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喜事之金榜題名,當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出人頭地時,一位貢生榮登金榜,旁邊卻有人嘀咕:瞧,那人是個獨眼……
嘲笑者一般多為缺乏同情心,沒有什麼素養,按理說真正有見識的人不會輕易嘲笑別人,沒想到在乾隆時期,這種行為竟真實的發生在了乾隆皇帝身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一次考試中,乾隆按照慣例查看各位貢士的答卷,在看到某位貢士劉鳳誥答卷之后,乾隆被他的文才震撼,于是欽點他為「探花郎」,后參加殿試。
殿試前,乾隆帝突發奇想想看看這個文采卓然的「探花郎」,而當只有一只眼睛的「探花郎」真正站到大殿上時,他卻大吃一驚。
雖然科舉考試是為了招募朝廷棟梁,但是畢竟是要效力朝廷的人,其日后也代表的是國家的臉面,所以科舉考試對與相貌身材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其貌不揚者,大多數都會名落孫山,得不到一個好的名次。
現如今,對于自己欽點的這位「探花郎」,乾隆內心著實無法接受,不過又礙于自己身為皇帝的威嚴,他想出用對對聯的辦法來刁難「探花郎」 。如若劉鳳誥對的好,「探花郎」莫屬,對的不好,便惜而錯之。
劉鳳誥明白成敗在此一舉。
只聽皇帝緩緩開口,上聯竟是:獨眼豈能登金榜。
劉鳳誥自然也能聽出其中嘲笑,便思忖片刻,回到:半月依舊照乾坤。
面對皇帝這種既暴露情商又有心刁難的問題,劉鳳誥不卑不亢,用他的智慧巧妙的化解掉了。
此言一出,皇帝大喜,即刻欽點他為「探花郎」。
劉鳳誥從小長相俊美,而且跟同齡小伙伴相比,他更加機靈聰明。
有一次,村子里來了一個戲班子表演,各個扮相怪異駭人,都知道耍把戲需要人互動才更有意思。
人群中有人逗弄劉鳳誥,讓他上台找包子吃,劉鳳誥絲毫不怕,直接走上了台,繞過紅臉黑臉轉了一圈沒找到包子,大搖大擺的回來了。
人們都說這個小孩子膽大,將來大概會有一番作為的。
但是劉鳳誥也是個苦命孩子,母親生下他因為身體不好不久就病逝了,父親和祖父都是教書先生,平時忙于生計,經常需要四處奔波。
于是就沒有人照顧劉鳳誥了,無奈父親只能把他送到家庭殷實的舅舅家里,有了舅舅的悉心指導,劉鳳誥更加發奮學習。
日復一日,積累了不少知識,慢慢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劉家有一個小神童,年齡不大,可學問不淺。
一次農耕時,村里有一位精通文墨的老者也聽說了這位小神童,便想考一考他,于是問出一聯對子能否答出來。
上聯對:「禾稈綁秧父抱子。」
劉鳳誥恰好看到有一少女提著一籃子嫩筍從身后經過,思考片刻后他對「竹籃盛筍母懷兒」。
一語畢,老者頻頻點頭,嘆服劉鳳誥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文才,了不得。
自此,劉鳳誥聲名遠播,無人不知劉家一小兒,聰慧之致。
舅舅十分欣慰。
至劉鳳誥12歲時,父親決定把他接回家,畢竟一直在舅舅家里不是長久之計。
12歲的男孩子正是頑皮淘氣的年紀,劉鳳誥也不例外。
他天性聰穎,做什麼都名列前茅,一次在跟小伙伴比賽射箭時,不慎被箭射中。
大概是天妒英才,等大夫趕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當時醫療條件不發達,只能處理好傷口,眼睛是保不住了。
12歲的年紀,就面臨了一個這麼大的災難。
此后,劉鳳誥像是變了一個人,他沉默寡言,也不愿意出門,遇到這種事大人尚且不知如何自處,何況一個孩子。
人生當自強,因為獨眼這件事,劉鳳誥更加勤奮好學,他不愿意因為自卑而認命,他還記得母親臨終前告訴他一定要認真讀書。
在15歲的時候,他考中秀才,三年以后,他又考上舉人。
不過在最終考取進士的路上稍微有點辛苦,他大約在28歲時候,考中貢士,隨即后來參加殿試。
考中貢士那年,還有一個小插曲。
因為他眼睛不方便影響視物,而考試中要寫的內容很多,在其他貢士答完卷子離開以后,他還沒有答完,可是時間已到。
監考先生本欲收走他的試卷,奈何他一直在奮筆疾書。
這個時候他生命中的一個貴人出現了,監考官常青發現這個人非同一般,于是特地給他特權允許他答完卷子再上交。
這對于劉鳳誥來說,實在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因為自身條件的不足錯過考試,實在是遺憾。
一直到天黑了,常青還命人給他點上蠟燭,直到他全部答完考題。
劉鳳誥離開前,深深地給常青鞠了一躬之后,方才離開在門外靜候成績。
28歲,劉鳳誥喜提探花郎。
所以,命運是可以自己把握的,一時的失意不代表一生的失意,要敢于同命運戰斗。
如果當時劉鳳誥因為一時的自卑就沉浸其中不能自已,那麼就一定不會有「探花郎」開懟乾隆的精彩故事了。
喜提探花,同年,劉鳳誥授翰林院編修,主要負責機密文件的起草工作,正七品官職,相當于現在的縣長。
他兢兢業業,從未出過差錯,兩年之后京察大考,破格提升,正五品官職。
乾隆曾經評價他「江西大器」,想來他是擔得起這個稱謂的。
乾隆器重他,安排他去做廣西提督,這一派就是七年,任職期間廣西邊防安定,一片祥和。
后劉鳳誥父親過世,守孝三年后回京。
回京后,被安排整頓考試風氣,發現竟然有替考現象,他著手整頓,報以嘉慶帝,嘉慶命刑部主理。
仕途上總有小人,后來有人誣告劉鳳誥貪污受賄,劉遭貶,被安置到黑龍江。
與大將軍斌靜,銀庫主事西青交好,還與戴襄谷等人過從甚密,時常詩酒當歌。
其間做了不少詩詞書籍,還曾代大將軍呈上奏折《欽頒御制南苑大閱詩墨刻謝折》。
嘉慶帝在批閱時,一眼就看出來了此文筆出自劉鳳誥之手。并說:「其文愈勝昔,可謂窮苦始工也!」
只是說了這一句話,次年劉鳳誥就被赦免,或許嘉慶從他后來的文筆中也發現了他如今的心境是何。
后來查明劉鳳誥當年并沒有受賄,重新以編修被起用。
61歲,因眼疾,回揚州休養,直到后來病逝,享年70歲。
總結他的一生,起起伏伏,反應了人生常態,不能預見的人生才是刺激的,沒有人知道下個路口會發生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