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王嬴政統一六國自稱始皇帝,至清末最后一位正統皇帝溥儀退位,中國封建王朝歷史前后共出現過數百位皇帝。
在這些皇帝之中,有一心為國為民,勤于政事的模范帝王;同時也有昏庸無道,聲色犬馬的荒唐皇帝。
不過無論他們生前行為如何,現如今都已成了歷史。
那些推動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皇帝,我們理應知曉紀念;而那些傷害國家,阻撓發展的昏君,我們也應當唾棄。
那麼就中國所有皇帝來說,最有血性的皇帝是哪一位呢?
盡管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都會出現在大家的選項里面,但其實真正稱得上最有血性的皇帝,理應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不僅以皇帝身份取得中國武將最高榮譽勒石燕然,更是在面對他國挑釁之時,直接下令打到亡國為止。
在中國古代武將心里面,飲馬瀚海、封狼居胥以及勒石燕然一直被視作最高榮譽。
其中飲馬瀚海指的是霍去病在瀚海邊上飲馬,形容將匈奴已經趕到了瀚海的另一邊。
封狼居胥則是霍去病驅逐匈奴之后,登狼居胥山筑壇祭天,宣告這里是大漢的領土。
而勒石燕然,不僅指的是同為東漢時期的冠軍侯竇憲率領漢軍大破北匈奴以后,封燕然山,勒石記功,同時也是朱棣以皇帝的身份,五次北伐遠征蒙古,極大的削弱了蒙古勢力,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與穩定。
在狼居胥山下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最終勒石記功凱旋回朝。
就中國古代所有皇帝來說,一定會有其他皇帝能夠取得和朱棣同樣的成就,只是真正將其付出行動并成為現實
的僅僅只有朱棣一人。
從這里便可以看出來,朱棣絕對可以說是中國最有血性的皇帝。
事實上,只要了解朱棣的一生就知道,從小就跟在父親手下大將身邊打仗。
相較于治理國家來說,朱棣顯然更加擅長打仗。正因如此,在多次北征的過程之中,他都喜歡將國家交給太子攝政。好在太子朱高熾也并未辜負他的希望,國家治理還算中規中矩。
那麼究竟是哪一個國家,會在明朝國力最鼎盛的時候,不知死活地挑釁明朝,甚至因此被朱棣打到滅國呢?
這個國家便是當時的南國,也就是現如今的越南。
史書記載,朱元璋在開創明王朝以后,曾經要求后世子孫對于不必要打的仗,就不用再打了。
尤其是一些蠻夷小國,用合理的方式去管理就行,不要依仗中國富強就去打壓別人。而南方的「南國」以及東面的「日本」,都在朱元璋劃定的范圍之中。
只是朱棣剛剛當上皇帝不久,南國內部就爆發了政變,原本陳氏的天下竟被權臣胡季犛奪走。
奪取皇帝位以后,胡季犛以藩屬國的身份對朱棣解釋:陳氏后人都死光了,所以我現在成了皇帝。不過大佬你放心,以后我還是作為你的藩屬國,該有的供奉一樣也不會少。
可朱棣此時卻十分納悶,陳氏太子現如今正在我大明京城之中當「質子」,怎麼就莫名其妙死光了。
即便本國陳氏族人全部死絕,那也應該由這個太子回去繼承皇位才對。暗中調查一番才發現,原來所有事情全是胡季犛一人所為,完全沒有將明王朝放在眼里。
為此,朱棣安排數千明軍護送陳氏太子回去重掌大權,至于胡季犛怎麼處置,朱棣倒沒有放在心上。
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帝位。胡季犛不僅在路上伏殺了陳氏太子,甚至連負責護送的數千明軍也全部被殺害。
面對對方如此挑釁,朱棣氣的火冒三丈。
開玩笑,當初蒙古大軍都被朱棣連續數次征伐,現如今一個小小的南國竟然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于是朱棣下令大軍出擊,一直打到南國滅國為止。
可打完以后才發現,這里還真如胡季犛所說,所有和陳氏粘連一點關系的人,幾乎都被他殺光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朱棣無奈,只要在這里設立了「交址都指揮使司」等明朝行政部門。就這樣,不久前還不可一世的南國,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續的發展之中,因為這片土地實在太過貧窮,所以朱棣死后,明朝的君王們又逐漸放棄了對這里的管轄,任由當地居民自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