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當時徐達并不在南京,朱元璋特地派人遠赴河南,把他封徐達為右丞相、太子少傅的消息告訴徐達。不久后,徐達占領河南全境,朱元璋大喜,親自到開封見徐達,徐達問朱元璋:「若我攻下北京后,元主北逃,我追不追?」
朱元璋回答:
「元運衰矣,行自澌滅,不煩窮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軼可也。」(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朱元璋的意思是「元朝大勢已去,窮寇莫追,等他們出塞之后,我們固守邊疆即可。」
其實,朱元璋之所以給徐達定下「窮苦莫追」的基調,根本原因是當時中國北方尚未平定,朱元璋沒有底氣追到草原。後來,徐達陸續收復山東、北京、河北、山西、陜甘等地后,朱元璋終于下令讓徐達領兵出塞,對北元窮追猛打。徐達先后4次北伐,對北元形成持續打擊,讓蒙古人再不敢南下牧馬。
徐達對明朝的貢獻不言而喻。其實,在中國軍事史上,徐達也占有一席之地。大一統王朝中,能有徐達這樣戰績的,也只有秦朝蒙恬、漢朝衛青、唐朝李靖等幾人而已。
本文,筆者來分享徐達,希望通過翔實的史料,來解讀中國古代這位優秀的軍事家。
徐達是明朝名氣最大的開國功臣,民間關于徐達的傳說比較多,例如,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在《朱元璋傳》中就說,朱元璋、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人是童年玩伴,他們小時候還一起殺過地主家的牛。其實,這種說法有些民間文學的色彩。在歷史上,徐達和朱元璋的關系,并沒有這麼傳奇。《明史·徐達傳》云:
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達少有大志,長身高顴,剛毅武勇。太祖之為郭子興部帥也,達時年二十二,往從之,一見語合。
徐達是鳳陽人,他祖上世代務農。徐達人高馬大,孔武有力,少年時就有大志。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岳父郭子興之命到家鄉募兵,徐達應召入伍。當時,徐達已經22歲,他和朱元璋非常投緣,「一見語合」,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也就是說,徐達和朱元璋是鳳陽老鄉不假,但是,他認識朱元璋的時候,已經22歲了。 因為和朱元璋投緣,朱元璋從此把徐達當做心腹。
徐達作為朱元璋的心腹,幾乎全程參與了朱元璋早期的創業征程。當時,濠州紅巾軍元帥郭子興把義女馬氏(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朱元璋立功甚多,勢力逐漸增強,遭到了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等人的忌憚。朱元璋被逼無奈,只帶了24為心腹南下定遠,算是自立門戶。這24個人,史稱「淮西二十四將」。《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太祖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湯和、吳良、吳禎……周德興等二十四人,南略定遠。
注意,朱元璋帶走的24人中,徐達名列第一位,這也能看出徐達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朱元璋攻下定遠和滁州時,胡大海、馮國用、馮國勝(馮勝)、李善長、常遇春、廖永安等元勛一一加盟,朱元璋身邊人才云集,但朱元璋最信任的還是徐達。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讓朱元璋終身難忘的大事,《明史》云:
子興執孫德崖,德崖軍亦執太祖,達挺身詣德崖軍請代,太祖乃得歸,達亦獲免。
朱元璋攻下滁州之后,勢力日漸強大。 朱元璋的岳父郭子興在濠州卻混不下去了,他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來投奔朱元璋,而郭子興的老對手孫德崖一路追到滁州,雙方對陣,朱元璋為了救岳父,被孫德崖活捉。在雙方交換「戰俘」的過程中,徐達請求用自己來代替朱元璋,朱元璋因此被釋放。
筆者認為,通過這件事,至少能看出兩點:
第一,徐達在朱元璋軍中的地位應該很高,要不然敵人不可能允許他來代替朱元璋。
第二,朱元璋麾下不乏文臣武將,只有徐達愿意替換朱元璋,朱元璋被釋放后,對徐達自然非常感激。也就是說,朱元璋和徐達不僅僅是戰友,更是過命的兄弟。
