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座廟宇,以姜太公為主祭,兩邊分立五位歷代軍神,更有六十二名各朝巔峰武將。這座廟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成王廟,這些人被稱為「武廟七十二將」。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不少將領都被后世選入武廟當中,比如蜀之諸葛、魏之張遼、吳之周瑜。
可就是這麼一座紀念頂尖戰將的廟宇里,卻沒有蜀漢最后倚柱姜維的影子,反倒是有他一生之敵鄧艾的位置。
這是為什麼呢?
「三國」之所以被人津津樂道,正是因為那段歷史中涌現出無數能人猛將,早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三國」的故事就已經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
于是乎說書先生和不少文人、百姓極其熱衷于給三國武將、謀士進行排名,甚至會為其配備相應的綽號。在諸葛亮、龐統、司馬懿相繼離世之后,「幼麟姜維」成為后三國時期被瞻仰的對象。
所以,世人對于姜維多少有些感情寄托,一方面是源于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另一方面則是姜維作為蜀漢最后倚柱,直到后主劉禪投降他都沒有放棄光復漢室,與諸葛亮兩相輝映。
可是文學作品太容易傾訴過多的情感,導致世人對歷史人物的認知產生偏差。姜維固然能力很強,也具備了能臣的優秀品質,可惜的對于軍事才能來說,他真的比不上宿敵鄧艾。發生了什麼事呢?
諸葛亮在世時「繼先帝之遺志」六出祁山,以彈丸之地強行攻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多次出征并沒有實際上的進展,反而消耗了不少蜀國的國力。
當然,并不是說諸葛亮不理智,而是完全出于無奈。因為蜀國地方小人才又少,長時間的拉鋸戰根本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賭國運,以快打快。
到了姜維掌權之后,他比諸葛亮更加激進。根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之間,短短24年中姜維總共統籌、發動了11次北伐,幾乎平均兩年一次。而他所取得的戰果更加比不上諸葛亮。
諸葛亮斬殺過五子良將碩果僅存的張郃,曾攻下過天水三郡降伏了姜維,又拿下了武都、陰平兩郡,占據了重要的地理位置。
然而,姜維唯一一次大勝是在公元255年,擊殺了數萬名魏軍。 自此之后,姜維再沒能有所作為,反而遇上了他這一生之敵鄧艾。
比起姜維27歲就被諸葛亮看重和提拔,比姜維還大五歲的鄧艾仕途上可以說是泥濘不堪。
因為常年動亂,幼年時期的鄧艾只能靠給別人放牛為生。好在鄧氏一族曾經也是望族,從小受過良好教育的鄧艾在村民當中脫穎而出,被舉薦為典農都尉,相當于縣長一職,只不過管轄范圍只限于農事。
可是長官看到鄧艾有口吃,認為他不能做好這份工作,便否決了這次舉薦,只讓他看守糧草當一個小吏。能當上小吏就說明能吃飽飯,這對于窮困的鄧艾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可是他并沒有滿足于當下,每每丈量田地時,他眺望起遠處的山川湖泊,跟同僚們比劃著哪里可以駐扎,哪里可以埋伏。大家聽過只是笑笑,沒人把這些話當成一回事。
一直到公元240年,43歲的鄧艾終于等到了人生轉折。此時魏國劍指東吳,正在籌措糧草和考察屯田。當了二十年小吏的鄧艾寫出一本《濟河論》,深切剖析了東南屯田的位置和方法,深受司馬懿賞識。
就這樣,年近半百的鄧艾搖身一變,成為司馬懿的秘書,并逐漸升任為尚書郎。
可以說大器晚成的鄧艾,以自己對屯田的理解,以四萬軍事輪休的方式,一邊戍守一邊種田,解決了消耗多年的魏國政權的軍需問題,延續了魏國凌駕于蜀、吳的軍事力量。
等到司馬懿去世之后,鄧艾開始逐漸掌握兵權,并于姜維展開正面對決。
公元257年魏將諸葛誕聯合東吳起兵反抗司馬昭,姜維得知消息后當即北出進攻魏國西北。不論姜維如何挑釁,鄧艾就是不應戰,一直拖到諸葛誕大敗,姜維都沒能向前挺進一步。
段谷之戰前期,姜維斬殺數萬魏軍士氣大振,于是姜維占據狄道、包圍上邽。鄧艾力排眾議沒有發兵支援,一直熬到蜀軍士氣消散、魏國派大軍趕過來,逼得姜維退回鐘題。
鄧艾預計姜維肯定賊心不死,果然次年春天,姜維與胡濟兵分兩路奔向上邽。
由于路線問題,胡濟并沒能按時到達,撤退的過程中想要抄近路與胡濟匯合,故而選擇了段谷。這次鄧艾反守為攻,立即出兵截殺,蜀軍死傷甚多,百姓怨聲載道。姜維只得上書自貶,以安民憤。
公元262年姜維再次出兵,不料鄧艾棋先一著,率先占領了有利地形,以逸待勞阻擊姜維。蜀軍本就后勤乏力,此時又沒了可以穩扎穩打的地形駐扎,只能硬著頭皮和魏軍硬碰硬,又被鄧艾擊敗。
與此同時,劉禪信任宦官黃皓,姜維在朝中的地位深受影響。尤其在姜維上書請求劉禪斬殺黃浩并被劉禪拒絕后,姜維更加不敢回朝,只能駐守在蜀國邊界。
此時的魏國開始實行「先滅蜀、后滅吳」的滅國計劃,鄧艾、鐘會等人率領十六萬魏軍進攻蜀國。在姜維和鐘會于劍閣對峙的之時,鄧艾率領精兵偷渡陰平,伐木開山,越過七百里山區直搗成都。
后主劉禪大驚失色,投降了鄧艾。劉禪投降許久之后,姜維才得到消息,氣得七竅生煙。雖然姜維後來成功策反鐘會,讓鐘會和鄧艾兩人產生矛盾而死,但是蜀國無法復國也是不爭的事實。
綜上所述,姜維在遇到鄧艾之前,即便窮兵黷武,還是能取得一些戰果。可當鄧艾逐漸掌握兵權之后,姜維就很難再有成就。由此可見,鄧艾確實要比將為棋高一著,也難怪會入選武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