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起兵后,陳圓圓說:「不必顧慮我的安全,請務必保住根根平安。」此后,康熙對平西王血脈斬草除根,沒成想,陳圓圓竟意外地保住了吳三桂最后的血脈......
提起吳三桂的兒子,長子吳應熊應該是名氣最大的。畢竟通過金庸先生的藝術創作,吳應熊的形象深入人心。不過,吳三桂的兒子眾多,其實還有個兒子稍有名氣,他就是吳應麒,又名吳啟華。
吳應麒在史料中的記載不多,最離奇的是,吳三桂一死,他帶著侄子吳世璠退守昆明后,竟然從此人間蒸發了。即便是吳世璠兵敗自盡,都未曾有吳應麒的身影出現,那麼他到底去哪了呢?有一種說法是,吳應麒與陳圓圓歸隱了。
吳應麒之所以能在史書中留下點名氣,還是因為與明清一位著名猛將有關聯,這個人便是有著「活呂布」之稱的王輔臣。
王輔臣這個人一生叛變七次,是個讓多爾袞十分忌憚的人,也是讓康熙極為欣賞的武將。盡管王輔臣像呂布一般時常易主,但他卻是個極其講義氣的人,所謂「叛變」 多是身不由己。
在歸降康熙之前,王輔臣其實是平西王吳三桂的人,他和吳應麒一樣都屬于驍勇善戰的猛將,不過兩個人誰都不服對方。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越是有本事的人就越容易目中無人。
一次,恰逢軍營中聚餐,有位馬總兵宴請眾人。誰知,這些戰場上的糙老爺們幾杯酒下肚,就開始忘乎所以了。
這時,王輔臣的飯碗里竟然躺著一只死蒼蠅,他知道馬總兵這個人暴戾無常,曾經因為手下人犯了一點小錯,就活活將對方打死了。如今自己的飯碗里竟然有這等臟東西,這個后廚恐怕也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于是,善心的王輔臣打算悶不吭聲,打馬虎眼地讓這事過去。不過說來也是巧,這時一旁有個眼尖的人叫囂道:「呦,王總兵還能吃下蒼蠅呢!」
王輔臣很是尷尬,只得裝作蠻不在乎地說道:「我等都是在戰場上身經百戰的人,早都經歷過九死一生了。區區一只蒼蠅而已,便是吃了又何妨?」
那人也是不夠善解人意,竟然起哄道:「我就賭你王總兵不敢吃!」
話音一落,營賬中頓時就像開了鍋一樣吵嚷起來,眾人都在拭目以待。
事情到了這一步,王輔臣別無他法,只能硬著頭皮把蒼蠅咽進了肚子里。就在這時,吳應麒卻出言譏笑道:「王總兵可不是一般人哪!別人賭兄長敢吃蒼蠅,兄長二話不說直接就吃。我賭兄長別說是吃個蒼蠅,就是有一坨大便,你也照吃不誤!」
吳應麒這番話可絲毫沒有玩笑的成分,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嘲笑,王輔臣也不是個慫包,當即就翻了臉,指著吳應麒的鼻子破口大罵:「別人都怕你,就因為你頂著平西王侄子的名號,你別以為我王輔臣也怕你!你算個什麼東西!別說是你,你們吳氏子孫的骨髓、心肝,我都敢挖來吃!」
不消說,吳應麒算是和王輔臣結下梁子了。後來,這事傳到吳三桂那就變了味,變成了王輔臣甚至要吃他的骨血,王輔臣自知不能被吳三桂所容,只得與其分道揚鑣,也使得吳三桂痛失一名猛將,且間接為康熙助了一臂之力。
吳應麒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能在史書上留下墨痕,竟然還是因為酒后的這場失言,使他看起來如此粗俗不堪且小肚雞腸。
可能很多人會納悶,王輔臣為何稱吳應麒為平西王的侄子呢?當然了,這并非王輔臣的口誤,而是不爭的事實。
吳應麒是吳應熊的弟弟,也是吳三桂的親生兒子。不過呢,他自幼就被過繼給了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從小到大都是喊吳三鳳為「父親」,喚吳三桂為「叔叔」。
等到吳應麒長到9歲那年,才被正式接進了平西王府,而他也有了一位撫育照顧自己的「母親」,此人便是吳三桂的寵妾——「秦淮八艷」之一的陳圓圓。
陳圓圓本姓「邢」,是地道的江南女子,也有著江南特有的婉約和柔情。只可惜,她自幼命苦,由于父母雙亡只能寄養在姨母家。又因自幼生得玲瓏剔透,慘被市儈的姨夫賣進了梨園。
陳圓圓不僅生得花容月色,歌舞技藝、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她初次登上舞台,便因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而大放異彩,從此名動江南。
在進京之前,陳圓圓有過一段情,甚至曾被納為妾室,可惜她不為對方正妻所容,最終被外戚田弘遇掠奪入京。
田弘遇是崇禎皇帝寵妃田氏之父,他擔心女兒年老色衰后會失去寵愛,便四處「獵艷」。得到陳圓圓的田弘遇如獲至寶,迫不及待地讓女兒將其引薦給崇禎皇帝。
可惜啊,此時的大明王朝搖搖欲墜,整日憂心忡忡的崇禎皇帝根本無心女色,陳圓圓這等絕色入宮三個月,竟未曾得到皇帝的寵幸,絕望的田弘遇只得將陳圓圓帶回了府中。
不過,田弘遇也并非好色之徒,他想要好好利用陳圓圓的價值,便沒有將其占為己有。這時,他想到巴結手握重兵的吳三桂,這才設宴將其請入了府中。
