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變后,光緒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唯有皇后葉赫那拉·靜芬能夠隨時來探望。
靜芬是慈禧的親侄女,在一些史料和影視作品之中,她是一個被光緒冷落,反對維新變法,時時監控光緒皇帝,善妒又頗愛在慈禧面前告狀的女人。
而實際上,靜芬與世無爭,恨不得慈禧永遠不要注意到她。但凡在公眾場合,她坐的位置總是離慈禧和光緒遠遠的,一些重大的活動,她總是不聲不響站在不起眼的角落,然后靜悄悄離開。她生怕打擾到別人,也不敢插手任何事情。
珍妃入宮的時候才13歲,光緒對她寵愛有加,慈禧也很喜歡她。而靜芬婚后21年,都沒有被光緒皇帝正眼看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
的確,靜芬長得不及珍妃秀美,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中國20年,他的妻子給很多朝廷貴婦看過病,這些人都說皇后長得不好看,成天凄苦的樣子,背有點駝,瘦骨嶙峋,臉很長,皮膚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
在這些人口中,皇后唯一的優點就是「和善」 。而「和善」這種東西在后宮能有什麼用?光緒覺得她的和善就是好欺負,而慈禧覺得她的和善就是沒用。
老醇親王奕譲病逝的時候,靜芬作為名義上的兒媳去王府祭拜,按道理是要花錢犒賞門丁和仆媼的。靜芬不懂,也拿不出什麼錢,結果王府代她出了這筆賞銀,對外還要宣稱是皇后賞賜的。靜芬知道后,心中不是個滋味。老醇親王死后一周年,她依舊湊不出多少打賞的銀兩,只能稱病沒有去祭奠。
珍妃在賣官后降為貴人,一年不到又晉升為妃。靜芬難以想象,如果自己犯了和珍妃一樣的過錯,姑姑會不會像原諒珍妃一樣輕易原諒她,畢竟這些年來慈禧對她的要求已經嚴苛到了每一個細節。
珍妃和慈禧徹底鬧翻后,慈禧下令當眾將她「袒而杖之」,在清朝歷史上,還沒有一名皇妃受過如此奇恥大辱。膽小的靜芬勸了慈禧幾句,因為太過害怕,當場暈了過去。
珍妃
珍妃之死讓靜芬心驚,更讓靜芬明白,無論現在慈禧多待見她,將來都可能為利益除了她。
靜芬的憂郁苦悶,家里人多少有所察覺,他們會這樣詢問她:「明明當了皇后,是到宮里來享福了,怎麼老這麼快?」
隆裕的弟弟在任御前侍衛之時,曾有一次機會與靜芬單獨見面,靜芬對弟弟傷心地說:「我雖然貴為皇后,但總是得小心謹慎,老太后比皇上對我還嚴厲,稍微疏忽一點,我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慈禧對這個侄女曾寄予厚望,但靜芬顯然沒有一點政治野心。
靜芬唯唯諾諾活在慈禧的眼皮子底下,她也想借著光緒被囚禁瀛台的機會和光緒交流情感,她也嘗試過修復夫妻關系。但換來的不過是光緒的一頓毆打,光緒將她的發簪扯下來,扔在地上。
她是深宮矛盾惡性循環的犧牲品,她唯一求生的方式就是死死攥著皇后的位置,因為在這深宮之中,她沒有可以真正依靠的人,「皇后」是她最后的尊嚴,如果因為一點小錯失去了這個位置,她都不會奢望慈禧和光緒會同情她。
靜芬沒有敢將被毆打這件事告訴慈禧,而是繼續每天按例去照顧光緒,光緒偶爾會對她表露出些許善意,靜芬覺得這是她一生之中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日子。
慈禧
但很快,光緒帝在瀛台駕崩,22小時后,慈禧也死了。
1908年12月,宣統帝即位,光緒皇后為「兼祧母后」 ,上徽號「隆裕」,也就是隆裕皇太后。慈禧十分了解自己的侄女,知道她絕對沒有左右政局的能力,沒有完全放權給她,而是讓光緒的親弟弟、25歲的載灃監國。隆裕享有高位,慈禧命令載灃但凡遇到重大事件,必須面請「皇太后懿旨」。
隆裕太后,終于盼到了從后宮走上歷史前台的一天。
做皇后的時候,她給自己圈定的生活范圍就是后宮,隆裕從小受到嚴苛的貴族教育,又在慈禧的陰影下活了這麼多年,她一直銘記著「后宮不得干政」的傳統,從沒有表現出鮮明的政治立場,即便她對西方政治和歷史都極為了解。
