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道人這一輩子幼年學說話,半輩子學閉嘴,語言學問也是一門智慧,人類的全部歷史都告誡那些有智慧的人,不要空談紙殼,而應進行實踐。
真正智慧的人,懂得在什麼場合閉嘴,懂得在什麼時候學會服從,十幾年學會的知識是為了以后在實踐上進行聽從指揮。
在任何時候都別把自己的能力當作炫耀的資本,一個人總有出錯的地方,切不可否認自己的短處。
在中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一幕,因為諸葛亮提拔的兩位將軍,一位只懂得自大,一位懂得服從。
兩人的性格造成了局面的不同,懂得服從的那一位還被諸葛亮先生破格提拔,僅他一己之力救回蜀山江山,因為不識字,他還被冠以其他名號。
這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諸葛亮本是生活在深山苦讀圣賢書的智者,不參與世事紛爭,卻耳聞天下。
在劉備的三顧茅廬下,才得以請得這位重量級的人物出場,諸葛亮被劉備這樣的伯樂挖掘出世,他自然也想當一個挖掘天下智者的伯樂。
所以他這一生都熱衷尋找有才能的人,將他們拉入自己的陣營。
他熱愛有才華之人,愿意給每一個有才華的人展示的機會,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無一差別的機會,造成了后面損失了慘重的局面。
從那之后,他也開始審視自己,對待才華之人也更加小心翼翼。
馬謖今天的湖北地區人,初次作戰就是跟隨劉備,後來因為口才表現突出,又被諸葛亮先生看中,一路提拔,讓他出任軍事參謀。
因為他過人的智慧,以及良好的口才,頗得諸葛亮喜愛,諸葛亮常常邀約他進殿探討,兩人每次暢談都是從白天到黑夜。
聽過他的有關軍事方面的敘說,諸葛亮對他頗為佩服,眾人一致認為他就是曠世奇才。
但是唯獨一人不太認可他那就是劉備,劉備自知自己時日不多,特意讓諸葛亮到跟前安排后事,讓他切忌不能用馬謖,說馬謖此人,言語夸張,做事輕浮,不堪重用。
可惜他被眼前美好的馬將軍蒙蔽了雙眼,只當自己的主公是人老混了頭,才這樣說,他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繼續重用馬將軍,但是就是因為他的不服從,導致了后面的城池失守,這就是他沒聽從劉備安排的后果。
建興六年,諸葛亮對面敵方的挑釁不得不出兵作戰,這一次隨從的一共兩人,其中一位就是馬謖,在商討作戰策略期間,其他將士一致認為應該派出魏延將軍,但是諸葛亮向來就不喜魏延,怎可能任命他,所以他一口回絕不顧眾人反對,任命馬謖領兵。
敵方得知蜀國出擊,立馬就派出軍隊前去阻攔,但是馬謖自認清高,聽慣了眾人的夸贊聲,他日益膨脹,他并沒有按照諸葛亮提出的方案實施計劃, 反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作戰,其中一位將軍王平看出端倪,認為他的想法尚有不妥,但是他壓根不聽勸。
在王平的百般勸說下,才愿意給王平一千兵去往另一個地方,而他就在這里守株待兔,可惜他的想法空是紙上談兵,實踐起來根本行不通,在這一戰中大敗,失去城池。
諸葛亮知道后勃然大怒,因為馬謖不聽從自己的安排,導致失兵萬千,一怒之下他下令斬殺馬謖。人們口中的百年奇才就這樣落幕了。
王平出生在軍旅之中,家人沒能力資助他上學,他從沒接觸過任何的學習知識,但是他在軍旅中長大,從小懂得各種作戰相關知識,卻不識字。
但是因為過人的天賦他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口述給別人,能夠清晰地講述大概意思,眾人也都能理解。
他虛心好學,但是為人疑心重,也許因為時代背景的影響,也許因為身邊的變化,他的性格逐漸變得更加憂慮。
最先王平敗于曹操手下,身在曹營,但是曹操疑心過重,而且不太愿意提拔他,陰差陽錯下加入劉備陣營,馬謖出征的那一戰,因為他自己的不聽勸,導致被敵方殲滅,然而王平另尋思路,帶著一千兵隊前往陣地鳴鼓,敵方切斷了馬謖的后路以為大權在握。
但是聽到這擊鼓聲,感覺不對,懷疑蜀軍還留有一手,不敢貿然前進。
于是王平利用敵方的這一心理特點,成功帶領著一千兵隊平安撤退,沒有讓他們白白送命,就是因為他的這一智舉,改變了自己的地位,讓軍師諸葛亮得以認同他。
建興九年,王平親率軍隊前往祁山,他的伯樂諸先生當時在深山遭受到了敵方軍隊的襲擊,可謂是危險在即,王平守在關鍵的南面,敵方分兵兩馬,
一面攻擊諸葛亮一面強攻王平的南面,即使面對如此險峻,王平沒有退縮,他鼓舞士氣,堅持最后,為諸葛亮爭取到了寶貴的脫離時間。
這一戰,諸葛亮并沒有喪生,正是因為王平的英勇營救。
王平一路跟隨著諸葛亮南征北戰,直至諸葛亮先生死亡,他也沒想過背叛,當時的魏延眼看諸葛亮隕落,私心懵懂,他也不再忍受于這大將軍頭銜,想要吞并蜀國,決定一舉殲滅當下局面。
面對這一情形王平親自阻攔,他提前處理好魏延的軍隊,后又故意激怒魏延直面出擊,等到魏延正式開啟行動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身邊人竟都變成了王平所安排的人,這才被斬殺。
正是由于王平的聰明才智,才得以保全蜀國安穩,時隔16年,憑一己之力,挽救回了蜀國。
想要看懂一個人需要從方方面面,不可單從一個角度,諸葛亮正是因為單看馬謖的口頭語言而概括他就是人才,造成了城池失去。
對于王平而言,他原先碌碌無為,像是一匹迷途的駿馬,在四處奔波卻無處停歇,始終沒尋到自己的歸屬。
直到他遇見了提拔他一生的伯樂,他突然看到了未來的光明,看到了前方清晰明亮的道路,正是諸葛亮給了他勇氣,讓他得以重新認識自己。
千里馬遇伯樂才能盡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