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明了一種酷刑,這種酷刑很特殊,不動刀不流血,只需要一張紙,但是卻沒有一人能抗住。
百年來,一提起這種刑罰,就令大臣們聞風喪膽。
這種酷刑究竟有多殘忍?朱元璋又為何要發明這一酷刑呢?
對于貪官污吏,朱元璋一直是「零容忍」的,這從《大明律》中的一項規定就能看出來:
只要為官者貪污達60貫錢以上,就要被處以「剝皮實草」的刑罰。
這麼看來,朱元璋對于貪官可謂痛恨到了極點。
要說為什麼朱元璋對貪官污吏如此痛恨,還要從朱元璋小時候的經歷說起。
作為一個布衣皇帝,小時候的朱元璋其實過得顛沛流離,那時恰逢元末時期朝廷烏煙瘴氣,官員貪腐,百姓怨聲載道。
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原本朝廷撥下賑災款與賑災糧后,百姓倒也能挨得過去,但是奈何朝中的官員太過腐敗,賑災糧根本到不了百姓手中。
于是很多百姓因為吃不上飯而家破人亡,朱元璋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所以在他的心里,他一直認為害得他家破人亡的就是這些貪官。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后,為了整治一些官員,他著實沒少費心思。
明初發生的「四大案」,其實本質上就是朱元璋對于朝廷的大洗牌,其中的「郭桓案」與「空印案」就是對于貪污的官員進行大規模的鎮壓。
在朱元璋親自主持修訂的《大明律》中,為了懲治那些貪官污吏,朱元璋發明了很多極其殘酷的刑罰。
有些刑罰肉眼可見的殘忍,但是也有些刑罰講究「殺人于無形」。
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殺人于無形不是指「不知不覺地殺人」,而是要讓犯人沒有一絲一毫的皮外傷。
于是就有很多人問,如何能做到讓人在沒有任何皮外傷的情況下死去呢?如果被勒死,脖子上有傷痕,就算下毒也會死狀凄慘,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死法呢?
其實這就是朱元璋的高明之處。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錦衣衛協助朱元璋發明了一種叫做「貼加官」的刑罰。
「貼加官」
這個名字乍一聽還挺文藝,然而只要了解了這種刑法,我們就能知道朱元璋行事何等狠辣。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先讓犯人坐在椅子上,然后將他們的手腳捆住固定在椅子上,讓他們不能掙扎,而后用一張普通的桑皮紙覆蓋在犯人的面部。
行刑之人口中含著一口燒酒,將燒酒噴在紙上,紙就會變得潮濕,從而貼合在犯人的面部。
至于為什麼叫「貼加官」呢?
原因就是行刑者在貼第一張時就會大聲喊道:「給大人升九品官」,貼第二張時,就會喊道:「給大人升八品官」……以此往前類推。
如果貼滿10張,那就是一品官,不過,一般沒有人能升到一品,大概在五品左右就已經到了人的極限。
犯人如果想要招供了,那就蹬腿示意,那麼這個刑罰就結束了,如果一直不招供,那就只有等死的份。
濕了的桑皮紙緊緊貼合在犯人的面部,堵住他們的口鼻,使得犯人活活窒息而死。
如果犯人一直不招供,那麼行刑者為了折磨他們,就會在他們即將窒息之前,將桑皮紙掀開,讓他們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再重新蓋上。
這種刑罰不痛不癢,但是反復的窒息與重新呼吸會讓犯人的心理逐漸崩潰,朱元璋正是把握了犯人的心理才發明的這個刑法。
當犯人被貼到第五層時,一般就已經窒息而死了,等到紙干掉以后,將它從犯人的臉上拿下來,就會形成「人臉」的形狀,這就仿佛戲台上「跳加官」的面具一樣。
「貼加官」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
其實貼加官這個刑法只是針對朝中的官員,畢竟要是身上傷痕累累傳出去以后,難免會讓人詬病。
那麼為什麼已經有這麼多刑法了,朱元璋還要再發明「貼加官」這一刑法呢?