而當慈禧死后,她身不由己地復制著慈禧曾經做過的那些事,她始終無法擺脫那個曾經讓她恐懼的陰影,甚至開始放任自己在這種扭曲的心理之中沉淪。
隆裕將同治的瑜、珣、瑨三妃全部打入冷宮,光緒的瑾妃也得不到庶母的待遇。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隆裕和光緒都是坐著的,瑾妃必須要站著。隆裕對瑾妃的敵意,來自于這些年瑾妃在慈禧面前的小聰明,她的確比隆裕更得慈禧的喜愛。
曾為珍妃哀求慈禧手下留情的靜芬早已在這死氣沉沉的后宮之中死去,如果珍妃活到了今天,隆裕說不定會親手將她處死。
3歲的小皇帝溥儀交到隆裕手上時,就是一個剛剛離了媽的調皮孩子,隆裕對待小皇帝的手段,隱隱能看到慈禧的影子。
溥儀6歲開始接受帝王啟蒙教育,他的老師們都是隆裕親自挑選的。溥儀年紀尚小,常常頑皮刁鉆,捉弄帝師。隆裕太后找了溥杰、溥佳、毓崇來做溥儀的伴讀,溥儀頑皮之時,老師們以訓斥伴讀學生的方式約束溥儀,溥儀後來在課堂上也老實規矩了不少。
隆裕太后對溥儀的耐心關懷也僅僅止于課業之上,作為溥儀名義上的母親,隆裕對他的生活過問甚少,有時更是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教訓」溥儀。
溥儀從小腸胃多病,為了保重他的「龍體」,隆裕下令節制溥儀的飲食,只允許他吃糊米粥。幾歲的孩子正是要吃飯的時候,溥儀常常餓得到處找東西吃,有時候甚至到御膳房偷吃。
隆裕看到堂堂「天子」在廚房里面大把往嘴里塞食物的「餓相」,沒有幡然悔悟,而是對溥儀更加嚴苛。御膳房和溥儀身邊的小太監自然不敢攔住溥儀、不給他吃,但他們還不能讓隆裕發現,只能在溥儀吃撐的時候,異想天開讓兩個太監將溥儀抬起來,使勁往下「蹲」,為他消食。
溥儀的這種「消食法」隆裕是知道的,但她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後來導致后宮那幾位太妃也在模仿這種方式,以為真有消食的效果。溥儀從小如此,胃病沒有保養好,身心反而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載灃抱著溥杰,旁邊站著溥儀
隆裕對溥儀是責任,不是母愛。在母愛極度缺乏的環境下長大的溥儀,一方面忌憚隆裕,做著能讓她滿意的表面工作,另一方面,他將心中的不滿報復到其他人的身上。
溥儀七、八歲時,常常心情煩躁,總愛發脾氣折磨人,隆裕對付溥儀的辦法,就是讓總管太監將溥儀推進一間小屋子里面,倒拴上門,關溥儀的禁閉。無論溥儀在里面怎麼哭喊、央求、踢門踹門,都不會有人搭理他。一直到隆裕自己覺得懲罰得差不多了,再將溥儀放出來。
隆裕對溥儀的折磨,出于一個皇太后對皇帝的管教,平常人看來是無法忍受的。隆裕對待溥儀的手段有著太濃重的慈禧色彩,強勢到絕對控制,可以利用身份和地位肆意玩弄和折磨別人,這些都在溥儀幼小的心中,種下了冷酷無情和喜怒無常的種子。
除了培養溥儀,隆裕還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勢力,與載灃相制衡,以防止小叔子權力過大,影響到自己的位置。隆裕的拉攏對象就是慶親王奕劻,他是清王朝最后一個鐵帽子王,在朝中權力很大,也曾深受慈禧的恩寵。
隆裕的選擇是正確的,他的確能和攝政王載灃抗衡,但也給隆裕的未來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因為過分相信奕劻,將奕劻的心腹袁世凱也當作了自己人。
載灃是個老實人,隆裕平時對他指手畫腳,他將抱怨都放在心中,礙于情面不會表現出來。但後來隆裕對權力越來越不滿足,載灃擬提名那桐為軍機大臣,向隆裕請示,而隆裕卻推薦了袁世凱的拜把子兄弟徐世昌。
載灃頗為惱火,竟當著隆裕的面直接挑明: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議,其他具體政務,是不勞太后出面的。
載灃這些話說得已是極重了,隆裕終究不是慈禧,她本來就沒有什麼實權,更沒有精力去爭權。
載灃
