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S。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朱元璋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那幾個開國皇帝手里是清白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將士們踩著敵人登上榮耀之位。更別說作為開國皇帝,面對敵人不夠果斷,歿得就會是自己。在歷任開國皇帝中,朱元璋的狠厲是出了名的。
朱元璋東征西討,贏下張士誠,對決陳友諒,登上帝位。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開國功臣有34位,誰能想到14位都被他解決了。有的人因為受胡惟庸案牽連,比如說李善長、唐勝宗、陸仲亨等8人。有的人因為朱元璋猜忌就被賜歿了,比如說傅友德和朱亮祖。朱亮祖最慘,受的苦最多。還有的功臣受到家人牽連被賜歿,比如說周德興、馮勝和胡美。
朱元璋不僅對功臣手段強硬,對待百姓也嚴加看管。朱元璋創立錦衣衛制度,他們不僅會看管官員,還會監聽民間的動向。一旦有不利于皇權統治的言論,就會被抓起來嚴加責問。在朱元璋的鐵腕統治下,明朝江上倒也安穩。只是後來他的子孫沒有他的手段,一個個軟弱不堪,明朝的江上反而擺在了官僚機構的手上。
可以說,在朱元璋手下當官一定不好受。首先,你的工資特別低。然后你的工作強度特別大,一不小心就會被皇帝除掉。有的時候,只是說錯一句話,有的時候你連歿的原因都不知道。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前,個人經歷比較豐富,他當過和尚、乞丐等等不太體面的職業。所以有人提到這幾個字,或者和這些字諧音,朱元璋就會懷疑你在諷刺我。
有一次,浙江的林元亮寫了一首詩,里面有句詞是「作則垂憲」。他本來是想拍朱元璋的彩虹P,朱元璋看后大怒。「則」字和「賊」字音相近,朱元璋認為他這是諷刺他當過賊。這位可憐的大學士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除了。還有人上表時寫了一句「取法象魏」。「取法」二字音近似「去發」,朱元璋認為這是嘲笑自己去掉頭髮,當過和尚。于是這個人也被除了。
朱元璋除了這麼多人,其中最慘的要數曾秉正了。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他受到朱元璋的賞識。曾秉正本來是個儒生,一路升遷到刑部主事、陜西參政和通政事。曾秉正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說話太直了。他一心為明朝江山好,不怕惹權貴。也因為這一點,曾秉正的后半生不太順利。
都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放在曾秉正身上正適合不過。曾經朱元璋因為他為人正直而重用他,後來嫌他不會揣測圣意而貶黜他。曾秉正最高職位是正三品,「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可見朱元璋有多重視曾秉正。曾秉正從地方來到朱元璋身邊后,不僅監管百官,還勇于說出皇帝的不足。朱元璋本來就不是心胸寬廣的人,又愛猜忌,曾秉正最后會被貶斥很正常。
曾秉正能夠活著離開官場,已經算幸運了。他收拾好準備回老家,不再參與朝廷之事。為了籌集回家的盤纏,這位堂堂明朝三品官員竟然要送走女兒。了解明朝的人都知道,明朝官員的工資很低,朱元璋還亂發行貨幣,導致錢幣更加不值錢了。曾秉正當官多年,家里一貧如洗,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會想去送走女兒的。
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了,大怒。朱元璋是個放牛娃,當過乞丐、當過和尚,受盡人間冷暖,因此他特別痛恨讓百姓受苦的人。這個人就算是父親也不行。朱元璋派人把曾秉正抓回來,施以宮X。既然你敢賣親生女兒,那我就斷了你有后代的念頭。之后,曾秉正就離開了皇宮,沒有人知道他去哪兒了。
曾秉正正是夠慘的,給皇帝干活最后一貧如洗,不得不靠送走女兒賺盤纏。朱元璋不僅不反思自己,還把一切錯誤怪在曾秉正身上。他怎麼不想一想,曾秉正為什麼會窮到要送走女兒呢?朱元璋懲罰曾秉正的時候心里肯定很得意,自己是替民申冤了。不知道你對朱元璋的做法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