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經歷了大唐盛世的繁華,安史之亂的衰落后,各地節度使瓜分天下,形成曾經最為混亂的一段歷史局面——五代十國。
直到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奪取后周政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并在登基之后先后滅亡了各地的割據政權,利用杯酒釋兵權,結束了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的情況。
但他卻在尚未完成全部統一的時候,突然因病去世,更讓人驚奇的是他并沒有傳位給自己的任何一個兒子,而是傳位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但是其中的實際原因在歷史上還存有爭議,到底是自愿傳位給其弟,還是趙光義有意謀害自己的兄長為了奪取皇位?
人們認為趙光義殺害了自己的兄長也是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在趙匡胤臨終前的最后一晚見到的最后一人便是趙光義。在多年征戰南北的情況下,趙匡胤的身體也逐漸衰弱,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夜,患病的趙匡胤將趙光義招來飲酒,屏退旁人。
沒有人知曉當時二人談論了什麼,只知在燭光下,趙光義的身影時而離席,又有人聽見趙匡胤用斧戳地的聲音,并說道: 「好為之」三個字,卻無人知道其中真正的含義。第二天早晨人們便發現趙匡胤已經離世,趙光義也因此登基。這便是作為趙光義殺害兄長依據的「燭光斧影」的故事。
而趙光義能順利登基在正史記載是奉太后「金匱遺詔」之命行事。根據正史的史料記載,宋朝杜太后,也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生母在病重時,讓太祖趙匡胤和當時的宰相趙普進宮記錄遺言,希望太祖將皇位傳給其弟,并立下「金匱之盟」,這後來便成了趙光義繼位的依據。
按照古代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傳統,實行皇位世襲制,但其實世襲也分為兩種: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所以,如果皇上駕崩后傳位給弟弟而不是兒子,從禮法上來說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過在歷史上,皇帝在傳位的時候還是會優先選擇自己的兒子。
兄弟之間的皇位繼承也多半是以爭斗、謀取的方式進行,大多不是自愿。明朝時期,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后,其弟明代宗朱祁鈺繼位,在朱祁鎮被釋放回來后,將其軟禁在宮中;在朱祁鎮忍辱負重多年后找到機會發動宮變,重新奪回皇位后,同樣把朱祁鈺也軟禁起來。
由此可見兄弟之間對雙方的猜忌,對皇位爭奪的不留情面。由此,更多的人傾向于認為趙光義的繼位是一種和自己的兄長對皇位的爭奪,趁兄長病重將其殺害,從而繼承皇位。事情的真相或許很難證實,趙匡胤是否真的是被趙光義殺害時至今日仍然存在爭議,
但在趙光義繼位后的72年后,有一位官員的著作或許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這位官員名叫田況,他出生于宋真宗年間,曾擔任宋朝樞密使,晚年的時候著有一書《儒林公議》,這本書中所記錄的多為朝中會議要紀,明悉掌故,能夠作為現在探究當時歷史事件的參考。而這里面便記載了當時趙匡胤傳位的故事:「太祖承五代易姓之后,知人心未固,以太宗身試囏危,有英睿之斷,可以主天下,故居常以主社許之。」
趙匡胤在經歷五代十國的混亂,雖在登基之后收復了大半疆土,加強了中央集權,但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和分裂,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四方仍有手握重兵的節度使虎視眈眈。
在這內憂外患的局面下,若想能長久地穩固宋朝的統治,必得找到一位有一定威望并且能穩住現有局面,繼續完成自己統一大業之人,而趙匡胤認為可以將天下托付與他的人便是自己的弟弟趙光義。
足以見得,趙匡胤對于后繼人的人選是更傾向于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在和杜太后立下「金匱之盟」之后,趙匡胤已經決定將皇位傳于趙光義,也在不斷地提拔與他。
不過群臣中反對聲也不小,其中宰相趙普便一直在反對趙光義繼位,希望皇帝能夠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最后的結果卻是趙普被罷相,而趙光義被封為晉王,由此可見趙匡胤心中偏向。
趙光義的繼位可以說更符合當時的歷史趨勢。趙光義作為趙匡胤的弟弟,曾與趙匡胤一同來到后周朝廷,共同參與謀劃了陳橋兵變,幫助自己的哥哥登上帝位建立新的國家,跟隨著兄長征戰沙場收服四方土地,不僅自身能力出眾,在軍中和朝中的威望也十分高。
對于仍有野心的地方節度使們而言,趙光義的威望和壓迫感定是要比趙匡胤的幾個兒子要高,也更能壓制住野心勃勃的武將們,進一步穩固住宋朝皇室的統治。趙光義在治國的理念方面也與趙匡胤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趙光義在登基之后,在軍事上,繼續進攻那些兄長尚未收服的地方割據勢力,順利完成了兄長遺留的統一中原的事業。在政治上,對地方州郡的軍權收歸朝廷直轄,原來的節度使制度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同時在朝政上繼續貫徹重文輕武的思想,提高文官的地位,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等等。
一系列的政治上的安排大多都是對兄長意志的繼承,事實也證明,趙光義登基后的作為是十分有成效的。在趙光義的治理下,宋朝統治逐漸穩定,結束了長久的分裂狀態,社會也得以安定下來。
這也是趙匡胤更想看到的一幕,或許傳位給兒子會讓皇帝之位上流傳著自己的血脈,但是若國家不穩,社稷不安,就算自己的兒子能登上皇位又能留傳幾世?中華大地已經分裂很久了,帶給百姓的更多的是苦難,建立一個穩定統一的國家才是他當初奪取政權,黃袍加身的意義。
我們或許無法得知在燭光斧影的那一晚,他們二人商議的到底是對天下的托付,還是兄弟之間對于皇位的猜忌爭奪。
雖然歷史的結局是固定的,但是其中的過程和原因會有著不同的解釋,這或許就是歷史的奇妙之處,我們可以根據對于已知史料信息的理解去還原出我們心中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