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首《垓下歌》出自項羽被圍垓下時的感嘆,他嘆息自己空有一身武藝,最終卻還是兵敗如山倒,最終落到了這個地步。項羽并未稱帝,也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王朝,但司馬遷在《史記》中還是給了項羽帝王般的待遇,給他安排了原本只有皇帝才能有的本紀。
那麼,項羽為何如此受到重視呢?主要是因為他有四項過人之處,至今還沒有人能夠同時超越。
《項羽本紀》中記載他「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然沒有具體說扛的是怎樣的鼎,有多重,但我們可以根據現存的古代鼎進行推測。
中國國家博物館里存的大盂鼎重153.5公斤,這已經屬于較輕的鼎了。而同樣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后母戊鼎重832.84公斤,是目前已知最重的鼎。
即便按照較輕的大盂鼎來算,項羽也是能扛起150多公斤的東西了,并且是扛起來,而不僅僅是舉一下,這個水平已經相當驚人了。
而如果項羽能舉起的是七八百公斤的大鼎的話,那簡直就屬于超人了,目前還沒有人類能達到這一水平。
而最關鍵的是,這一事實是記錄在《史記》這一可信度較高的正史中的,而不是來自于某部小說或野史雜談,因此大機率是真實的。
而許多小說中也有許多力氣十分夸張,能夠舉起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東西的武將,比如李元霸用的就是一對各四百斤的大鐵錘,但這些都是夸張出來的,沒有史料可以證明。
而如果看正史中對于「大力武將」的記載,項羽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這一點可能讓人有些奇怪,年輕也算過人之處嗎?
年輕本身確實不算,但我們將其和項羽的功績結合起來,就可以算了。項羽是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能夠統率千軍萬馬,爭霸天下了,并且他自己就是領袖,不是別人手下的將領。
一般而言,比他成就更大的沒他年輕,比他年輕的沒他成就更大。能夠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取得如此多的成就,確實算是項羽的過人之處了。
我們往往因為楚漢相爭,項羽與劉邦爭雄,以及電視劇中常常把項羽塑造成彪形大漢的形象,從而認為項羽也是中年人,是跟劉邦一個年齡段的人物,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項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到公元前202年烏江自刎時也不過30歲。而劉邦則出生于公元前256年,足足比項羽大了24歲,古人結婚生子又早,劉邦的年齡已經可以算是項羽的父輩了。
可以說,項羽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年輕人,他打拼天下的那些光輝事跡基本都是在二十多歲時創造的。
有人可能會奇怪,東漢末年的「江東小霸王」孫策不也是年少創業嗎,自身不也是武藝超群嗎?
他還不到20歲的時候就繼承了父親的志向,在江東一帶征戰,為孫吳政權奠定了基礎,去世的時候也不過25歲,這不是比項羽更年輕嗎?
但是從稱號上就可以看出來,項羽是「西楚霸王」,而孫策只是「江東小霸王」。
這正是因為項羽的征戰范圍比孫策廣大得多,而志向也比孫策遠大得多。
孫策想的只是繼承父親的事業,割據江淮,并且其主要作戰范圍正是在江淮一帶。 而項羽想的卻是制霸天下,取秦朝而代之,重新統一混亂的天下,他的作戰范圍也遍布東西南北,在格局上就壓了孫策一頭了。
并且項羽曾經占據了很大優勢,是秦朝滅亡后天下最強的勢力,確實有過完成統一的機會,只是後來因為一系列操作失誤而錯失良機了而已。
而孫策的戰果確實輝煌,但其生涯中確實從未成為過當時天下最強的勢力,也沒有過一統天下的機會,而這些成就項羽在同樣年輕的時候已經達成了。
由此就可以看出,項羽確實不簡單。今天許多人勸誡年輕人時常常會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
而古人有時也會嘲諷年輕氣盛的人為「黃口小兒」。但項羽卻在初出茅廬的時候就取得了巨大成就,壓倒了那些遠比他出身高貴,閱歷豐富和年齡更大的人,成為了天下最強的勢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劉邦,項羽很可能就是最后的勝利者了,只可惜他遇上了劉邦這個「宿命中的對手」,最終功虧一簣。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曾多次擊敗劉邦,算是雖敗猶榮了。
項羽的戰斗力我們都很熟悉了,盡管我們有時也會聽說一些戰斗力更強,更為勇猛的武將,但這些大多是小說戲劇中的夸張,而項羽的個人戰斗力之恐怖,是記載在正史中的。
據記載,楚漢對峙時,項羽要求「漢王」,也就是劉邦和他決戰,劉邦不肯,于是用弩箭一發就射中了劉邦,劉邦受傷逃走。
當時的戰斗已經不是兩軍主帥在戰前堂堂正正對決的模式了,項羽卻依然能夠一箭射中劉邦,這個射術確實不簡單。