《明史·徐達傳》中有一句話,意義重大:
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
這段話是記載明朝開國之后,朱元璋每次召徐達入宮飲宴,都稱徐達是自己的「布衣兄弟」。
在《明史》中,被朱元璋稱作兄弟的明朝大臣只有兩人,一人是徐達,另一人是李貞(李文忠之父)。李貞是朱元璋的親姐夫,朱元璋稱他是兄弟,是按照親戚關系來說的。而徐達,才是朱元璋內心認可的患難兄弟。
徐達的這種特殊待遇,縱然是朱元璋的愛將常遇春、朱元璋的發小湯和都不曾有過。在元朝末年,徐達或許不是朱元璋麾下唯一的將帥之才,但徐達卻是最早走進朱元璋內心的功臣。從某一個維度來說,徐達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始終沒有被別人取代。
1355年,紅巾軍領袖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小明王)稱帝,改年號為龍鳳,當時郭子興去世,朱元璋名義上歸韓林兒統轄,實際上各自為戰。因馮國用和李善長等人都建議朱元璋渡江攻取南京,朱元璋選擇當年七月渡江。當時,朱元璋麾下除了廖永安等少數水軍將領外,幾乎全部是「旱鴨子」,若想沖破元朝大軍的封鎖,橫渡長江,十分艱難。朱元璋把家眷全部留在江北,孤注一擲,最終渡江成功。《明史·徐達傳》云:
從渡江,拔采石,取太平,(徐達)與常遇春皆為軍鋒冠。
渡江之戰是朱元璋成就帝業的關鍵之戰,這一戰之所以能勝利,徐達和常遇春二人功不可沒。此后,朱元璋麾下雖然猛將如云,但每逢重要的戰役,朱元璋首先想到的人都是徐達和常遇春。
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明朝最著名的開國功臣,《明史》中把二人合并為一傳,后人也喜歡拿二人相互比較。其實,在朱元璋心目中,二人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例如,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朱元璋派徐達率領25萬大軍北伐,常遇春為副帥,朱元璋說:
然能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將之體者,無如大將軍達。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無如副將軍遇春。(出自《明史紀事本末·卷八》)
這是朱元璋內心的真實想法,朱元璋認為,徐達作為主帥,他治軍嚴格、足智多謀,是最穩妥的帥才。而常遇春勇猛無敵、所向披靡,是摧鋒陷陣的先鋒。
徐達是帥才,常遇春是將才,徐達和常遇春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各有所長罷了。
若朱元璋親自掛帥,他需要常遇春這樣的人來攻城拔寨。若朱元璋坐鎮都城,不能親臨戰陣,他則需要徐達來獨當一面。例如,在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后,自己留守南京,把攻城略地的任務都交給了徐達。《明史·徐達傳》云:
下集慶(南京),太祖身居守,而命達為大將,帥諸軍東攻鎮江,拔之。
在朱元璋留守南京的日子,徐達帶領大軍連續攻克了鎮江、第二年又攻下常州,「進圍常州,明年克之」,然后徐達又帶領趙德勝攻下宜興。微妙的是,當朱元璋親自出馬的時候,徐達則退居在身后。《明史·徐達傳》記載:
太祖自將攻婺州,命達留守應天。
意思是,徐達攻下宜興之后,朱元璋召徐達回南京鎮守老巢,他自己則帶兵親自攻打婺州。而《明史·常遇春傳》則記載:
從取婺州,轉同僉樞密院事,守婺。
也就是說,朱元璋攻打婺州的時候,沒有帶徐達,卻帶了常遇春。
這就更加印證了筆者的觀點,在朱元璋心目中,徐達是可以和自己劃等號的帥才,而常遇春只是為自己攻城略地的先鋒。
徐達和常遇春還有一個本質的區別,《明史》,在池州之戰中,徐達帶領常遇春等人在九華山下伏擊陳友諒,陳友諒落荒而逃,徐達等人生擒了三千多戰俘。對于如何處理這些戰俘,徐達和常遇春二人起了沖突。
遇春曰:「此勁旅也,不殺為后患。」達不可,乃以狀聞。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過半,太祖不懌,悉縱遣余眾。
常遇春的意思是,陳友諒麾下都是驕兵悍將,應該將這三千人全部殺掉,以絕后患。徐達聽聞后,連說不可,但常遇春堅持要殺俘虜,徐達只得快馬加鞭通知朱元璋,等朱元璋的命令來到,常遇春已經坑殺了一大半,朱元璋很不高興,命常遇春把剩下的人全放了。
