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國是夏商周三大奴隸制王朝留下來的政治弊端,自古以來歷史上的戰亂基本都是由于地方勢力太過于強大而引起的。比如秦末、漢末和唐末時期,朝廷動蕩皆因割據勢力的倒戈。
我們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分裂的時期,其中春秋戰國是延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當時中國大地上林立著數十個大小國家,他們之間互相蠶食與吞并,逐漸形成了後來的「戰國七雄」。
其中還有個小國勢力不容小覷,甚至比戰國七雄還要厲害。他就是齊國的封地薛國,這里曾是夏商周的一個諸侯國,齊國強大后將其吞并,然后齊威王將這里作為封地賞賜給自己的兒子田嬰。
不過薛國的強大跟田嬰的關系不大,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兒子田文。那麼田文到底做了什麼?將這個不起眼的小國變成最強大的呢。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孟嘗君的故事,他是戰國時期的四君子之一,與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等齊名的人物。孟嘗君原名叫做田文,他小時候命運非常坎坷。
由于他出生在五月五日,其父親田嬰覺得這個日子出生的小孩長大后會高過門戶,到時就會克父母。 因此田嬰對這個孩子沒什麼好感,一出生就讓他的母親把他給丟掉。
可是母親舍不得孩子,愣是瞞著田嬰把田文給撫養長大了。由于田嬰妻妾成群,田文只不過是他四十多個孩子其中的一個而已。所以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田嬰無暇顧及到他,才使得他得以平安長大。
但田文大了總是要認祖歸宗的,所以田文的母親就通過他的兄弟帶他去見了田嬰。沒想到田嬰一看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指責母親偷偷養大他給門庭招來禍患。
可沒到一刻鐘的時間,田嬰就對這個兒子改變了想法。田文面對父親的言論問道:「人的命運是由天注定還是門戶」?父親沉默不語,他繼續說:「如果是天,那有什麼好憂慮的,如果是門戶,加高就可以了,怎麼能怪到人的頭上呢」?
隨后田文又問父親:「您的玄孫被稱為什麼?」
田嬰答不上來,田文便說:「我很奇怪,您積累這麼多的財富,竟然是為了一個連稱呼都叫不出來的人,卻看不到這個國家一天天腐敗」。田嬰聽到他的話猶如醍醐灌頂,這些年他確實只顧著囤積財富,如今門下一個賢士都沒有,妻妾們綾羅綢緞都穿不完,賢士卻只能粗布麻衣,這樣下去國家沒有不衰敗的。
田嬰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當中還有一個這麼明事理的,于是決定以后讓田文負責家中接待賓客的事宜,這也為他后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後來在各諸侯國的建議下,田嬰將田文立為世子,他去世后,田文便繼承他的爵位,人稱孟嘗君。
孟嘗君在當世子的時候就對招攬人才的事游刃有余,所以他承襲爵位以后也非常熱衷于這樣的事情。隨著門客的不斷增多,孟嘗君的名氣也逐漸傳播了出去。
而且他對門客非常的好,并且沒有門檻,只要愿意來投奔他的都會一一接納。當中除了一些能人異士以外,也不乏雞鳴狗盜之徒。這個成語也是出自孟嘗君的典故。
當時秦昭王很欣賞孟嘗君的才能,想讓他到秦國來當宰相。可是當孟嘗君到了秦國以后,有人對秦昭王說:「孟嘗君與齊王是同宗,讓他擔任宰相,以后恐怕會臨陣倒戈」。
秦昭王聽罷很是擔憂,于是就把孟嘗君給囚禁起來想殺掉他。危機之下,孟嘗君想請秦昭王的寵妾幫忙解救,可是要請人幫忙總得帶點禮物吧。
他記得來秦國的時候送了一件獨一無二的白色狐皮裘給秦王,如今他想把裘轉送給寵妾,所以半夜時分他便派門客扮成狗去偷了回來。
後來在寵妾的幫助下,秦昭王答應釋放孟嘗君。然后他又一路逃到函谷關,但那里大門緊閉,說要到雞鳴天亮才能開門。孟嘗君害怕秦王的追兵,于是讓門客學雞叫,引得守城將士打開了城門。
從這個典故中可以看出,孟嘗君招攬的賓客來自五湖四海,什麼階層的都有。
而且孟嘗君對待他們幾乎都一視同仁,沒有貴賤之分。他寧愿舍棄自己的家產也要給予門客豐厚的待遇,所以當時天下賢士們都來投靠孟嘗君,他也得到了求賢若渴的美名。
不過這僅是孟嘗君的其中一面罷了,雖說他以賢能之風走天下,但他的本性卻是殘暴的。他手底下的三千門客幾乎都是武林高手,他們各個都身懷絕技,并且常年混跡江湖。
被這些武功卓絕的門客守護,孟嘗君所在的薛國固若金湯,就連齊國君王都要忌憚三分。
那麼為何說他本性殘暴呢?當年他從秦國逃出來之后到了趙國某個縣城,當地人看到他的身材矮小的樣子與想象中有點不一樣,于是便嘲笑了他兩句。
沒想到孟嘗君大為惱火,吩咐門客當即砍殺了幾百號人才離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孟嘗君養門客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
孟嘗君的門客都是一些「任俠奸人」,但他對這些人都非常的好,曾在薛國蓋了六萬間房子來給他們居住。當時齊國的都城臨淄也才七萬戶人家,可想而知這個小小的封地已經趕上京都了。
當時社會上就有傳言說:「天下知道有薛國,但不知道齊國」,這是因為薛國由于孟嘗君的名號被打響,已經遠遠超過齊國的影響力,甚至在戰國七雄中也是能說得上話的。
由于孟嘗君的不斷強大,後來引起了齊愍王的忌憚,他一直想方設法要除掉孟嘗君。後來得知這個消息的孟嘗君趕忙逃到了魏國并當上了這里的宰相。
隨后他以魏國的名義拉攏秦國和趙國幫助燕國去攻打齊國,此戰當中齊國戰敗,差點被孟嘗君團滅。後來齊襄王繼位,孟嘗君已經不想買齊國的賬,他的薛國宣布成為中立國家,不再依附任何人。
當時剛登基的齊襄王不敢得罪孟嘗君,于是便主動與他親近。不久后孟嘗君就去世了,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爵位而大打出手。齊國趁著薛國內亂的時候,聯合魏國滅掉了它。
孟嘗君一手建立起來的城邦,在他尸骨未寒的時候就易主了。而且齊襄王還誅殺了他的子孫后代,致使孟嘗君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不過他留給后人的典故卻是極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