而在「垓下之圍」中,《史記》對項羽的戰斗力也有詳細的描述。
在寫下了《垓下歌》之后,項羽帶著八百余騎兵突圍逃走,但卻被一個老翁誤導,陷入了沼澤中,被漢軍追上。即便如此,項羽還是在血戰一番后逃脫,到東城時還剩28人,而包圍他們的漢軍騎兵足有數千人。
項羽知道自己可能無法再次逃脫了,便對部下們說: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這是項羽對自己功績的概括,而事實證明他確實不是自夸,項羽親自參與的戰斗少有失敗的,但他在整個戰略上敗給了劉邦。
項羽隨后說: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也就是說現在落到這個地步,是上天導致的,不是因為戰斗不行。他要為大家斬將奪旗,來證明這一點。
之后,項羽就開始了他的表演。當時楚軍已經被團團包圍,但項羽卻「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
在這種敵我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還能斬殺漢軍將領,足見項羽的勇猛。之后楊喜來追項羽,項羽僅僅是開口怒喝了一番,就將楊喜嚇退了。
隨后漢軍再次包圍了項羽,但項羽「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在成功突出漢軍包圍圈后還剩下26人,只損失了兩人。
之后項羽來到烏江邊,當地長官想要接項羽過江,幫項羽繼續抵抗,但項羽卻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拒絕過江,而是留下來和漢軍死戰。
他把坐騎賜給當地長官,自己下馬步戰,「所殺漢軍數百人」。
奈何劉邦重金懸賞項羽的人頭,涌上來的漢軍越來越多,項羽自己也身受重傷,支撐不住。但他不愿意被漢軍殺死,最終在烏江邊自刎。
他死后漢軍為了爭奪項羽的尸體還發生了火拼,死了幾十個人,最后有五個人搶到了項羽的尸體,劉邦把他們都封為侯。這里也可以看出劉邦對項羽有多麼重視。即便僅僅是搶到項羽尸體的人,都能得到這種程度的封賞。
小說演義中往往不乏殺死了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將領,但那些多為虛構,沒有史料可以佐證。
而項羽的勇猛卻讓司馬遷都無比佩服,從以上記載就可以看出,項羽絕對是一名可以以一當百的猛將,這個戰斗力在古代將領中不說第一,至少也是名列前茅的。
早在秦始皇巡游會稽時,項羽就曾經豪情萬丈地說:「彼可取而代也。」要知道皇帝出行的儀仗可是極其壯觀的,更何況是秦始皇。
這種龐大的出行場面可以說是壓迫感十足,那個年代通訊又不發達,一般人見到這種場面早就嚇得瑟瑟發抖,能夠保持神志清醒就算好的了。
而項羽不但不怕,還自信滿滿地說他可以取代秦始皇,這是何等的氣魄和豪邁!并且他也不是放空炮,而是確實做到了。
盡管最終首先攻取咸陽的是劉邦,但如果沒有項羽消滅秦軍主力,劉邦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一點的。
而項羽消滅秦軍主力的故事更是一段傳奇。當時趙國被圍攻,宋義率軍前往救援,而項羽只是他手下的一個部將。
然而宋義說是救援,實際上卻在安陽頓兵不前。于是項羽前去要求宋義出兵,宋義不肯,項羽便直接斬殺了宋義,并且「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這里也可以看出項羽有多強的個人魅力和威懾力,能夠在斬殺主將后迅速掌握全軍。
隨后項羽便率軍渡河與秦軍交戰,他在渡河后把船都鑿沉,把做飯的鍋也打破,只帶三日干糧突襲,這就是「破釜沉舟」。其實這是違反傳統軍事規則的,風險極大,但項羽真就這麼干了,可見其信心。
《史記》中對巨鹿之戰的直接描述并不多,但卻十分震撼:「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
當時其他諸侯在楚軍與秦軍交戰的時候紛紛作壁上觀,沒想到楚軍竟然消滅了秦軍主力。于是項羽威信大增,而諸侯們在被項羽召見時「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連直接看項羽都不敢。
這可以稱得上是項羽的高光時刻了,他由此成為了反秦義軍的領袖。
綜上所述,項羽這四項過人之處確實很難超越,整個古代也幾乎沒有人能同時在這四項上超過項羽。那麼,這樣一位英雄為什麼最后會失敗呢?其實司馬遷已經在《項羽本紀》的末尾給出了答案:
「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項羽一開始并沒有多大權力,就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卻能夠在三年之內就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這是司馬遷敬佩項羽,將他列入本紀的原因。
但是「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欲以力征經營天下」,這就是項羽最終失敗的原因。
他作出了放逐義帝,背叛盟約等錯誤決策,又缺乏謀略,一心想要靠武力征服天下,也就注定了其失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