可是周南決心不顧關山的險阻,要去千里尋夫。

周南隨后把五歲的二水托付給她的母親,自己便懷抱著張伍,領著三歲的張全走上了尋找丈夫張恨水的道路。在那段戰火紛飛的年月里,一個二十多歲的柔弱女子,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孤身一人從安徽跑到四川,一路上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光是周南身上的那股勇氣,也確實令人驚嘆。可以猜測到,當張恨水在重慶與周南重逢時,他們夫婦兩人是多麼驚喜,多麼激動。

從這次的艱難重逢后,張恨水與周南在重慶海棠溪的茅屋里共同度過了風雨飄搖的八年。那時,周南和孩子們住在離重慶城五十里遠的南溫泉,張恨水每天要到《新民報》去上班,一天往返五十里。

南溫泉的土房子里四面漏雨,張恨水只好早早人睡,一清早起來趁著天光寫稿子。為了改善生活,周南甚至養了一頭豬,因為怕影響張恨水寫作而只好每天一早趕上山,晚上再找回來,直到過年時張恨水也鬧不明白,周南哪來的本事搞到一整頭豬。

然而,南溫泉的破屋里也充滿著夫唱婦隨琴瑟和鳴的快樂。每天張恨水都會采來美麗的山花,插在一只破酒瓶里。在閑暇時,他居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二胡,而周南是北京城里小有名氣的票友,夫婦倆在山溝里和著空襲警報夫拉婦唱,成了那時重慶北溫泉文化人心向往之的景觀。

也是在這八年間,他們又有了兩個女兒,明明和蓉蓉。期間,張恨水和周南的物質生活是相當清苦的,但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卻是極其豐富的。

在明明的《回憶我的父親張恨水》一書中,「養豬」、「吃‘平價米’」、「‘山窗小品’和我的童年」等數篇文章,都對他們一家人當時苦中有樂的生活,做了極有情趣的記敘。

當年周南曾經以「南女士」署名,在《新民報》上發表過《早市雜詩》。從詩中的語句「嫁得相如已十年,良辰小祝購葷鮮,一籃紅翠休嫌薄,此是文章萬字錢」,以及「朝霞沾鞋半染衣,街頭濃霧比人低,曉涼敢說依辛苦,昨夜陶潛負米歸」,可以看出她與張恨水甘苦與共的生活,也可以看出她對張恨水的體貼、摯愛之情。

應當說,周南的慰藉和關懷,對張恨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周南所給予張恨水的溫情,使張恨水能夠安貧若素,在戰爭時代生活的重壓下,仍舊筆耕不輟。

也是在這八年中,國家的興亡、民族的災難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激發了張恨水先生作為一個有是非有骨氣有良知的中國文人的戰斗激情。他的抗戰小說如泉奔涌,一系列鮮活的抗戰人物使他的小說世界變得更加豐滿厚重。如《八十一夢》、《水滸新傳》等許多好作品,就是那個時期張恨水的代表作。

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張恨水帶著周南和兩雙兒女到安慶探望久別的老母親,隨后又因為北平《新民報》的創刊而獨自去了北平。在到達北平之后,張恨水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大的房子,于一九四七年底將周南、胡秋霞和孩子們都接了來,大家在一起共同生活。

不幸的是,經歷了八年的分離,胡秋霞和張恨水的思想距離越拉越遠了,這使得胡秋霞并沒有感受到與丈夫久別重聚的喜悅。雖然在一九四八年胡秋霞又有了一個女兒,但她心情一直不好,而且喝酒已經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更加不能讓人理解的就是,胡秋霞總是動不動就吵鬧,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寧。

最后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張恨水幾經思量,只得另外購買一處房子,安頓胡秋霞和她的兩個孩子。張恨水每個月會去探望胡秋霞和孩子們一次,并且為他們送去生活費。從此,張恨水和胡秋霞再也沒有在一起生活過。

一九四八年的秋天,張恨水辭去了《新民報》的工作,在家中專門從事寫作。不料,一九四九年六月的一天,張恨水突然患了腦溢血,馬上送去醫院搶救,誰知道等他醒來的時候他已經患上了半身不遂。

周南一直陪在張恨水的身邊侍奉湯藥,日夜守護,另外一方面她還要應付一家人的生活。為了支付張恨水住院期間昂貴的醫療費用,周南賣掉了自己僅有的一點首飾。

這一年,周南的小兒子張同出世,家中六個孩子嗷嗷待哺;老家徐文淑那里,每月還需要寄贍養費;胡秋霞和一雙兒女也要生活。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一九五一年,周南賣掉住了三年的大宅院一一那是張恨水為周南所購置的惟一不動產,換了一個小院落來節省生活開支。那個小院落也就是後來周南和張恨水相繼度過生命最后時刻的西四磚塔胡同四十三號。

