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為何很少生出癡呆兒?原因其實很簡單

草莓粉碎机 2023/07/28 檢舉 我要評論

古時候的皇族,他們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于是就會和近親成婚,那時候十分盛行「表哥娶表妹」的婚姻。在古代也是如此,一些歐洲國家同樣是。歐洲國家曾經還頒布出相關的法令,不許皇室成員與外室成婚,否則皇室的身份就會被消除。

十九世紀著名的英國皇室,維多利亞女王,她就十分堅持要保證皇族的血統,所以造成許多皇室的后代患上了后遺癥,整個皇室差點因此敗落。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我們都知道近親結婚有很大的弊端,因為孩子會患上非常嚴重的后遺癥。近親之間,遺傳基因都是相同的,新生兒很容易遺傳到先天的疾病,即便是幸存下來,當他們再近親成婚時,這個遺傳基因還是會傳給下一代。

在古代,皇族也十分盛行近親成婚,許多老百姓,也會為了親上加親,而讓子女和表親成婚,以此來壯大整個家族。

比如西漢時期的王昭君,她遠嫁到遙遠的匈奴去和親。然而三年的時間,王昭君的丈夫大漢就去世了,根據匈奴的習俗,王昭君又被迫嫁于大漢的兒子。

就這樣又生活了十一年,大漢的兒子也去世了,于是王昭君依照舊例,又嫁給了孫子輩的大漢。形成了嫁給祖孫三代為妻的奇葩場景。

我們只知道王昭君是為了漢朝的和平,而嫁到匈奴去的,但不知道的是,她前后一共嫁給了祖孫三代人,其生活十分凄慘。

還有歷史上著名的呂雉,她為了籠絡關系、穩固權力,所以讓兒子劉盈娶了年僅十歲的親外甥女,雖然史書上記載他們只是有名無實的夫妻,但這種近親成婚的例子,在古代似乎是常有的事。

那麼為何古代很少生出癡呆兒?或是患有遺傳疾病的后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古代人的思想雖然封建,自己的婚姻大事要由父母做主,但是他們不會要求后代必須和近親結婚。就算是要「親上加親」,拉進親戚之間的關系,但大多數是和遠房表親成婚,并不是三代以內的近親。

那麼遠房表親指的是什麼呢?也就是血緣關系疏遠,但是又同族同姓的親屬。隔了三代以上,就是遠房親戚了。

其次,古人結婚的年齡非常早,十幾歲時就已經成婚,但是這個年紀人們的身體還未發育成熟,很多古代女子懷孕生下的孩子大多會夭折。

據記載,康熙皇帝12歲就有了第一個兒子,可惜因為夭折去世了。雖然他的子女眾多,但是夭折的數量也不少。

還有就是,古代實行「一夫多妻制」,男子可以找很多房老婆,即便是和表親成了婚的,他還會有其他的妾室,因此也就降低了后代身體患有缺陷的危險。

如今的現代,為了減少近親成婚所帶來的危害,所以規定只要是直系親屬,或是三代以內的旁系親屬,是不允許成婚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