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子,半赤半已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至。——史思明《櫻桃子詩》
史思明,一個生于西域,兩次反叛卻驍勇善戰的叛軍首領,很多人認為他才是「安史之亂」真正的罪魁禍首。他懂得多種語言,能征善戰又詭計多端,但他大器晚成,直到四十歲才因為安祿山的受寵而升遷。后和安祿山共謀反叛,從此走上了一條爭權逐利、野心昭昭的道路。
圖1
「安史之亂」發生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結束在唐代宗即位初期,共持續了7年。前三年主要是安祿山父子主導,安祿山父子死后的后四年主要是史思明父子叛亂。
但有人卻認為「史思明是安史之亂真正的禍首。」明明安祿山才是率先發起「安史之亂」的人,為什麼史思明卻是「安史之亂」的真正禍首呢?
史思明34歲那年因為欠官府的錢不得不逃跑,逃亡過程中他誤入了奚族人的領地。奚族人向來排外,想殺了這個入侵他們領地的人。史思明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謊稱自己是唐朝派來的使者,因此被奉為座上賓。
圖2
後來奚王決定派遣使者跟隨史思明去拜見唐朝皇帝,史思明使用手段勸說奚王派遣手下一位十分能干的將軍,奚王同意了。走到平盧附近的時候,史思明給平盧守將送信,言明奚王派遣的使者只是假意出使,實則想要攻打平盧。
平盧守將信以為真,殺了一干奚人,綁了奚族的將軍。史思明因此也受到了節度使得賞識,先做了個小官,後來被提升為將軍。
安祿山受寵后,史思明隨之升遷,有了覲見唐玄宗的機會。有一次他進京拜見唐玄宗,提到奚人這一事件,還受到了唐玄宗的贊揚和賞識。
可見史思明熟練掌握了三十六計,玩得好一手無中生有、瞞天過海、借刀殺人。關鍵的是還充分利用這件事為自己謀得了最大化的利益。這個叛軍首領不一般啊!
唐玄宗統治后期,吏治腐敗,均田制被破壞,民不聊生。于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打著討伐楊國忠的旗號起兵造反,安祿山率兵南下,而史思明負責留守老巢范陽。
圖3
安祿山很快拿下了東都洛陽并在洛陽稱帝,這一系列高調的舉動引來了各藩鎮、郡縣的關注,數個郡縣紛紛響應,舉兵殺賊,致使叛軍領地被分為了兩部分。史思明于是率軍主動出擊,拿下了被攻占的郡縣,使叛軍領地合二為一。
史思明自與安祿山起兵造反以來,一直是個常勝將軍,直到他遇到了李光弼,才在李光弼手里吃了幾次敗仗。李光弼擅長防守,而史思明擅長進攻,二人在戰爭中互有勝敗。
但史思明生性殘忍、囂張跋扈,每攻下一座城池,必定燒殺淫掠,處死老弱嬰孩,所以即使他有勇有謀,也必定不能成為一代名將。
肅宗二年,史思明率兵攻打李光弼駐守的太原,屢次受挫,并且被李光弼用「地道戰」的方法大敗。同年,安慶緒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安祿山,史思明也在被打敗后退兵。
圖4
安祿山死后,安慶緒即位,史思明開始有了擁兵自立的心思。他不再聽從安慶緒的指揮,還把安慶緒派來的人抓起來。
之后史思明便假意降唐,被封為歸義王,管轄河北一帶。但他并不甘心,仍然與安慶緒聯絡,并在暗中招兵買馬。 不久,事情敗露,唐肅宗開始懷疑、警惕他,于是他再次反叛,與安慶緒聯手打敗了郭子儀、李光弼等十幾位節度使。
慶功宴上又以安慶緒「殺父求位」為名,將安慶緒縊死,自此掌握兩方兵馬,成立大燕國,自稱應天皇帝。至此,史思明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再也不必受人掣肘了。
史思明稱帝后,封自己的長子史朝義為懷王,隨他繼續南下,與他的老對手李光弼交手,幼子史朝清則留守范陽。一次,史思明令史朝義為先鋒攻打宜陽,史朝義兵敗,史思明為此大怒,說:「朝義怯,不能成我事!」想把史朝清調過來輔助他,這在史朝義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芥蒂。
圖5
根據史書記載,史思明似乎更喜歡小兒子史朝清,想傳位給他。一次,史思明下令修建三角城來存糧,負責的人是他的大兒子史朝義,三角城竣工后一直沒有刷泥,史思明視察發現后非常生氣,想要將他和一起負責的大將駱悅斬首示眾。
史朝義解釋說:「士兵們太累了,先休息一下,很快就能建好。
」史思明大罵:士兵們太累就要不完成任務嗎?等老子攻克陜州,一定要殺了妳!可能是由于史思明一系列毫不掩飾的殺意,史朝義在史思明稱帝第二年就伙同大將駱悅等人勒死了他的父親,登上了帝位。
史思明被殺之前,叛軍已經占領了河南、河北,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只要向南切斷漕運或者向西挺進,就有極大的可能覆滅唐朝。
圖6
故而史思明臨死前說:「我以前言語有錯,但妳何不等我拿下長安再來殺我?」可見,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唐朝很可能提前滅亡。他就是死在了自己的偏心和薄情寡義上了!
結語:
史思明有謀略、有武藝,而且薄情寡義,這樣的人幾乎沒有弱點卻又攻擊性、破壞性極強。在他的指揮下,唐朝的叛亂持續時間更長,根基動搖得更深。所以有人說史思明才是「安史之亂」真正的禍首,如果他多活幾年,唐朝就沒有后面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妳們覺得呢?
圖7
細細深究,也正是史思明的薄情寡義害了他。他反叛唐朝、反叛安慶緒,最終也遭到了手下將領的反叛;他燒殺搶掠,無所顧忌,連自己的兒子都想殺,可見對待其他人更是涼薄。所以他最終不能成大事,也早早就為我們埋下了線索。自古以來成大事者,無不需天時、地利、人和,而人和是最重要的,沒有他人的支持,最終很難成大事!
參考文獻:
《揭秘:安史之亂禍首之一的史思明,到底有多厲害?!》
《資治通鑒·史思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