從朱元璋的處理結果來看,他明顯是支持徐達的。自古以來,殺降不詳,常遇春雖然勇猛,但嗜殺成性。相比之下,徐達則穩妥得多。
1363年,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爆發了著名的鄱陽湖水戰,鄱陽湖水戰是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戰爭,這場戰爭是朱元璋稱霸長江流域的最重要一戰,朱元璋也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明史·徐達傳》記載:
會漢人寇南昌,太祖召達自廬州來會師,遇于鄱陽湖。友諒軍甚盛,達身先諸將力戰,敗其前鋒……
這段記載,有兩個意思,第一,鄱陽湖之戰前,徐達正在攻打廬州(合肥),朱元璋專門召徐達來鄱陽湖。朱元璋此舉,并不是讓徐達來錦上添花的,因為朱元璋知道此戰之關鍵,他召徐達前來,是需要徐達的能力來幫自己取勝。
第二,鄱陽湖之戰中出彩的將領有很多,常遇春、俞通海、廖永忠、郭英等人都立下大功。徐達和朱元璋匯合后,起到了什麼作用呢?《明史》說徐達「身先諸將力戰」,區區六個字,把其他將領全部比了下去。
此戰之后,陳友諒中箭身亡,接下來,朱元璋再一次按老套路出牌:
太祖知敵可破,而慮士誠內犯,即夜遣達還守應天。
朱元璋打贏鄱陽湖之戰后,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舊部張定邊等人逃往武昌,朱元璋認為最大的障礙(陳友諒)已除,徐達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朱元璋自己繼續鎮守留在江西,徐達則被派回應天(南京)鎮守,以防張士誠從東面偷襲。
南京是朱元璋的老巢,朱元璋一方面親自清理陳友諒的余黨,另一方面派徐達守南京,可以看出,徐達在朱元璋心目中的戰略作用。其實,當時常遇春、馮勝、鄧愈都在江西,甚至連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也在,但朱元璋卻最信任徐達。
果然,徐達回到南京后,張士誠已經蠢蠢欲動,徐達指揮耿炳文、吳良等擅長防守的將領,擋住了張士誠的進攻,為朱元璋滅掉「陳漢政權」提供了條件。
公元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任命徐達為左相國,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位于李善長之上。這一年,朱元璋再一次鎮守南京,徐達則幫朱元璋開疆辟土,《明史》記載,徐達先「引兵圍廬州,克其城」,然后又平定湖、湘等地。在短暫休養后,徐達率領常遇春等人搶奪張士誠的地盤,把張士誠麾下第一猛將呂珍打得抱頭鼠竄。同年,元朝大軍南下,徐達在徐州迎敵,「大破之,俘斬萬計」。
這時候的徐達,儼然是朱元璋最鋒利的戰刀,只要朱元璋戰旗所指,徐達攻無不克。
1366年,朱元璋正式討伐張士誠,在戰爭之初,右相國李善長認為張士誠兵強馬壯,現在還不是討伐張士誠的時候,史載「右相國李善長請緩之」。朱元璋于是問左相國徐達的意見,徐達卻說:
「張氏汰而苛,大將李伯升輩徒擁子女玉帛,易與耳。用事者,黃、蔡、葉三參軍,書生不知大計。臣奉主上威德,以大軍蹙之,三吳可計日定。」
徐達的意思是,張士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麾下的人都是飯桶,根本不足為懼。事實證明,同為相國,徐達對張士誠的認識,比李善長要深刻得多。
朱元璋聽到徐達的分析后,大喜,拜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率軍20萬攻打張士誠。
當時張士誠固守平江(蘇州),徐達兵分三路,先剪除蘇州周邊的湖州、杭州、嘉興等羽翼,然后大軍圍困平江。當時,朱元璋有事召徐達回南京,徐達讓常遇春率軍攻城,結果等徐達返回蘇州,發現常遇春仍沒有攻破城門。《明史紀事本末》云:
「大軍圍姑蘇,久不下。」
因為蘇州城墻堅固,張士誠在城內屯糧充足,防守固若金湯。縱然常遇春是攻城拔寨的猛人,仍然無法短時間攻破城池。最后,徐達想了一個好辦法,在城外用木頭搭建三層高台,高台比蘇州城墻還高,這樣徐達的士兵就可以站在高台上,居高臨下精準打擊城內士卒,沒過一個月,蘇州城內損失慘重,張士誠兵敗。
即將攻破城門的那一刻,常遇春、湯和、郭興、王弼等人都激動不已,打算進城大殺四方。沒想到,徐達突然下了三道命令:
掠民財者死,毀民居者死,離營二十里者死。
所以,張士誠雖亡,但蘇州城池和百姓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徐達之所以偉大,不在于他幫朱元璋打天下,而在于他手握生殺大權,卻不嗜殺。