從此以后,隆裕幾乎不再過問政事,對載灃也很少干涉,而是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督促溥儀之上。作為對過去苦悶、失敗的補償,她也說過要「及時行樂」,而她能想到的「樂事」,就只有聽聽戲,買買東西。
此時的清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內憂外患。隆裕知曉自己就算有通天之才,也不可能和載灃「扶大廈于將傾」,更何況她的權力和能力還不如慈禧。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朝廷想要派兵南下鎮壓,竟然找不到能用之人。載灃只能去請3年前被自己趕回河南老家的袁世凱出山,袁世凱待價而沽,推三推四,想要借此向隆裕索要更大的權力。
12月初,攝政王載灃被逼無奈,將大印交給了隆裕,退回到醇親王府。隆裕手上無財無兵無權,只能指望新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
袁世凱嘴上說著「欲使余欺侮孤兒寡婦,為萬世所唾罵,余不為也」,卻實實在在將隆裕太后和小皇帝當作提線木偶。他一邊代表著清王室和南方革命黨人談判,一邊又在計劃著「逼宮」,說要給皇家求一個體面的下台方式。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聯合內廷大臣向隆裕太后上書,要求她退位,并且威脅她,如果不退位你我都會有性命之憂。隆裕太后一下子哭了出來,對自己和宣統帝的安危憂心忡忡。
袁世凱步步緊逼,從17日開始,隆裕和清廷的親王和貴族們在太和殿商討了三天。這些王公貴族們自然不會輕易同意退位,隆裕也不想成為愛新覺羅家的罪人,亦是猶豫不決。
不久,堅決反對皇帝退位的宗社黨首領良弼遇刺身亡,隆裕徹底明白了,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不和這些皇族們一起守著皇位一起死,要不立刻退位,給皇族留個體面,留條生路。
溥儀的退位詔書
隆裕最終以「諸皇族宜俯從民意,以救生靈」,接受《優待清室條例》。為了大清皇室的顏面,隆裕向袁世凱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保留「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10字;
第二,不提「遜位」兩字;
第三,宮禁和頤和園可以隨時居住。
隆裕這三點要求很明顯是希望有朝一日清皇室可以東山再起。
2月12日,紫禁城的養心殿之內舉行了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見儀式。
隆裕太后和6歲的宣統皇帝都穿著朝服,在太監的引領之下,慢慢走上了寶座。大臣們依舊穿著一身官服,頭戴翎頂,只不過他們沒有像從前一樣給太后和皇帝下跪,而是三鞠躬以表行禮。
袁世凱沒有來,由他的支持者胡惟德、趙秉鈞代替他來,御前太監將早已準備好的退位詔書遞給隆裕,隆裕顧不得太后的儀態,在朝堂之上嚎啕大哭。朝堂上的眾臣也跟著潸然淚下。
胡惟德生怕隆裕臨時反悔,拿出一份電報,告訴隆裕南方革命黨人說要是在下午3點前看不到退位詔書,就取消皇家的優待條件。
隆裕最終還是在這份詔書上簽了字,胡惟德當場宣布退位詔書的內容。
根據載潤《隆裕與載灃之矛盾》一文記載,在召開御前會議之時,隆裕抱著溥儀然淚下道:「悔不隨先帝早走,免遭這般慘局!再不同意共和,不同意遜位,恐日后我大清宗室皇族,蕩然無存!何況今已到了國無寧日,生靈涂炭的地步,敢問于心何忍。」
這就是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見儀式的所有程序,隆裕走時,因為心力憔悴差點摔倒,只得由太監扶著回到了后宮。從此以后,隆裕領著溥儀在紫禁城關著門過日子。
「沒有了皇后的位置,我在這后宮什麼都不是!」隆裕當年對弟弟說的話言猶在耳。如今,連「皇帝」都不復存在了,清王朝壽終正寢,她的太后之位煙消云散,她現在算什麼?