其實漢朝時期大興的「打大板」這一刑法就讓朱元璋很不喜,在電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皇帝會有讓人打「打五十大板」的命令,而受刑罰之人往往都會大驚失色。
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不過被打幾下板子,頂多屁股青紫,為什麼受罰之人往往聞之色變呢?其實「打大板」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舒坦。
古代的板子前端都是用牛筋包裹,板子極其沉重,一般每打5下就會換行刑者,除了打屁股,元代之前還有打背部與腿部的刑法。
被打者皮開肉綻都是輕的,一般20大板打完,不當場斃命也是筋骨盡碎,哪怕被家人抬回去醫治了,因為那個年代沒有抗生素,一旦感染,那都是兇多吉少。
有些習武之人身體硬朗,也許能挺過20大板,但若是一般文人或者婦女,幾乎都熬不過10大板。
由此可見,倘若皇帝下令打「50大板」,幾乎等同于要對方的性命了,所以受罰之人往往聞之色變。
然而到了朱元璋這里,如果要面對的是一些官員,至少對外要體體面面的,那麼打大板就未免有些難看了,于是他發明出了一些「殺人于無形」的刑法。
除了「貼加官」以外,明朝時期的皇帝整治大臣有的是手段。
比如三朝元老解縉。
解縉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員,但是朱棣卻早就看他不爽了,于是暗自找機會想要弄死他,有一次朱棣出征,終于讓他抓到了機會。
當時解縉有急事啟奏,但是恰逢朱棣出征未歸,于是解縉只好拜見了太子,然而當朱棣回來知道這件事后,竟然震怒非常。
他立即下旨,以「無視臣禮」之罪將解縉下獄了。
後來為了徹底弄死解縉,他授意紀綱,紀綱會意之后,先是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后將他拖到雪地中埋起來。
解縉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而若是有人知道了解縉的死因也查不出什麼,畢竟是解縉自己喝多了,瘋瘋癲癲跑到雪地里凍死,干別人什麼事呢?
所以縱觀明朝皇帝發明的這些「體面」的殺人方式,就知道為君者是多麼心狠手辣了。
當然,這些殘酷的刑法的發明,的確有效地制止了朝中貪官污吏的橫行,但是與此同時,這種殺人于無形的方式也帶來了極大的弊端。
這種弊端使得朝野上下陷入了另一種混亂。
朱元璋「嚴厲治國」的理念,使得洪武年間貪官污吏有了極大的改善,據說朱元璋殺掉的人數多達15萬人。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的不正之風愈演愈烈,隨著朱元璋年齡大了,刑罰的震懾作用竟然慢慢減少了。
朱元璋晚年時,不但貪官污吏再次橫行,朱元璋發明的刑法副作用也慢慢顯現出來。
很多官員為了相互陷害,都會使用這些悄無聲息的殺人方式。而在朱元璋編寫的《明大誥》中,就記錄整編了上萬種刑法。
當時朱元璋為了起到震懾作用《大誥》幾乎從官員到百姓人手一本,除了「貼加官」以外,還有眾多比較經典的殺人方式。
這些殺人方式每一樣都讓人嘆為觀止,比如說有一種叫「水刑」的刑法也是讓人聽起來比較窒息。
這種刑法跟「貼加官」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把犯人綁在床上讓他動彈不得,然后用毛巾覆住犯人的面部。
行刑者用水不停地潑到犯人的臉部,一直到犯人窒息,從而導致「溺死」。
這種刑法也是不流血、不動刀,看起來比之凌遲、車裂之刑溫柔太多了,然而這種心理的折磨,比之一刀痛快,更讓犯人難受。
犯人不會一開始就死亡,但是他卻可以慢慢體會死亡的過程,這種溫柔的刑法可怕就可怕在,你明明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但是卻不得不慢慢體會死亡的絕望。
而這種刑法不但一直流傳到了海外,甚至一直到文明社會還存在著,并且還被演變成了一種殺人方式。
犯人可以在室內使用這種方式,造成死者溺水身亡的假象,這樣就可以混淆視聽,為自己開脫罪責。
原本古代的很多酷刑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廢止了很多,其中包括割鼻、人彘等殘暴的酷刑,但是到了明初時期,朱元璋卻又將很多酷刑都恢復了。
不僅如此,他還又發明了眾多酷刑以用來震懾官員,而這些刑法一直流傳到了清朝還存在,朱元璋恢復的這些酷刑,也是人們對他褒貶不一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雖說如今很多人詬病朱元璋殘害忠良、過河拆橋、性情殘暴等,但是客觀看來,出生于布衣的朱元璋卻是十分關心百姓疾苦。
朱元璋在位期間很少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當初秦王朱樉因為在藩地大興土木修建宮殿,朱元璋因此對他十分不喜,導致朱元璋認為這個兒子不聽話,直接將他排除在了儲君之外。
雖說在朱元璋手下的官員個個戰戰兢兢,但是百姓卻是難得的安居樂業,單單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朱元璋確實是個愛民如子的一代明君。
朱元璋在位期間因為鼓勵生產、大力發展經濟,這才給了一些貪官污吏機會,但是不巧因為朱元璋童年的遭遇,他又極其痛恨貪官。
所以他針對貪官污吏的治理,發明出了這些刑法也說得過去,大家覺得呢?