在滅陳友諒的過程中,徐達是重要的參與者,而在滅張士誠的過程中,徐達則是指揮者。陳友諒和張士誠是朱元璋稱霸中原的最大絆腳石,但是徐達卻把二位全部清理了。
所以蔡東藩評價徐達:
「朱氏王業之所由創,抑徐達首功之所由建也。」
筆者認為十分在理。
公元1367年,徐達跟隨朱元璋的第15個年頭,朱元璋在完成南方統一之后,終于要北伐元朝了。朱元璋拜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帶領25萬大軍北伐。徐達和常遇春的大軍如犁庭掃穴,連破河南、山東。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徐達等人還在北方拼殺。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二十七日,徐達攻克通州,北京城門戶大開,元順帝見大勢已去,帶著太子、后妃逃往塞外。《明史·徐達傳》記載了徐達攻下北京后的情形:
不戮一人。封府庫,籍圖書寶物,令指揮張勝以兵千人守宮殿門,使宦者護視諸宮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
北京城是元朝大都,宮中珍寶無數,徐達不殺一人,封鎖圖書和寶庫,并且把俘虜而來的元朝后妃宮人全部保護起來,交給朱元璋來處理。
朱元璋信任徐達,徐達交給朱元璋的也是滿意的答卷。
徐達奉朱元璋指令,沒有追趕元順帝,他留孫興祖鎮守北京,然后掉頭向西,攻打河北和山西等地。當時,被譽為「元朝最后的名將」的王保保(擴廓帖木兒)擁兵10萬,嚴陣以待,湯和第一個和王保保遭遇,結果差點被王保保打成篩子,幸虧湯和跑得快,才撿回一條命。
徐達聽聞后,采取「批亢搗虛」戰術,乘王保保在急行軍的過程中設伏,結果:
跣一足,俞賬后出,得驏馬,從十八騎遁去。(出自《明史紀事本末·卷九》)
意思是,王保保被徐達打得十分狼狽,倉促間只穿了一只靴子,搶了一匹馬,僅僅帶著18人逃走。10萬大軍,就這樣敗在了徐達手中,而且是慘敗。
王保保兵敗退守蘭州,除了陜甘地區,整個中國北方已經被徐達收復。洪武二年,常遇春病逝,徐達帶領馮勝、李文忠等人攻打西北,招降了李思齊等梟雄,再次打敗王保保,王保保抱著一根木頭才僥幸渡過黃河逃跑,西北遂平。
在中國歷史上,朱元璋是第一個由南向北統一中國的開國皇帝,但朱元璋本人并沒有真正參與所有的戰爭,而真正做到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人,是徐達。
自唐朝末年,石敬瑭向契丹獻出燕云十六州后,400多年漢人王朝都沒能收復這片土地。朱元璋稱帝后,明朝的大軍終于在時隔400多年后收復燕云,而收復燕云十六州的主要將領,是徐達。
縱觀史冊,開國功臣諸多,漢朝之韓信、唐朝之李靖都是彪炳千古的大功臣,但是,他們對開國的參與程度,以及立下的功勛,并沒有徐達這麼全面。所以《明史》才評價徐達:
「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曾記載,勾踐滅吳后,功臣范蠡選擇泛舟五湖,并且勸文種說:
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自古以來,同患難易,同富貴難。朱元璋是一位疑心較重的帝王,而徐達是因為功高蓋世的功臣。朱元璋在稱帝前,徐達和他做了15年的兄弟,朱元璋稱帝后,徐達卻和他做了18年的君臣,并且善終。徐達能夠安穩度過余生,并非只有小聰明,而且有大智慧。
洪武三年,朱元璋派徐達北伐蒙古,徐達為中軍主帥,李文忠為副帥,在定西,徐達再一次和王保保對陣,雙方「隔溝而壘,日數交」,相持了很久。一日,王保保挑選一支敢死隊從山澗中殺出,徐達軍中的左丞胡德濟驚慌失措,拔腿就跑,軍心登時大亂。關鍵時刻,還好徐達領兵趕到,將敵軍擊退。徐達治軍甚嚴,按照慣例,胡德濟這是畏戰逃跑,是要軍法處置的。但徐達沒有這麼做。《明史·徐達傳》記載:
德濟,大海子也,達以其功臣子,械送之京師,而斬其下指揮等數人以徇。
原來,胡德濟是胡大海的兒子。胡大海是朱元璋創業初期最重要的將領之一,他文武雙全,可惜最后被叛徒所殺。朱元璋稱帝后,追封胡大海為越國公。
胡大海已死,胡德濟是胡大海家族唯一的男丁了。徐達知道朱元璋和胡大海感情深厚,因此沒有殺胡德濟。他將胡德濟押送到京城,由朱元璋處置。但為了正軍法,徐達把胡德濟麾下的幾位指揮使全部殺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徐達的聰明,按理說,朱元璋既然任命徐達為大將軍,領兵在外,便有殺伐之權。但是,徐達在不影響軍心的情況下,把決定權交給了朱元璋,讓朱元璋心里十分舒坦。最后,朱元璋對徐達說:
「將軍效衛青不斬蘇建耳,獨不見穰苴之待莊賈乎?將軍誅之,則已。今下廷議,吾且念其信州、諸暨功,不忍加誅。繼自今,將軍毋事姑息。」
朱元璋的這句話非常有意思,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衛青當年不殺行軍迷路的蘇建,另一個是田穰苴為了嚴明軍紀,斬殺了齊景公的寵臣莊賈,這兩個例子截然相反。朱元璋的意思是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任命你為大將軍,你以后遇到這種事,殺或不殺,你自己做主,不需要請示我!」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最終也沒有殺胡德濟。說明朱元璋還是看重胡大海當年的情分的。
試想,若徐達一聲不吭,先殺了胡德濟,再向朱元璋匯報,朱元璋雖然理解徐達的做法,但也難免心里不舒坦。
徐達雖然是帶兵的將領,但他還是了解帝王心思的。在朱元璋的面前,徐達把自己當成一個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
朱元璋稱帝后,徐達先后四次北伐,每次都是春天出征,到冬天才回來,每次徐達歸來,朱元璋總會在宮中宴請徐達。《明史》云「而達愈恭慎」,意思是,朱元璋越是對徐達禮遇,徐達則越恭敬謹慎,不出一點錯。
有一次,朱元璋說徐達的宅邸太小了,打算把吳王府賜給徐達。朱元璋曾自立為吳王,吳王府就是朱元璋稱帝前的舊居。
吳王府是天子舊居,那里的床是朱元璋睡過的,那里的椅子也是朱元璋坐過的,徐達怎敢住在那里。所以,朱元璋賞賜過幾次,徐達每次都拒絕。
朱元璋見徐達不要,便想了一個辦法,《明史·徐達傳》記載:
一日,帝與達之邸,強飲之醉,而蒙之被,舁臥正寢。達醒,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帝覘之,大悅。
一天,朱元璋和徐達喝酒,把徐達強行灌醉。然后命人將徐達蒙著被子,安置在吳王府的床上。朱元璋則偷偷躲在后面觀察徐達的一舉一動。結果,徐達醒來,看到自己所處之地,驚慌失措,連忙下床跪地高呼死罪,朱元璋大喜。
後來,朱元璋派人在舊居前面蓋一座新宅邸給徐達住,并命名「大功」。南京的「大功坊」,就是由此而來。其實,終徐達一生,他都沒有住進「大功坊」,他寧愿祖孫三代都擠在自己的舊宅子里。
當時,宰相胡惟庸權勢滔天,欲結交徐達,徐達卻不愿意和胡惟庸有交往。因為徐達知道,自己是功勛卓著的武將,若和宰相交好,朱元璋肯定會睡不安穩。
《道德經》說: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徐達在洪武朝為臣18年,貴在「自知」,他知道自己的處境,知道朱元璋忌憚什麼,所以,他謹小慎微,從沒有逾矩的舉動。因此,朱元璋才稱贊徐達:
「將軍之忠,吾甚嘉之!」
徐達不僅要做一個真正的忠臣,還要讓朱元璋感受到他是個純粹的忠臣,一個讓放心放心的忠臣,這就是徐達善終的原因。
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京治軍,背上生疽瘡,朱元璋在南京聽聞徐達生病,十分關心,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去北京慰勞。第二年(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重,消息傳到南京的時候,徐達已經去世了。
徐達去世的時候,朱元璋你非常悲痛,《明史·徐達傳》云:
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朱元璋下令輟朝,追封徐達為中山王,并且賜他三代王爵(因靖難之役,這個沒實現)。在朱元璋所有的功臣榜中,徐達均列第一位。
清朝乾隆年間,大詩人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寫了一則故事,說徐達「疽最忌鵝,賜以蒸鵝」,意思是,徐達生有背疽,最忌諱吃鵝肉。朱元璋聽聞后,派人給徐達送了一只蒸鵝,間接地殺了徐達。
要知道,趙翼出生的時候,徐達已經死了三百多年。直到今天,人們也沒有找到「疽最忌鵝」的醫學依據。所以,這則故事是杜撰無疑。
最后,用朱元璋評價徐達的一句話來結尾:
「為將不妄殺人,豈惟國家之利,爾子孫實受其福。」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功高不妄殺,權重恪恭慎,十五年兄弟情,十八載君臣義,這樣的人,值得后人思之、學之、鑒之。
本文參考《明史》《 明史紀事本末》《明太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