宴席之上,一群歌姬魚貫而出,各個盛裝明艷,唯有一個女子穿著淡雅卻依然擋不住她驚為天人的容顏。是的,此女便是陳圓圓。
吳三桂看得呆了,最終也動了心。田弘遇自然要成人之美,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
《明史·流寇傳》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曾多次向吳三桂拋來橄欖枝。吳三桂是猶豫的,他曾想過歸降李自成,可是同樣也畏懼滿清的力量。
就在吳三桂左右為難之際,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擄走了陳圓圓及吳三桂的家人,此舉頓時激怒了吳三桂,使得他一邊假意投靠李自成,一邊與多爾袞里應外合,最終使得遭受重創的李自成倉皇出逃,而吳三桂也救回了美人。
自此,陳圓圓跟隨吳三桂南征北戰,吳三桂始終將她帶在身邊,寸步不離,而陳圓圓更是「寵冠后宮」。
關于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的關系,也因為陳圓圓而讓后世有了諸多猜測。究竟是吳三桂因為沖冠一發救紅顏,而選擇投降滿清,還是李自成因為陳圓圓而失去了到手的政權,后世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不過,陳圓圓卻為此背上了紅顏禍水的黑鍋,這卻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陳圓圓的美貌讓她一生數次輾轉,她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卻始終身不由己。沒有人真正憐惜她,追逐的不過是這具美麗的皮囊罷了。
所謂色衰而愛弛,即便美若陳圓圓,也逃不過這個魔咒。
吳三桂獨霸云南之后,開始過上了紙醉金迷的快活日子。此后,他身邊的美人不斷,在晚清的《漫游紀略》中記載為「園囿聲伎之盛,僭侈逾禁中」,可見吳三桂的奢靡貪婪。
這些采買來的歌姬也不過十四五歲,相較于多年陪伴的陳圓圓來說,確實足夠年輕,而陳圓圓已經算得上是人老珠黃。
經歷過太多是非的陳圓圓,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加之她對吳三桂始終懷有的反心十分厭惡,自己又深受王妃的反感,便向吳三桂要了一處偏僻的庵所,終日吃齋念佛,試圖了此殘生。
當然,陳圓圓心中還是有牽掛的,那就是放心不下養子吳應麒。
自從吳應麒九歲那年與陳圓圓相依為命開始,他們之間便親如母子。陳圓圓將自己的滿腔母愛傾注于吳應麒身上,這才算有了生活的寄托。而吳應麒雖然性格跋扈,對待陳圓圓卻極為聽話孝順。
吳三桂起兵之前,為了防止陳圓圓再次被擄,她的藏身問題便成了一個難題。當時,陳圓圓對吳三桂說:「我的安危是小,但是一定要護好根根。」
「根根」便是吳應麒,之所以如此稱呼他,也算是陳圓圓的未卜先知吧,畢竟吳應麒也確實成為了吳三桂的唯一血脈。
不過,在生死安危面前,陳圓圓首先想到的是這個養子,足見他們之間的情分深厚。
但是在外人眼中,吳應麒依然是吳三桂的侄子罷了。此時的眾人并沒有想到,正是由于吳應麒這樣特殊的身份,才被清廷排除在了吳三桂嫡系子孫之外,反而成為了漏網之魚。
1678年,剛剛建立大周,又自立為帝的吳三桂,在做了五個月皇帝之后便抱憾而終。吳應熊的長子吳世璠繼位,吳應麒則負責守護侄子退守昆明。
讓人費解的是,吳應麒自此便在史書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有人說他被清軍所殺,有人說他被自己人所殺。
吳世璠這位小皇帝當時不過十多歲,國丈郭壯圖畏懼吳應麒的勢力,在清軍逼近貴陽時,郭壯圖率軍前去支援。吳應麒高興地出城迎接,此后,郭壯圖的人趁其不備便勒死了他,落個尸骨無存,這才使他莫名的在史料中「失蹤」了。
關于吳應麒的結局還有一種說法,便是他跟隨陳圓圓歸隱了。
自從吳三桂自立為帝后,陳圓圓心中始終隱隱不安。吳世璠繼位后,陳圓圓對這個小朝廷更是失望至極,于是向吳三桂舊部馬寶提出了要保護吳應麒的想法。
此后,陳圓圓與吳應麒秘密離開云南,中途又將陳圓圓的衣服和頭飾扔入蓮花池,制造一種她已經死亡的假象。馬寶又配合著到處宣揚陳圓圓自盡的消息,一路逃難雖然不易,但也算暫時逃離了苦海。
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吳三桂的所有嫡系子孫都被處決了,唯有吳應麒逃脫了,這一切還要感謝陳圓圓。
她的一生身不由己,數次被霸占,只因這一副絕世的皮囊。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男人們之間爭名逐利,卻要將這些罪責栽贓到女人身上。她心中有太多無奈和委屈,最后唯有常伴青燈古佛旁。
放棄何嘗不是一種通透?
陳圓圓要感謝金庸先生,借著韋小寶的嘴給了她最大的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