隆裕太后頒布退位詔書之后,得到了諸多社會人士的贊賞,說她具「讓國之德」。然而她終究走進了人生的荒涼,她無法對自己的人生釋懷。
明明擁有了中國封建社會女人最崇高的地位,她卻從來沒有真正開懷的一天。她在歷史上的使命到底是什麼?是被太后姑母嫌棄?是被皇帝丈夫厭煩?是被貪婪的臣子當作傀儡?她這樣求了一輩子都找不到存在感的人,竟然能親手將大清朝結束……
從此以后,別人對她的那些稱贊,成為捅著她心窩子的刀子,她深居簡出,再也沒有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氣。
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之中詳盡記載了隆裕人生最后的病狀,因為宗室對她的排擠,她長期憂悶,起居無常,飲食無節,整天愁眉苦臉,要不就是悲傷哭泣,成日在宮中走來走去,太監們只好提著個水果袋子跟在她的身后。短短一年,隆裕已經病得脫了形。她的臉消瘦得厲害,胸部和腹部卻日漸腫脹,太醫診治用藥后,也是時好時壞。
此時的隆裕身邊只有一個溥儀,但溥儀從沒從她這里享受過母愛,又怎會以愛回報她?溥儀常常和她對著干,隆裕心灰意冷,此后更加冷落溥儀,完全將小皇帝交給太監撫養。
隆裕太后葬禮
1913年舊歷年正月初十,隆裕太后的「萬壽日」,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專使梁士詒以外國使臣覲見的禮節祝賀。王公大臣走得走散的散,不肯入賀,來的人寥寥幾個。
那天天氣晴好,大殿之中的炭爐還在燃燒著,忽冷忽熱的環境讓隆裕病情加重,即便蓋了三、四床被子還嫌冷。
到了夜間,隆裕回光返照,看到在一旁年幼的溥儀,哭道:「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國已亡了,母又將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我與汝要永訣了,溝瀆道途,聽你自為,我不能再顧你了。」
而此時7歲的溥儀的臉上看不出多少「亡國」和「喪母」的悲哀,只是身邊人都為隆裕這句話落淚了,他難免傷懷,也落下淚來。
隆裕一死,活著的瑜妃(文宗妃)、瑾妃(穆宗妃)、珣妃(德宗妃)又少不了一番爭斗,最后雖然沒有正式冊立太后,但瑾妃取得了主持清宮內政的實權。她們還聯合起來找王公們說理,一定要恢復太妃的身份,從此以后,溥儀喊她們都要改口成「皇額娘」。
溥儀與老太妃(瑾妃)、溥杰等合影
此時此刻,是否有「太后」這個名分已經不重要了。人心渙散的后宮為了錢財斗得如火如荼,宮內的太監乘著混亂紛紛開始盜竊物品。對外隆裕太后的葬禮還能看出一些皇家的尊嚴,內部其實已經腐爛透底了。
隆裕太后的葬禮,按照清宮的舊歷,京中的大小官員和朝廷命婦皆要舉哀,但隆裕死時氣氛十分冷清,來致哀行禮的不足20人,比起奢侈的慈禧葬儀,真是不堪回首。
清帝已經退位,隆裕太后死后享受不到隆重的葬禮,本也在情理之中。有意思的是,此時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偏要給隆裕一個「外國君主最優禮」,還為此開了一個特別會議。
所謂「最優禮」,指全國下半旗三日為皇太后致哀,文武官員戴黑紗27日,袁世凱自己也要佩戴,參議院休會一天,政府的儀仗隊和軍樂隊隨時聽從調遣,國務總理「率全體國務員定期進攻致祭」,同時,袁世凱還指定專門處理清宮善后和照顧光緒的禮官。袁世凱給了溥儀三萬元,又撥款一百多萬給隆裕做喪葬費。
隆裕的梓宮從皇宮一直抬到前門火車站
看袁世凱對隆裕太后的葬禮如此關注,有些官員為了拍袁世凱的馬屁,還提出要將隆裕的「事跡」寫進史書中,甚至有人提出要在天安門為隆裕鑄造銅像,以表達各界對她的哀思,其名要與徐錫麟和鄒容等反清烈士并列。
天津的《大公報》對隆裕的一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既非依附于帝王,亦未嘗有垂簾之政績,而獨以讓德高懷,召億兆人之謳恩,曾不以國體之變遷,而稍馳其愛敬者,伊古以來,實惟前清隆裕太后。
副總統黎元洪在唁電之中稱隆裕是「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閻錫山的唁電稱:皇太后賢明淑慎,洞達時機,垂憫蒼生,主持遜位。視天下不私一姓,憚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社會各界對隆裕太后的惋惜和哀悼近乎一致,但其中的目的和心思卻有不同。
清宮遺老們對這位太后充滿了感激之情,因為隆裕太后接受了《優待清室條例》,帶著溥儀簽下了《退位詔書》,皇室才能保全,他們這些人才能全身而退。當然也有到死都維護滿清皇權的貴族和老臣,對隆裕始終不滿,心懷怨恨,在收到太后逝世的通電之后遲遲沒有赴京,這其中就有慶親王奕劻。
至于袁世凱,他的北洋軍閥內部大多是清朝廷的人,他們對隆裕太后的哀悼帶著自己的私人感情,袁世凱也想要借此拉攏人心,緩解和滿清遺老之間的矛盾。
隆裕太后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葉赫那拉·靜芬是清朝歷史上最后一位從大清門進宮的皇后。《清史稿·后妃傳》對隆裕寥寥數語的記載,沒有一件事是和她本人有關,她一輩子都在做別人的附庸,被歷史的趨勢逼著做了一個被人歌頌的人,她成全了革命,讓中華民國沒有在一片戰爭的焦土之中建立起來。
在民國政府的儀仗隊和軍樂隊的引導之下,這場不中不洋的葬禮引來了無數人的圍觀,隆裕的梓宮被送上了火車,送到了河北易縣的清西陵行宮,和停放在這里的光緒皇帝靠在了一起。
這對夫婦活著沒有說過幾句體己話,一輩子被人擺布,沒想到最終竟然以這種方式「長相廝守」。
1913年12月,他們被合葬于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