經過一段時期的療養和周南的悉心照料,張恨水的病情逐漸好轉,并在一九五三年恢復了寫作。一九五五年的時候,張恨水竟然獨自一人南游,由北京回到了合肥,回到闊別了十年的故土,又經過南京、上海、濟南返回北京。但是,就在他重獲生命的第二個春天,周南卻因為勞累而病倒了。

從抗日戰爭起,周南與張恨水就開始了他們憂患半生、相依為命的生活。周南本來身體就很單薄,加上家中的孩子多,長期過度操勞,身體就越發瘦弱了。

一九五六年,她被檢查發現患了癌癥,她自己知道兇多吉少,常常躲在背地里獨自一人悄悄哭泣,但是在丈夫張恨水的面前,周南還要強作歡顏,以免身邊的親人為自己擔心。雖然經過了兩次手術,但是都收效甚微。到了一九五九年,周南終于臥床不起,隨后在她四十四歲時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周南因病而去世,對張恨水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張恨水不能沒有周南,他在自己的床頭掛滿了周南的照片,好讓自己一抬眼就能看見,猶如自己的妻子周南仍舊陪伴在身邊。張恨水寫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詩和詞,追憶他與周南同甘共苦的往日,傾訴他對周南的無盡思念。

張恨水曾經十分悲痛地吟誦道:「只是一場春夢破,青衫淚擁哭墳旁」;「如今癡坐茶煙淡,齋冷休之幾個知「;「四更眉月窺窗久,不覺思人坐天明」,這些詩句表達了他對亡妻的深深懷念。這些詩詞都已經收錄進了《張恨水全集》。

1966年攝于北京磚塔胡同43號院的全家福,二排左一張恨水,左二胡秋霞霞

其中在張恨水的書桌上有未完成的封筆之作,那就是他在一九六五年寫的三闋詞。雖然字跡已經變得有一些難以辨認,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以顫抖的手和顫抖的心,在一聲聲呼喚著周南。

周南去世后胡秋霞也并未忘情于張恨水,她也常去看望他。她曾表示愿意陪伴張恨水度過晚年,卻被張恨水謝絕了。因為他不愿承認周南已經離開了人世的事實,他要保留他和周南共同生活的一切,守著周南的照片和遺物,直到他自己離開人世的一天。張恨水是在子女們的愛護下和老朋友們的友情中,于一九六七年逝世的。

胡秋霞雖然失去了張恨水的愛,但她的晚年還是很幸福的。她一直守著兒子張曉水、女兒張正生活。張曉水執教于北京外語學院,在一九五五年結婚,生有二子一女。張恨水去世后,周南的孩子們也常去看望胡秋霞。胡秋霞的晚年可以說得上是兒孫繞膝,一直到她一九八二年病逝。

如今張恨水與他曾經的三位夫人都已經長眠于地下,張恨水的作品卻依然長存人間。一代小說大家,用他的筆寫出了二十世紀上半葉我國社會的形形色色,寫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悲歡離合。而他自己的愛情婚姻生活,也和他的作品一樣,深深地打下了那個時代的烙印。張恨水的婚戀史與他的創作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們都是歷史的鏡子,帶給人們的是對歷史的了解和思索。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
三國時期命運凄慘的6位美女:一位成為玩物,一位被劉備當肉吃了!
2023/08/03
為何李世民敢向父親造反,而朱棣卻不敢?看看李世民的底氣!
2023/08/03
歷史上的3大陽謀:明明知道是個陷阱卻無力反擊,千年來無人能破
2023/08/03
三國有一對奇葩父女,父親亡了曹操的天下,女兒毀了司馬懿的社稷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張郃:是司馬懿的克星,諸葛亮也是他的手下敗將
2023/08/03
正史中的劉備武力到底有多強?5位大將全死在他手上,都有誰?
2023/08/03
匈奴給漢武帝下戰書:天心取米,漢朝小吏每個字添一筆,嚇退匈奴
2023/08/03
歷史上的張昌宗有多帥?憑什麼能同時服侍武則天、太平公主母女
2023/08/03
武則天外甥賀蘭敏之:勾引89歲外祖母,強占太子妃,玷污太平公主
2023/08/03
袁克文:袁世凱最喜愛的兒子,公然反對帝制,迷戀酒色遺產僅20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